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1629  311637  311643  311647  311653  311655  311659  311665  311667  311673  311679  311683  311685  311689  311695  311697  311703  311707  311709  311713  311715  311719  311721  311723  311724  311725  311727  311728  311729  311731  311733  311737  311739  311743  311745  311749  311755  311757  311763  311767  311769  311773  311779  311785  311787  311793  311797  311799  311805  311809  311815  311823  447090 

50. 中国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表示,中国的改革开放很好地利用了世界范围内的三次大的机遇。这三次大的机遇应该是

①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②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

③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④多极化格局形成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48. 1871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眼中的广州“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仓库、商铺……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广州出现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有

①清代闭关后广州成为当时唯一对外贸易港口  ②广州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囗岸  ③近代生产方式较早在广州产生        ④广州毗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47. 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签署了“双十协定”

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试题详情

46.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它。”中国近代能够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历史事件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45. “往者,忧世之士亦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民国建立后,他们认为“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民族资产阶级认为其无效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B.中国民族工业的软弱

C.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D.资产阶级自身局限性

试题详情

44. 口号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下列口号中,与下图中“汽车工业放异采,半年制成两百种”、“每天都有一种拖拉机诞生”等口号在同一历史时期提出的是

A.“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1953年)

B.“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1年)

C.“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1970年) 

D.“抓住时机,推进改革”(1985年)

试题详情

43. 某中学学生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甲说:“这里的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乙说: “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四人中观点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试题详情

42.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

属于史学研究的

年代
商  办
 
外国人办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第一时期1872-1894
 
53
 
4687
 
9.6%
 
103
 
28000
 
57.3%
 
笫二时期1895-1913
 
463
 
90810
 
41%
 
136
 
103153
 
46%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试题详情

41.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中共中央驻地有着“上海一瑞金-延安一西柏坡一北平’的变化,它也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下列相关表述中,错误的是

A.从上海到瑞金,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窥立

B.从瑞金到延安,有利于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

c.从延安到西柏坡,反映了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丁变化

D.从西柏坡到北平,反映了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