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1963  311971  311977  311981  311987  311989  311993  311999  312001  312007  312013  312017  312019  312023  312029  312031  312037  312041  312043  312047  312049  312053  312055  312057  312058  312059  312061  312062  312063  312065  312067  312071  312073  312077  312079  312083  312089  312091  312097  312101  312103  312107  312113  312119  312121  312127  312131  312133  312139  312143  312149  312157  447090 

21.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写出其寓意。(3分)

                  

 

                    

试题详情

16.填空。(10分)

(1)《氓》中用茂盛的桑树来比喻自己的青春和她与恋人之间情意浓密。原文中的这两句诗是: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2)《短歌行》引用《诗经•郑风》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这四句诗是: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是

                       

(4)《兰亭集序》中写美景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      

        

(5)《赤壁赋》借助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这句两句是:           ,泣孤舟之嫠妇。

(6)《游褒禅山记》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怨无悔。原文是这样说的: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此余之所得也!

试题详情

14.把文言文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及课本上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

                                  

(2)公等不幸,偶罹斯患,慎勿以前为念。

                                  

(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试题详情

(三)《囚绿记》选段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5.选出对节选的三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段(一)写荷塘四周的冷清之境。该文段的顺序是先写看到的,后写听到的,突出了荷塘周围阴暗迷蒙的特点。虽然也有冷清,但更多的是写它的热闹。作者的感情也由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B.文段(二)写槐蕊。作者借助“槐蕊”写出秋的“寂静”。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铺得满地”,给人静寂的感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突出了秋的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C.文段(三)写享受房间的绿色。先用类比的手法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然后观赏常春藤伸须展叶、变青变老、雨中摆舞,“我”感到慰安与希望。作者这种爱绿的痴情也为后来的“囚绿”作铺垫。

D.三段文字都通过形象的画面或是具体的行动展示了抒情主人公的此时此地的精神,文段(一)和文段(二)写得较为含蓄,而文段(三)则显得率直。

6.下面是就表现方法对上述三个选段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巧妙地将情感融入到景物的描写中,借用景物来抒发感情、描绘心态是三个文段的共同特点。当作者借用景物作为抒情对象时,景物因情感而形成了美的意境,而情感透过景物直达人心,含蓄而隽永。

B.文段(一)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那“阴阴的”树色、“隐隐约约的”远山和如“渴睡人的眼”的路灯无一不是作者此时精神状态的投射。尤其是耳边传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蝉声和蛙声使作者感到无形的孤独和寂寞。

C.文段(二)以落寞的悲凉的笔调来颂秋的,通过渲染来刻画秋。作者借北国槐树,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那槐树的落蕊等,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反应。

D.文段(三)直抒胸臆,运用比喻、夸张、通感等手法抒写了对常春藤的喜爱。作者喜欢绿,把绿看作是生命力的象征、希望的象征和快乐的象征。

7.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8.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9.辨析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选出全含有使动用法的一组。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之也    ②榆柳后檐,桃李罗堂前       

③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④否泰如天地,足以汝身      

⑤虽大风浪不能也      ⑥常在于险远            

⑦火尚足以也        ⑧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A.①③⑦  B.①⑤⑥  C.④⑤⑧  D.②④⑥

10.辨析下面的多义词,选出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试题详情

(二)《故都的秋》选段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试题详情

(一)《荷塘月色》选段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