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1428  311436  311442  311446  311452  311454  311458  311464  311466  311472  311478  311482  311484  311488  311494  311496  311502  311506  311508  311512  311514  311518  311520  311522  311523  311524  311526  311527  311528  311530  311532  311536  311538  311542  311544  311548  311554  311556  311562  311566  311568  311572  311578  311584  311586  311592  311596  311598  311604  311608  311614  311622  447090 

37.(16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的块根和马铃薯的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 min后,测定甘薯块根还原糖含量见下表,而马铃薯块茎不含有还原糖。

处理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 ℃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推测马铃薯块茎不含有还原糖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1%醋酸洋红溶液,菲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 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 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最早登陆的生物是原始的两栖类

试题详情

35.新华社lO月4日电,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委会4日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以奖励他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关于转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转录的产物有3类RNA,但以密码子形式携带遗传信息的是mRNA

B.转录时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模板是DNA分子中的一条链

C.转录的场所是核糖体,运载工具是tRNA

D.转录时需要ATP供能,需要RNA聚合酶等

试题详情

34、右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该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个体

C.图中B表示生殖隔离

D.图中C表示的是种群间生殖隔离,是新物种

形成的标志

试题详情

33.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D.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试题详情

32.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亮-暗-亮三层结构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C.在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D.萨顿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肯定是科学正确的

试题详情

31.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装置甲是对照组   B.装置乙应在C处检测是否有酒精生成

C.装置乙应让B先反应一会再连接

D.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

试题详情

30.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不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试题详情

29.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I、II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试题详情

28.从成分、功能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归类,不合理的是

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B.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