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硝酸钾、氯化氢、盐酸、氢氧化钠、蔗糖、酒精、甘油、水等。
仪器:电源、电灯、电极、烧杯、V型玻璃管、酒精灯等。
挂图:氯化钠、氯化氢电离挂图(可用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2.难点
电离、用物质结构知识解释电离
1.重点
电解质、非电解质,硝酸钾、氯化氢、氢氧化钠的电离方程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应用电解质的事例分析,感悟学习电解质意义和作用;能运用电解质的知识分析并关注身边中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硝酸钾、氢氧化钠、蔗糖固体,硝酸钾、氯化氢及其水溶液、氢氧化钠、蔗糖、酒精、甘油等水溶液,以及熔化的硝酸钾和蔗糖等导电性实验的比较,领悟比较性实验研究、分析、归纳的科学方法。
(2)结合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知识,尝试解释实验现象,领悟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学科思想。
1.知识与技能
(1)电解质、非电解质(B)
(2)电离(B)
(3)电离方程式(A)
7.1 电解质的电离(共3课时)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设计思想]
通过硝酸钾、氢氧化钠、蔗糖固体,硝酸钾、氯化氢、氢氧化钠、蔗糖、酒精、甘油等水溶液,以及熔化的硝酸钾和蔗糖等导电性实验的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电解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纯净物、二是化合物、三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如:KNO3是电解质,KNO3溶液并不是电解质,只是电解质溶液,混合物如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而蔗糖、酒精是纯净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理解电解质与金属导电的区别,电解质导电含化学变化,金属导电只是物理变化。
结合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知识,在解释实验现象的过程中,理解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电解质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电解质溶液中或熔融态的电解质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导电,即电解质因电离而导电;理解常见的酸、碱、盐是电解质。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离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平衡移动,盐类水解实质,电解原理。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本质,电解原理。
方法重点:实验设计、知识迁移的方法
3.内容结构知识体系
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电解质、电离 电离、电离方程式
电离平衡与影响因素
离子反应的实质与意义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
知识体系 离子共存的条件
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
溶液的酸碱性
盐类水解的实质与应用
电解 电解的原理与应用
2.教材地位和功能
本章教材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本章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离子反应,电解等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指导高三有关电解和物质的检验等知识的学习。
本章教材重要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向学生介绍所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重要应用。例如,结合盐类水解的有关内容,教材中介绍了如何利用盐类的水解为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服务,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另外,教材建立在学生已学知识和实验的基础上,比较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非常有利。
本章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包括电离平衡的建立及浓度等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是化学平衡知识的拓展和深化,是学习后面的几节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该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共性的认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二部分是在初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高一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上展开,从离子反应的本质出发,研究在什么条件下可使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小,并对中学化学中常见的难溶物,难电离物质和挥发性物质等进行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第三部分是在高一水的电离,溶液的pH学习基础上,对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的研究,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内在联系与对生活、生产的作用。第四部分是建立在氧化还原反应与电解质的电离理论基础上,对化学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来深化,认识化学原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