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静置,过滤,取出沉淀洗涤后,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得到的溶液所含金属离子的种类与原溶液相同的是 ( )
A.Na+、Ag+、Mg2+ B.Fe2+、Mg2+、NH+4
C.Al3+、Ca2+、Cu2+ D.Mg2+、Fe3+、Cu2+
18.有①苯酚钠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B.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C.若将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D.若三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16.玻璃棒在实验中一般有如下三种用途:搅拌、引流和蘸取溶液,下列实验中用到搅拌的是 ( )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②粗盐提纯
③银镜反应检验醛基 ④从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KCl
⑤测定溶液的pH ⑥浓盐酸与浓氨水相遇发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⑥ D.全部
17.右力中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只改变一个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使用催化剂
D.缩小体积
15.镍隔(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使用。已知某镍隔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
KOH溶液,其充、放电原理为:Cd+2NiOOH+2H2O 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B.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OH-=NiOOH+H2O
C.电池放电时,每当转移2mol电子时,消耗的正极材料为1mol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14.已知某芳香烃衍生物A的分子式为C10H10Cl2O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分子中可能含有一个--OH和一个--CHO
B.该分子中可能含有两个碳碳双键
C.该分子可能含有一个--COOH
D.该分子可能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C.元素周期表中IIIA族元素不都是金属元素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均相同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是发生氧化反应
B.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
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2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molNaOH
D.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1.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可用莽草酸为原料合成。莽草酸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莽草酸的化学式为C7H6O5
B.莽草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氧化反应
C.莽草酸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1mol莽草酸是多能和3mol NaOH发生反应
10.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金属性:Y>Z B.原子半径:Y>Z>X
C.离子的还原性:X<W D.氢化物的沸点:X<W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钡溶液跟盐酸反应:OH-+H+=H2O
B.小苏打溶液跟烧碱溶液反应:HCO-3+OH-=CO2-3+H2O
C.三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Fe3++3NH3·H2O=Fe(OH)3↓+3NH4+
D.常温下将氯气通入水中:Cl2+H2O=Cl-+ClO-+2H+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