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0231  310239  310245  310249  310255  310257  310261  310267  310269  310275  310281  310285  310287  310291  310297  310299  310305  310309  310311  310315  310317  310321  310323  310325  310326  310327  310329  310330  310331  310333  310335  310339  310341  310345  310347  310351  310357  310359  310365  310369  310371  310375  310381  310387  310389  310395  310399  310401  310407  310411  310417  310425  447090 

2.流程说明

1展示样品:两瓶密闭、体积相等的试剂瓶,分别装有浓硫酸和浓盐酸。

2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一些胆矾,再加入3-4ml浓硫酸,振荡。

3学生实验:潮湿的纸屑、棉花、木屑中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

试题详情

1.  

试题详情

1.流程图

试题详情

浓硫酸、浓盐酸、硫酸铜晶体、水、稀硫酸、纸屑、棉花、木屑、蔗糖、玻璃棒、烧杯、试管、药匙、多媒体。

试题详情

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

试题详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的比较学习,感悟“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浓硫酸的性质实验,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试题详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浓硫酸的性质探究,认识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分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辨证的分析结论的适用范围;学习运用比较、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试题详情

1.知识与技能

(1)稀硫酸的性质(A)

(2)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的特性(B)。

试题详情

2.用新旧知识对比突破难点

为了突破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本质这个难点,将浓硫酸与铜反应和稀硫酸与金属反应进行对比分析,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剖析酸的通性和强氧化性的本质区别,从中得出以下结论,稀硫酸的氧化性实质是氢离子的氧化性,而氢离子的氧化性就是酸的通性之一,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是+6价的硫在特定条件下的氧化性。然后,顺理成章导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其他表现,这样既突破难点,又调动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试题详情

本节通过设疑引入、演示实验、引导启发、知识对比、归纳总结生等方法的综合运用,较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于本课时重难点的处理,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用演示实验法和引导启发相结合,突出重点

新课的中心内容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而强氧化性主要是通过浓硫酸与铜的演示实验及结果分析得出的,因此,做好这个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成为该课的关键之一。为了证明实验中产生的是二氧化硫,而不是氢气,用润湿的品红溶液,学生从品红试纸的褪色现象,很快推出正确结果,由此说明浓硫酸跟金属的反应是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再观察稀释后试管里溶液的颜色,便可推知反应还生成了硫酸铜,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