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0616  310624  310630  310634  310640  310642  310646  310652  310654  310660  310666  310670  310672  310676  310682  310684  310690  310694  310696  310700  310702  310706  310708  310710  310711  310712  310714  310715  310716  310718  310720  310724  310726  310730  310732  310736  310742  310744  310750  310754  310756  310760  310766  310772  310774  310780  310784  310786  310792  310796  310802  310810  447090 

7.图中分布最广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试题详情

6.图中德班比诺洛斯港气温明显偏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洋流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位置

试题详情

5.甲国家的地形特征为

A.以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以盆地为主,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D.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试题详情

4.甲国家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具体表现为

A.位于大陆的内陆,东西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

B.位于重要地理事物的交汇处,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C.位于大陆南端,世界上某重要航线的必经之地

D.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试题详情

3. 甲国具有世界意义的矿产资源是

A.石油      B.磷酸盐     C. 黄金   D. 铝土矿

读上右图中斜线区为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读图做4--8题。

试题详情

2.下列关于图中A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季有结冰现象        B. 含沙量大,水能丰富

C. 有冬汛            D. 夏季水量大,水位高

试题详情

1.有关图示海峡及附近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国共有的农产品是椰枣 B.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

C. 沟通了红海与印度洋        D. 海峡表层海水自西向东流

试题详情

3.  课后作业:习题3.1A组3、4;B组1、2。

 泉州七中冯红果

点评:

一个有经验的的教师,应该对挖掘课本知识是非常重视的,挖掘课本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冯老师本节的教学设计,能够从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展开,充分挖掘和体现了本课内容所蕴含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数学应用、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学习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立足“方程与函数的关系”,渗透了“算法”和“逼进”的数学思想,程序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生活游戏“猜价格”引入贴切,通过游戏直观感受二分法的思想,开门见山,延续上一节课的内容继续深入的研究,将本节的知识建构在旧知识的体系中。设计中不管是情境的创设,还是教师的引导和数学活动的设置,都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经历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反思建构等思维的全过程。在设计中还注意到数学的应用意识,思考题中把“二分法”应用到电缆线故障点的检修,提升了数学方法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纵观本节的整体设计,内容安排简洁精致有层次,教法选择合理丰富有重点,过程设计紧凑有序可操作。

试题详情

2.思考:(1)从上海到美国旧金山的海底电缆有15个接点,现在某接点发生故障,需及时修理,为了尽快断定故障发生点,一般至少需要检查接点的个数为几个?

(2)一天,我们泉州七中校区与现代中学(分校)校区的电缆线路出了故障,(相距大约10km)电工是怎样检测的呢?

试题详情

1.练习:(1)应用计算器,求方程x3+3x-1=0的一个正的近似解。

(2)应用计算器,求方程的近似解。

(3)用二分法判断方程的根的个数(  )

 A. 1  B. 2  C. 3  D. 4

(4)方程的根的情况 (  )

A.仅有一根  B.有一正根一负根  C.有两负根    D.无实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