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1986  311994  312000  312004  312010  312012  312016  312022  312024  312030  312036  312040  312042  312046  312052  312054  312060  312064  312066  312070  312072  312076  312078  312080  312081  312082  312084  312085  312086  312088  312090  312094  312096  312100  312102  312106  312112  312114  312120  312124  312126  312130  312136  312142  312144  312150  312154  312156  312162  312166  312172  312180  447090 

例4.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待天平平衡后,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铁和镁,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求所加铁和镁的质量比。

分析:①因硫酸足量,故铁和镁全参加反应。

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

②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影响天平两端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加入的金属和生成的氢气。

③分别加入铁和镁后,只有当天平两端增加的质量相同时,天平才可仍保持平衡。解:设所加铁与镁的质量分别为x、y(此时天平两端增加的质量均为a)。

Fe+H2SO4=FeSO4+H2↑  增加的质量(差量)

56      2  56-2=54

x         a

Mg+H2SO4=MgSO4+H2↑  增加的质量(差量)

24       2  24-2=22

y         a

56∶54= x∶a

24∶22=y∶a

答:当酸足量时,所加的铁与镁的质量比为77∶81时天平仍保持平衡。

求相对原子质量的题型与解法

   第一种类型:根据概念求相对原子质量

   解法:此类型题应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来求解。即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m/12n  B.12n/m  C.n/12m  D.12m/n

   解: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nkg/(mkg/12)=12n/m,所以答案应选B。

   第二种类型:根据元素在化合物里的质量比求相对原子质量

   解法:解此类型题,不仅要正确写出化合物里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关系式,而且还要分析清楚是哪种元素与哪种元素的质量比。

   例:某物质化学式为R2O3,其中R与O的质量比为7∶3,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27  B.56  C.14  D.31

   解: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根据化合物里两元素的质量比得:

   2x∶(16×3)=7∶3

   x=56,所以答案应选B。

   第三种类型::根据元素在化合物里的质量分数求相对原子质量

   解法:此类型题一般应根据某元素在化合物里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关系式来求解。若该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则此类型题除用上述方法解外,还可用特殊解法即题型二中的方法求解。

   例: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O3,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O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16  B.32  C.64  D.48

   一般解法: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根据化合物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得:

   (16×3)/(x+16×3)×100%=60%

   x=32,所以答案选B。

   特殊解法:由题意可知,在化合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60%)∶60%=2∶3

   设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

   x∶(16×3)=2∶3

   x=32,答案选B。

   第四种类型:根据式量求相对原子质量

   解法:解此类型题必须掌握式量的概念及式量的计算方法,只有式量的计算式正确了,才能正确求出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nAO2n-1,若此化合物的式量为M,则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

   解:设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根据式量的计算式得:

   1×n+x+16×(2n-1)=M

   x=M-33n+16

   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33n+16。

   第五种类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相对原子质量

   解法:解此类型题关键是根据元素在化合物里的化合价,配平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来求相对原子质量。

   例:ag二价金属M溶于稀硫酸中完全反应,生成bg氢气,此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b/a  B.2a/b  C.a/2b  D.a/b

   解:设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有:

M+H2SO4=MSO4+H2

x            2

ag           bg

   x/2=ag/bg,x=2a/b,答案选B。

   第六种类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相对原子质量

   解法:解此类型题时,若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化合物里各元素的质量,即可求出相对原子质量。

   例:某金属元素M的质量为16.2g,与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M2O330.6g。若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7  B.28  C.56  D.58

   解:设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2O3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30.6g-16.2g=14.4g

   则M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x∶(16×3)=16.2g∶14.4g

x=27,答案应选A。

分类点拨化学计算题中的隐含条件

所谓隐条件就是已知条件隐含在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是解这类计算题的关键。现举五种类型的隐条件计算题进行分析。

试题详情

例3.将12克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

分析:CuO+CO= Cu+CO2

28   44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气体质量增加的原因是CO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元素。每28份质量的CO参加反应,可生成44份质量的CO2,使气体质量增加 44-28=16(份)。现已知气体质量增加 18克-12克=6克,据此便可列比例求解。

解:设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x。

CuO+CO= Cu+CO2 气体质量增加(差量)

28   44   44-28=16

12x克   18克-12克=6克

答: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87.5%。

试题详情

例2.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分析:Fe+H2SO4=FeSO4+H2

  56      2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影响溶液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参加反应的铁和生成的氢气。每有56份质量的铁参加反应"进入"溶液中的同时,则可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从溶液中逸出,故溶液质量增加 56-2=54(份)。由题目给的差量 55.4克-50克=5.4克,据此便可列比例求解。

解:设此铁的纯度为x。

Fe+H2SO4=FeSO4+H2↑ 溶液质量增加(差量)

56    2  56-2=54

10x克   55.4克-50克= 5.4克

56∶54=10x克∶5.4克

答:此铁的纯度为56%。

试题详情

例1.将质量为100克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烘干,称量,棒的质量变为100.8克。求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

分析:Fe+CuSO4=FeSO4+Cu

  56    64

(离开铁棒) (回到铁棒)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影响棒的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参加反应的铁和生成的铜。每有56份质量的铁参加反应离开铁棒的同时,就有64份质量的铜回到铁棒上,则使棒的质量增加64-56=8(份)。现已知棒的质量增加100.8克-100克=0.8克,则可列比例求解。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Fe+CuSO4=FeSO4+Cu 棒的质量增加(差量)

56    64  64-56=8

x    100.8克-100克=0.8克

56∶8=x∶0.8克

答:有5.6克铁参加了反应。

试题详情

2、比例判断法:将给定的A、B两种物质换算成物质的量后,若A的物质的量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其分子式前的系数比,则A过量。所以就应该按B物质计算生成物。

怎样用差量法巧解化学题

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有时题目给的条件不是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而是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差值,解决此类问题用差量法十分简便。此法的关键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即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求解。

试题详情

1、假设验证法:设定给定的A物质恰好反应计算出需要B物质的量,将计算结果与给定的B物质的总量比较,既可判断出过量的物质。

试题详情

2、NO +O2 + H2O

NO、O2与H2O也发生了两个反应:

3NO2 + H2O = 2H NO3 + NO…………⑴

2 NO + O2 = 2 NO2…………⑵

⑴×2 + ⑵×3的反应:

 4NO + 3O2 + 2H2O = 4H NO3

分析略。

过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当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止一种时,投入的反应物常常不能恰好反应,故在计算生成物的量时,应先进行过两判断,判断过量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试题详情

1、NO + NO2 +H2O

NO、NO2与H2O发生了两个反应:

3 NO2 + H2O = 2H NO3 + NO…………⑴

2 NO + O2 = 2 NO2…………⑵

⑴×2 + ⑵的反应:

 4NO2 + O2 + 2H2O = 4H NO3

所以,当NO2和O2的体积比等于4时,容器内无气体剩余;当NO2和O2的体积比小于4时,容器内剩余O2;当NO2和O2的体积比大于4时,则NO2过量,最终剩余NO。

试题详情

0.5x + 3y≤0.6…………⑵

联立⑴、⑵式,解之得:y≤0.16,则x≥0.24。

由此可知原混合气体中含O20.6mol,CO的物质的量等于或大于0.24mol,含C2H4的量等于或小于0.16mol。

所以混合气体的体积组成O2为60%,CO占a%,24.0%≤a%<40%,站b%,0<b%≤16%。

有些化学问题的结果虽某些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存在函数关系。思考时就要寻找条件变化与某种量变化的关系。

[例题]1.0升H2S气体和a升空气混合点燃,若反应前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相等(常温、常压),试讨论当a的取值范围不同时,燃烧后气体总体积V(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假定空气中的N2和O2的体积比为4:1,其它成分可以忽略不计。

解析略。

化学中的图像题的解题技巧

图像题的特征是以图像的形式将一些相关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形象直观的曲线表示出来,把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曲线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因而分析图像题的思路是:1、根据自变量(x)变化得出因变量(y)的函数关系(或看线的斜率走向及变化趋势);2、将化学反应类型和条件的变化,结合速率或平衡理论,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和各种物理量变化;3、将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结合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特别注意图像的“五点”,即:圆点、交叉点、转折点、最高点与最低点,通过点与数,点与形的分析,做出正确答案。

循环反应计算的技巧

循环反应是指一个反应的某生成物在另一反应中又可生成该反应的某一反应物的两个反应,具有互为连续、循环进行的特点。形如:

A + B = C

C + D =A

其中A、C两物质相当于构成循环反应的两个重要环节。

循环反应计算的技巧是:1、利用总反应方程式计算。有些循环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叠加把中间物消去,直接显示起始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之间的定量关系,再利用该定量关系解题。2、利用离子方程式求解。溶液中离子参加的循环反应,可直接用离子方程式求解。

[例题]在含有1mol的HNO3和2mol的H2SO4的混合液中,加入1.5molCu,加热,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约为:

A. 44.8l升   B. 22.4升  C. 5.6升  D. 无法计算

[解析]:

3Cu + 8 HNO3 (稀) = 3Cu(NO3)2 + 2NO↑ + 4H2O

Cu(NO3)2中的NO3-与电离出来的H+再和Cu反应,形成循环反应。利用离子方程式:

3Cu + 8 H+ + NO3- = 3Cu2+ + 2NO↑ + 4H2O

经判断H+过量。Cu与NO3-正好反应,生成NO1mol,所以选B。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事简单,种类繁多,题型比较复杂,计算的关键是:1、分析该溶液的“形成”过程;2、正确判断溶液中溶质究竟是何物质;3、能准确计算出溶液的体积。只要抓住了关键,无论题目如何变化,均能触类旁通,应用自如。

溶液稀释与混合前后的共同特点是溶质的质量或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溶液混合或稀释的计算,要注意两个问题:1、溶液混合指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加合”,稀释是其中的一个特例;2、相同纯溶液或同浓度同溶质的溶液相混合的体积才为两体积之和,否则不等于原两溶液体积和。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关系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关系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不要把V增大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等同起来;只有V>V时,才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不要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原料转化率的提高等同起来,当反应物总量不变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当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会使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3、平衡发生移动时,不一定所有的量都变;平衡不移动不一定所有的量都不变。如有些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发生了移动,但各组分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增大压强时,平衡不移动,但反应速率增大,各物质的浓度增大。

NO、NO2、O2混合气体和水反应的计算技巧

试题详情

7、多重守恒

它是利用多种守恒列方程式组进行计算的方法。

注意数学中的方程、函数在化学中的应用

数学家迪卡尔提出,任何问题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任何代数问题可转化为方程问题。这种说法有些台绝对了,但有一定的道理,对于一些化学计算题,应用代数方程求解,思路比较清晰,途经比较简单。常用的方程可以是一元一次方程,也可以是二元一次方程或三元一次方程等;方程式可以是等式,也可以是不等式。

[例题]平均式量为30.4的CO、C2H4和O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的气体不再含有CO和C2H4,试推断混合气体的各组分的体积分数。

[解析]这是三种组分组成的混合物的计算问题,所以要考虑用方程组来求解。

根据题意,CO、C2H4已完全燃烧,所以应该考虑O2是适量还是过量两种可能。

设混合气体中CO、C2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混合气体共1mol。

2CO + O2 = 2CO2

x   0.5x

C2H4 + 3 O2= 2CO2 + H2O

Y   3y

根据平均式量的求法,有下式:

28x + 28y + 32×(1-x-y)=30.4

即x + y = 0.4………………⑴

那么有O21-(x + y)= 1-o.4 = 0.6,占混合气体的0.6/1×100% = 60%,CO、C2H4完全燃烧时O2适量或过量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