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是根据一般学校一般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设计的。着重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导电性实验,认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再来认识电解质的电离,以及电解质导电的条件和本质,这样安排的目的是比较直观,学生容易理解。如果是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尝试,通过导电性实验,让学生先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离子的事实出发,运用已知的物质结构知识分析自由移动离子产生的原因,归纳出电解质的电离,从电解质电离的角度认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本节课的重点是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理解电解质导电的条件和原因。教学中运用多个对比实验,让学生直观认识电解质导电的条件,通过结合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知识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产生自由离子的原因,以及相关训练、讨论、交流与反馈,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与现有的经验展开,没有花哨的噱头,创设情境紧扣学科特点,设计训练能正确揭示出学生认识上的误区与盲点,并能在课堂上及时反馈与纠正,减少了课外的训练,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2.电离方程式。如:
NaCl → Na+ + Cl-
NaOH → Na+ + OH-
KNO3 → K+ + NO3-
HCl → H+ + Cl-
1.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离解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非电解质--蔗糖、酒精、甘油等
1.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电解质--酸碱盐。如:H2SO4 、H NO3 、NaOH、NaCl、KNO3等。
7.1 电解质的电离
2.主要板书
第7章 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1.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说明 |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
[提问]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电能的使用是最普遍、最重要的,那么哪些物质能够导电呢? [演示实验]金属铜线、铝线、塑料线;饱和食盐水、蔗糖溶液导电性实验。 [提问]金属铜线、铝线能导电是我们熟知的,那么饱和食盐水为什么也能导电呢?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电解质及电解质的电离。 |
|
通过实验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为学习电解质及电离作铺垫。 |
探究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物质 |
[讲解]请根据提供的实验用品,(1)测试硝酸钾、氢氧化钠、蔗糖固体的导电性;(2)测试硝酸钾、氯化氢、氢氧化钠、蔗糖、酒精、甘油等水溶液的导电性。 [讲解]请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指出哪些物质能够导电。 [归纳板书]1.硝酸钾、氯化氢、氢氧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化学上把硝酸钾、氯化氢、氢氧化钠等这样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蔗糖、酒精、甘油的水溶液不能导电,化学上把蔗糖、酒精、甘油等这样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提问]硝酸钾、蔗糖固体都不能导电,硝酸钾的水溶液能导电、蔗糖的水溶液不能导电,那么,在熔化状态时硝酸钾或蔗糖能否导电呢? [演示实验](教材P74物质熔化时的导电性实验) |
分组实验:(利用教材P73试验物质的导电性装置进行实验) 记录实验现象: (1) 。 (2) 、 、 。 、 、 。 实验小组学生代表交流: (1)硝酸钾、氢氧化钠、蔗糖固体不能导电; (2)硝酸钾、氯化氢、氢氧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 蔗糖、酒精、甘油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思考,猜测实验结果 记录实验现象:(1) ; (2) 。 |
通过学生的实验、交流、讨论,初步认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提出新问题,深化认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
归纳概念 |
[讲解]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实验,讨论归纳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比较完整的概念表述。 [板书]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
讨论、归纳、交流。 |
通过讨论、交流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 |
训练 |
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1)黄铜(2)氢氧化钾水溶液(3)熔化的氯化钾(4)硝酸钠晶体(5)葡萄糖晶体(6)酒精溶液(7)三氧化硫晶体 |
练习、交流。 |
通过训练一方面进行反馈,了解学生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完善学生的认识。 |
探究导电条件 |
[讲解]电解质导电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与金属导电有什么不同? [提示板书]金属导电--自由电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自由移动的离子。 |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当离子键被破坏后,阴、阳离子能自由移动,如氯化钠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子键被破坏,产生自由移动离子。 共价化合物--共价键结合的。如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共价键被破坏,发生离子化过程,形成自由移动离子。 |
结合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知识分析电解质导电的条件,逐步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 |
电解质的电离 |
[提问] 请同学们根据电解质的组成,以氯化钠与氯化氢为例,分析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样产生的? 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内容,逐步展示出教材P76图7.4、7.5(也可用多媒体展示)。 [归纳板书] 二、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离解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如: NaCl → Na+ + Cl- NaOH → Na+ + OH- KNO3 → K+ + NO3- HCl → H+ + Cl- |
思考、练习、交流 |
|
小结 |
[问题]根据以上学习,你能否判断哪些常见的物质属于电解质,请举例,并写出电离方程式。 |
常见的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如: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硫酸钠、硝酸钠等。 H2SO4 → 2H+ + SO42- H NO3 → H + + NO3- KOH → K+ + OH- Na2SO4→ 2 Na + + SO42- |
通过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电离方程式,为后续学习铺垫 |
练习 |
1、如下物质:①石墨棒,②二氧化硫,③氨水,④盐酸,⑤硫酸溶液⑥氨气⑦硫酸钡,⑧固态氯化钾,⑨碘化氢。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 2、分别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1)H2SO4 (2)Ba(OH)2 (3)KI (4)CaCl2 |
|
巩固本课内容 |
2.流程说明
创设情境:通过教师演示:金属铜线、铝线、塑料线;饱和食盐水、蔗糖溶液导电性实验。引入饱和食盐水为什么也能导电的问题,提出课题。
提出学习任务:根据产生物质导电性问题,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索。
实验一:学生分组实验:(利用教材P73试验物质的导电性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交流:实验小组学生代表交流。(1)硝酸钾、氢氧化钠、蔗糖固体不能导电;(2)硝酸钾、氯化氢、氢氧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蔗糖、酒精、甘油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实验二:教师演示实验(教材P74物质熔化时的导电性实验)。
学生讨论:让学生根据上述实验,讨论表述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两条概念。
师生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
归纳小结: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进行归纳、小结、训练,了解学生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认识水平,完善学生的认识。
教师提出新任务:请学生根据电解质的组成,以氯化钠与氯化氢为例,分析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样产生的。
解释电解质的电离: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内容,逐步展示出教材P76图7.4、7.5(也可用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从物质结构方面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归纳总结:对电解质的电离作总结,让学生认识电解质导电的条件,逐步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
学生练习:判断那些常见的物质属于电解质,请举例,并写出电离方程式。为后续学习铺垫。
1.流程图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