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流程说明
引入:用逆向思维性问题引入,通过学生活动促进对电解原理的深入理解。
学生活动I:运用已知电解原理分析问题,问题焦点在阴极产物。
学生实验I:验证提出的假设,体验研究过程。
小结I:通过前期的预测,结合实验现象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得出Cu2+、H+、Na+ 三种离子的得电子能力大小顺序,并可结合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归纳出阳离子在溶液中的放电顺序一般规律。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和严谨性
师生活动I:通过比较对电化学知识形成整体认识,促进知识结构化。
思考:教师通过点明前期研究中控制的变量类型说明研究方法,并提出新的变量,形成知识的生长点。
1、流程图
电解氯化铜溶液的电解装置。
2、难点
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异同
1、重点
电解氯化铜溶液、溶液中阳离子的放电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对电解饱和食盐水、氯化铜溶液实验现象的分析中,感悟宏观表象和微观本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运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探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的放电顺序。
1、知识与技能
(1)氯化铜溶液的电解(B)
(2)电解池的构造与工作原理(B)
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水和饱和食盐水的电解为载体,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习的电解质、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揭示宏观表象及电解的微观本质,为学生运用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提供时空,在深化对电解水、饱和食盐水的认识的过程中构建起电解池模型以及电解原理。而具体的实例与抽象的电解原理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不断转化中对学习内容产生比较深刻的理解。
教学中先要求学生分析水的电解情况(一种阴离子和一种阳离子),再分析饱和食盐水的电解情况(两种阴离子和两种阳离子),复杂程度递增,也可更清晰地凸显出溶液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不同,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理解。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布置学习任务:“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在电解槽中加设隔膜的用意是什么?如果想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消毒剂次氯酸钠溶液,又该如何对电解池进行改进?”以促进学生应用更多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激发技术创新意识的萌动。
2、电解饱和食盐水
阴极: 2 H+ + 2e →H2↑ (还原反应)
得电子能力:H+ > Na错误!链接无效。
阳极: 2Cl- - 2e →Cl2↑(氧化反应)
失电子能力:Cl- > OH-
2NaCl + 2H2O H2↑+ Cl2↑+ 2NaOH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