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1414  311422  311428  311432  311438  311440  311444  311450  311452  311458  311464  311468  311470  311474  311480  311482  311488  311492  311494  311498  311500  311504  311506  311508  311509  311510  311512  311513  311514  311516  311518  311522  311524  311528  311530  311534  311540  311542  311548  311552  311554  311558  311564  311570  311572  311578  311582  311584  311590  311594  311600  311608  447090 

11.有人说20世纪初中国的革命,主要是按照卢梭主义来搞的一场政治大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成果是:

A. 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 推翻袁世凯独裁统治

C. 国民革命取得胜利          D. 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试题详情

10.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 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B. 辛亥革命影响有限

C. 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D. 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试题详情

9. 25、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近年来,争议颇多。某课题小组收集到如下材料,最有价值的材料是                           

A. 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B.“文革”中出版《李鸿章反动言论》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试题详情

8. 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试题详情

6.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蒋介石曾经认为“日本的侵略是皮肤病,共产党才是心脏病”。体现蒋介石这种认识的历史事件是

  A.制造“中山舰事件” B.进攻中原解放区  c.重庆谈判 D.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

试题详情

5. 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春播的田野上,夫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试题详情

4.在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一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交给街

道干部用来炼铁。当时人们这样做

  A.表达了渴望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愿望  B.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C.是片面追求公有化的体现         D.有利于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试题详情

3.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格中能够得出下列哪一历史结论

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年  代
阵亡人数
1937
125130
1938
249213
1939
169562
1940
339530
1941
144951
1942
87719

               --自《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  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试题详情

2.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

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