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0247  310255  310261  310265  310271  310273  310277  310283  310285  310291  310297  310301  310303  310307  310313  310315  310321  310325  310327  310331  310333  310337  310339  310341  310342  310343  310345  310346  310347  310349  310351  310355  310357  310361  310363  310367  310373  310375  310381  310385  310387  310391  310397  310403  310405  310411  310415  310417  310423  310427  310433  310441  447090 

3、苏格拉底与傅雷的死有什么异同?请根据文意分项概括。(3分)

试题详情

2、下列人物之死与傅雷之死的情况和意义相近的一项是(3分)

   A.李世民被“长生药”毒死。

   B.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

   C.老舍因不能忍受文革的迫害投太平湖自杀。

   D.文天祥不愿屈服于元朝,大义凛然地走上了刑场,慷慨赴死。

试题详情

   苏格拉底死前没忘了嘱咐他的学生还人家一只公鸡,傅雷夫妇“了结”得就更细致了,他们甚至还想到了为自己准备五十三元三角的现钞火葬费。借用狄马先生的一句评论,苏格拉底和傅雷的遗嘱“是人类历史上只有为数不多的杰出心灵才能作出的超常反应”。但我的视角不在这里,而在“雅典的民主法庭因为错判哲人而蒙受了几千年的诅咒”这一点上。一个法庭,因何错判一个哲人,竟要蒙受几千年的诅咒呢?我们的法家巨子公孙鞅(与苏格拉底同时代的人)被当局处以五马分尸之酷刑,谁可曾记在心间?谁可曾诅咒过秦国当局?司马迁被当局处以宫刑,摧残人性至为酷烈,谁又曾诅咒过汉王朝?没有,有的只是对那些历史的平铺直叙!希腊的苏格拉底冤案就不同了,它可以使一个法庭因错判哲人而蒙受几千年的诅咒,因此,苏格拉底以来的几千年,你就很难再看到类似冤案在西方的发生。我们之所以有从公孙鞅到傅雷的续接(其间的冤案举不胜举),是因为我们无论发生了怎样的冤案,要么使始作俑者“一贯正确”地脱逃一切干系,要么使另一些人在通向“青天”的路上“一贯正确”起来。

   所以,从根本上说,苏格拉底与傅雷的死是不同的,前者的死给整个西方留下了充满勃勃生机的法律文化,后者的死给中国留下的是一个“沉痛的教训”的文章。

                                (本文选自《书屋》)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5分)

   A.苏格拉底选择了法律所错判的死刑是因为他认为当时越狱并非正义。

   B.苏格拉底的英勇赴死使雅典的民主法庭因“错判哲人而蒙受了几千年的诅咒”。

   C.傅雷夫妇因再也忍受不了红卫兵和造反派的查抄、罚跪、辱骂和殴打,双双自杀,死得不甘,死得悲壮。

   D.作者和狄马先生一样认为苏格拉底和傅雷的遗嘱“是人类历史上只有为数不多的杰出心灵才能作出的超常反应”。

   E.与苏格拉底同时代的法家巨子公孙鞅被当局处以五马分尸之酷刑在史书上有的却只是对那些历史的平铺直叙。

试题详情

5.5、平行重复原则

重复、随机和对照是保证实验结果正确的三大原则,在实验设计中必须注意实验的可重复性。任何实验必须有足够的实验次数,才能避免结果的偶然性,使得出的结论准确、科学。设计实验只能进行一次而无法重复就得出“正式结论”是草率的。

试题详情

5.4、科学性原则

实验原理要有科学性,不能是伪科学的。

试题详情

5.3、等量性原则

在对照实验的设计中,除遵循单一实验变量之外,还要遵循等量性原则。这样可以排除实验结果是由实验变量的取量、其他相关实验因素的取量及实验的不同处理引起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分析实验变量的性质不同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1)所有生物材料要相同

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2)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

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

(3)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

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4)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最好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

试题详情

5.2、单一变量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是指,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既便于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又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1)实验变量(自变量)与反应变量(因变量)

实验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而反应变量是指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2)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它们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但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

(3)变量的控制

控制变量,是指控制其他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保证实验不受干扰或将干扰因素降低到最低程度。通过实验控制,尽量消除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实验结果。

归纳: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吹气;放入绿色植物

(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油膜覆盖;用凉开水

(3)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

(4)除去叶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中

(5)除去叶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

(6)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7)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彩色玻璃(薄膜)滤光

(8)获得单一的细胞器--细胞匀浆超速离心

(9)动物细胞破裂――蒸馏水渗透胀破;搅拌;离心

(10)杀灭细菌―――煮沸;烘烤;酒精;高浓度NaCl;含青霉素培养基

(11)控制容器的温度--用保温瓶或绒棉来隔热,避免生物所产生的热会散失至四周。         

(12)避免种子上的微生物影响--实验前利用福尔马林等对萌发的种子进行消毒。

试题详情

5.1、对照性原则

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常用的是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做任何处理的对象组。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例如,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

注意:新教材实验没有自身对照、条件对照和相互对照这些老教材的对照,这些在新教材中都叫对比试验。

对比试验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关系

试题详情

5、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必须遵守实验的基本原则

试题详情

4.9轮组实验法。将状况相等的对象分成两组或多组,一组先用用A法,后用B法,另一组先用用B法,后用A法.本方法中学课本没有例子.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