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1445  311453  311459  311463  311469  311471  311475  311481  311483  311489  311495  311499  311501  311505  311511  311513  311519  311523  311525  311529  311531  311535  311537  311539  311540  311541  311543  311544  311545  311547  311549  311553  311555  311559  311561  311565  311571  311573  311579  311583  311585  311589  311595  311601  311603  311609  311613  311615  311621  311625  311631  311639  447090 

6.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世界观]: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具体内容:①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②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③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应用范围]:要用创新精神拥护和支持改革。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试题详情

5.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

(1)[世界观]: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具体内容: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3)整体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2)[方法论]:(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应用范围]: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既要发挥各地区的经济潜能,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试题详情

4.因果联系

(1)[世界观]: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

具体内容:原因和结果是先行后续,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2)[方法论]:① 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② 正确把握因果联系。

方法意义:①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能够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因推果,果推因)

(3)[应用范围]生产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的关系。农业和工业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试题详情

3. 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形式具有多样性。

(1)[世界观]: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多样的)

反面内容: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方法论]: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

试题详情

2.联系的客观性

(1)[世界观]: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反面内容:主观臆造联系。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否定事物的联系。

(2)[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真实联系,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

试题详情

1.联系的普遍性

(1)[世界观]: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具体内容: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反面内容: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2)[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具体内容:①即注意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②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③要注意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分析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

(3)[应用范围]: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的全面发展。

试题详情

28、(1)

试题详情

27、(1)

(2)

试题详情

第Ⅱ卷(共50分)

26、(1)

(2)

试题详情

30、(8分)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通过会谈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井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中美应该也完全可以超越差异和分歧,不断充实和丰富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的战略内涵,共同为开创21世纪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中美应该也完全可以超越分歧,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太  原  五  中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题(12月)

高三政治(文)答卷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