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从地区经济发展看,我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还有福建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调节下,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其次,从经济类型看,农村经济、乡镇经济以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在市场调节下得到迅速发展。但国有经济由于受体制持束缚,总体而言,效益不好。
所以,事实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的市场趋向,根本改变原有的资源配置方式才有出路。到1992年,邓小平的谈话明确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不涉及社会性质问题。这样就打破了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传统观念。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终于在中共十四大上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写进了党的决议,确立了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模式。可见,在我国,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走市场经济之路,是实践的结果,是历史的选择。
特点:中国近代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的大中城市,这些大城市大都是两次鸦片战争后开辟的通商口岸。
从自然的角度看:(1)自然环境优越:①自然资源丰富。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燃料。②地形条件优越。多是平原或冲击扇地区,河流湖泊较多,适合种植业的发展,从而可以为近代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原料。③气候适宜。气候比较湿润,水资源比较丰富,可以解决大量的工业用水,而且湿润的气候也适合农业的发展。(2)运输便利:①地处沿海,多优良港湾,港口运输量大。②京杭大运河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③长江水深且宽,是我国运输量最大的河流。
从社会的角度看:(1)市场条件好:自南宋以来,我国经济中心便向沿海、尤其是长江中游一带转移。长期的经济发展,使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这可以为近代工业提供更多的自由劳动力,而且这里的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购买力较强,从而为近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消费市场。(2)自然经济解体较快。自明朝中后期开始,我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便在长江中下游的苏州、杭州的纺织业中产生,再加上鸦片战争后,这里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利用侵略特权,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重点地区,因此,这里的自然经济解体速度相对较快,从而为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3)外商企业刺激明显。鸦片战争后,适应侵略中国的需要,外商在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便于近代工业从中学习和引进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从而对近代工业的产生起了刺激作用。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诸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等,都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甚至起了原动力的作用。
(1)19世纪60年代以前,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装备起来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打败了清政府,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以满足大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的需要。这一过程也摧垮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促进小农经济破产,把中国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轨道,变成了从属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但在客观上,也加速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2)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凭借其雄厚的科技优势和“过剩资本”,经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列强在中国开矿、设厂、修铁路等,直接利用中国的廉价原料、劳动力,就地生产、销售,获取高额利润,其产品也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优势,再加上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和获得侵华特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法与其竞争,发展举步维艰。
(3)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和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尤其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大力扩军备战,忙于军工生产,这就使得在帝国主义夹缝中求发展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次发展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3、教训:应该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既要反右,又要反“左”,主要是防“左”。
2、建国以来经济工作失误的原因:对中国国情认识不清;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理论根源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逐步否定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
1、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是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本原因是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发挥。党和群众能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取得的成绩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3、发展趋势及政治影响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中国的资本主义道路在走向末路。
(2)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衰落消亡的过程中,中国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国民党政权走向覆灭。
(3)新民主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并成熟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最终结束。
2、相互关系
(1)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同时其他几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瓦解着自然经济。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相互勾结、相互依附、相互矛盾。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生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
(4)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受中外反动经济的严重阻碍,同时在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
1、性质及地位
(1)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其发展趋势是走向解体,但在长时间内继续存在并占据主导地位,是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的经济基础,是中国社会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阻止中国进步的根源。因此中国要富强必须的反封建。
(2)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而在中国出现的经济形式。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是造成中国人民苦难、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国要富强也必须反侵略。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近代前期最进步最革命的经济成分。主要表现在为社会变革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提供了经济基础。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缺陷――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不难看出其发展的艰难和软弱,这也决定了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缺陷和失败。
(4)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它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与西方资本主义截然不同,尤其能表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特点。它不是中国经济发展持必然结果,起步就以垄断的形式出现。
(5)新民主主义经济,首先肯定它是“革命型”的经济形式。它并不是一种完整的经济形式,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特殊性质决定的,处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主要是指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或解放区的经济基础。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代表着民主革命各革命阶级的经济利益。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过程。
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1949――1956年的过渡时期:该时期的经济就其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其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2)1956――1966年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虽然屡屡遭挫折,但从总体上看,取得了巨大成就。
(3)1966――1976年的文革时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影响。
(4)1978年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该时期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逐步开展了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