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0664  310672  310678  310682  310688  310690  310694  310700  310702  310708  310714  310718  310720  310724  310730  310732  310738  310742  310744  310748  310750  310754  310756  310758  310759  310760  310762  310763  310764  310766  310768  310772  310774  310778  310780  310784  310790  310792  310798  310802  310804  310808  310814  310820  310822  310828  310832  310834  310840  310844  310850  310858  447090 

36.(18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上有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强度E1=2500N/C,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B=103T,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有一质量m=1×10-2kg、电荷量q=4×10-5C的带正电小球自O点沿与水平线成45°以v0=4m/s的速度射入复合场中,之后小球恰好从P点进入电场强度E2=2500N/C,方向水平向左的第二个匀强电场中.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O点到P点的距离s1

⑵小球经过P点的正下方Q点时与P点的距离s2

理科综合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题详情

35.(18分)如图所示,水平面分为两个区,P线左侧为粗糙区,右侧为光滑区.紧靠P线在左侧上放一长L1=1m、质量M1=3kg的长木板B,在右侧上放一质量M2=3kg的长木板CB、C不粘连.在长木板B的左端放一可看作质点的质量m=2kg的小木块A.已知BAB与水平面、CA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现给A施加一个F=8N的水平恒力,经1s后就撤去该恒力.

⑴.求1s末A获得的速度v1

⑵.为了保证A不会从C上掉下,长木板C的最小长度L2为多少?

试题详情

34.(18 分)

(1)(6分)在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要求打点计时器在打第一个点时释放纸带.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各打出一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48cm,0.19cm和0.18cm,肯定其中一个学生在操作上有错误,该同学是_____.其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分)要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以下提供的器材有:

A.待测电源E(E约为2V,r约为1Ω)

B.电流表A1(量程为0.6A,RA1=3Ω)

C.电流表A2(量程为0.3A,RA2约为5Ω)

D.电阻箱R(0~99Ω)

E.开关S1、S2  F.导线若干

(I)(6分)有一组同学按如右电路图进行如下实验:

①闭合开关S1,多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并记录下每次的电阻值R及对应的电流表A1的示数I

②把电流换算成倒数,和电阻箱阻值R一起填入如下的表格中.

R/Ω
1
2
3
4
5
6
/ A-1
2.5
3.0
3.6
4.0
4.5
5.0

③请把表格的数据在方格纸中作出R图象;

④由R图象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

 (Ⅱ)(6分)有另一组同学采用两个电流表和两个开关测定本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①请从提供的实验器材中选择合适的两个电流表分别填入右边实验电路图的圆框中.

 ②闭合开关S1,断开S2,读出电流表  的示数为I1

闭合开关S2,读出该支路电流表的示数为I2及原先支路电流表的示数为I1′;

④由此可得到电源电动势的表达式E      

试题详情

33.(16分)以乙烯为原料合成化合物C的流程如下所示:

(1)请写出B和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分别为:             

(2)写出A的结构简式             

(3)①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反应和       反应。

(4)写出乙醇的同分异构体         

(5)写出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6)写出B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32.(16分)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
混合溶液的pH

0.1
0.1
pH=9

c
0.2
pH=7

0.2
0.1
pH<7

请回答:

(1) 从①组情况分析, HA是      (填“强酸”或“弱酸”)。

(2) ②组情况表明,c    0.2 (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与 c(Na+)的大小关系是          

(3)分析第③组实验结果,说明HX的电离程度________NaX的水解程度(填“大于”或“小于”)。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 ①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1

(5)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作近似计算:)。

c(Na+)-c(A)=          mol·L-1c(OH)-c(HA)=      mol·L-1

试题详情

31.(16分)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它的制备原理和路线如下:2Na2CO3 + 3H2O2 =2 Na2CO3·3H2O2  △H<0

回答下列问题:

(1)与过碳酸钠的用途相关的化学性质是           

(2)下列物质可使过碳酸钠较快失效的是          

a.MnO2    b.H2S    c.稀硫酸    d.NaHCO3

(3)加入NaCl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作用是                             

                 

(4)工业纯碱中含有Fe3+等杂质,加入稳定剂的作用是与Fe3+生成稳定的配合物,Fe3+对反应的不良影响是                    

(5)反应的最佳温度控制在15℃-20℃,温度偏高时造成产率低可能是              

         ,温度偏低时造成产率低的可能是                   

(6)以上流程中遗漏了一步,造成所得产品纯度偏低,该步操作的名称是      。进行该操作的方法是:                     

                          

(7)抽滤也称吸滤或减压过滤,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过滤方法(如右图所示)。抽滤为什么能加快过滤,原因        

                           

试题详情

30.(16分)一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可能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为进一步确认白色粉末的成份,某兴趣小组对白色粉末样品进行了探究。

可选用的仪器: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

可选用的药品:1.0 mol·L-1H2SO4、1.0 mol·L-1HNO3、1.0mol·L-1HCl、NaOH稀溶液、0.1 mol·L-1AgNO3、0.1 mol·L-1BaCl2 、0.1 mol·L-1Ba(NO3)2、蒸馏水。

以下是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假设1  白色粉末为               的混合物;

    假设2  白色粉末为               的混合物;

    假设3  白色粉末为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的混合物;

2)基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3)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回答:

(1)某同学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向试管中滴入0.1 mol·L-1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他认为样品中含有Na2SO4。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填“对的”或“错的”),原因是:                       

                                       

(2)基于假设3,请根据实验方案,将实验操作和预期的现象及结论填入下表中: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有气体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Na2CO3

向试管中加入0.1 mol·L-1的Ba(NO3)2 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继续加入0.1 mol·L-1Ba(NO3)2至过量。
 

若②操作无沉淀,则向试管中加入0.1 mol·L-1AgNO3溶液。若②操作中有沉淀,则将试管静置片刻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去试管中,加入0.1 mol·L-1AgNO3溶液。
 

试题详情

29.(16分)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
母本
父本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
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①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②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

③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

④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⑤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2)有人试图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大豆进行遗传改良,以获得抗病大豆品种。

①重组含外源抗病毒基因的DNA分子时,使用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种育种方法与传统的杂交育种比较其优点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8.(14分)当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流行势头不减,甲型H1N1病毒变异能力之强,变异速度之快,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我国参与了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国际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

(1)从人体中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实验室中如何获得大量甲型H1N1流感病毒?

A.在含活鸡胚的培养基中培养  B.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

选择材料    (选填代号)。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研制甲型H1N1流感疫苗,就必须知道甲流感病毒的大分子组成。请写出验证甲型 H1N1流感病毒的生物大分子种类的另外一项实验原理:①RNA在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②DNA与二苯胺试剂共热显蓝色;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可概括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变异能力很强,其变异来源于         

(4)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内的T细胞感应到甲流感病毒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是如何消灭侵入的病毒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接种疫苗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之一。这是因为接种甲型H1N1疫苗后,可

刺激机体产生                               

试题详情

27.(21分)图甲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其功能,其中C、D、E1、E2为小分子化合物,F、G、H、I、J均为高分子化合物。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有(写数字)    ,光照充足时,该细胞内[⑩]产生的气体的去向是                        

下列对⑥、⑩两种细胞器共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都有双层膜和基质    ②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③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④都含有DNA   ⑤代谢过程中都有[H]产生  ⑥都普遍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

(2)若将B细胞诱导成愈伤组织,则培养基中除加入水、无机盐和糖类外,还需加入 

          。若将该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则需用             酶处理。

(3)图乙中控制生物性状的物质是(写字母)       , E1与E2的区别是___________             _______                   

(4)美国某研究小组最新发现当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合成了反义RNA,该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      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         ,使细胞发生癌变。

(5)为研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及最佳剂量,有人计划利用下列材料进行实验,请你帮他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动物细胞培养液;

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的干扰素;试管等。

   实验步骤: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第4步: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