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1995  312003  312009  312013  312019  312021  312025  312031  312033  312039  312045  312049  312051  312055  312061  312063  312069  312073  312075  312079  312081  312085  312087  312089  312090  312091  312093  312094  312095  312097  312099  312103  312105  312109  312111  312115  312121  312123  312129  312133  312135  312139  312145  312151  312153  312159  312163  312165  312171  312175  312181  312189  447090 

一题多解是针对一道题目采取多种解题方法,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加强和巩固。并对各种解题方法进行类比和联想,从而获得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利于学生在各类检测中能最快最准确的解答问题、优化解题方法,获得理想的成绩。

[例1]:24molH2S在30molO2中燃烧,可得SO2的物质的量为多少?你有几种解法?

  A、20mol  B、18mol  C、24mol  D、30mol

解法一:原子守恒法

      24molH2S → 需12molO2    

      (若O2不足,则SO2物质的量为0)

       剩余30-12 =18mol O2→18molSO2

      (若O2过量,则由S守恒计算)

解法二:待定系数法

   24 H2S + 30 O2 = a SO2 + b S + 24 H2O

    a + b = 24     a =18mol

    2a + 24 = 60    b = 6mol

解法三:直接配平法

   a H2S + b O2 = a H2O +(1.5a-b)S +(b-0.5a)SO2

   将a = 24,b = 30代入得

   24H2S + 30O2 = 24H2O + 6S +18SO2

解法四:方程式法

   2H2S + O2 = 2S + 2H2O

   2  1   2

   24  12  24 (O2过量)

   S + O2 = SO2

   1  1  1

   18  18  18  (O2不足)

解法五:关系式法

  设充分燃烧的H2S a mol,不充分燃烧的H2S b mol

    a + b = 24      a = 18mol

1.5a + 0.5b = 30    b = 6mol

解法六:元素守恒法

   设H2S a mol,O2 b mol

   SO2物质的量 = b-0.5a = 30-0.5×24 = 18mol

解法七:差量法

   2H2S + O2 = 2S + 2H2O  △n

   2      3

   2H2S + 3O2 = 2SO2 + 2H2O  △n

   2       3     

   说明:只要有2molH2S参与反应,气体总物质的量就缩小3mol。

   H2S的物质的量:缩小的物质的量 = 2/3

   ∴SO2的物质的量 = 24 + 30-24×3/2 = 18mol

解法八:电子守恒法

   设生成S需H2S a mol,生成SO2需H2S b mol

   a + b = 24     a = 6mol

   2a + 6b = 30×4    b = 18mol

解法九:观察法

   选一个中间值,如A。推理:生成20molSO2,需20molO2,余10molO2,   生成20molH2O<24molH2S中所含的H,所以生成的SO2必小于20mol。

  这个题还可以用交叉法等方法来解。通过作这一个题就可以复习多种解题方法,可见作开放型试题是很有好处的。

试题详情

这是根据要求设计出相应的方法和步骤的应用题。设计题没有固定的模式,而且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一般不能混入其他杂质,否则会出现错误的解答,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设计的能力,难度较高。如:

[例7]:怎样用实验证明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试简述操作步骤。

分析:要鉴别氯元素,自然想到用AgNO3,看有无白色的AgCl沉淀生成。但KClO3溶于水后不能电离出Cl-,而是ClO3-,无法用AgNO3去鉴别。考虑到KClO3可加热分解生成KCl和O2,再将KCl溶于水,再与AgNO3反应,便可鉴别。

平日要加强对开放型试题练习

化学开放型试题是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平日要注意多作一些开放性试题的联系。开放性试题主要包括种类型:

试题详情

这是一类根据化学药品的性质进行分类保存的问题,要求学生熟悉物质的性质。

[例6]:某厂实验室有甲、乙两个药品橱,其中甲橱已存放有锌和铜,乙橱是空橱。现有碳酸钙、浓硫酸、烧碱、浓盐酸、氧化铜,应该分别把它们放入哪个橱中?其中试剂瓶口一定要密封的是哪些化学药品?

(1)甲橱:锌、铜、_____,乙橱:_____。

(2)需密封保存的是:_____。

分析:不同化学药品的存放原则是药品间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甲橱已存放有锌和铜,不能再放浓硫酸和浓盐酸,应把它们放入乙橱。同理,碳酸钙、氧化铜、烧碱应放入甲橱。由于浓硫酸和烧碱具有强烈的吸水性,且烧碱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应密封保存。浓盐酸有强烈的挥发性,也应密封保存。

为了帮助学生记住常见药品的贮存,我编了这样一首诗:

常见化学药品的贮存

硝酸固碘硝酸银,

低温避光棕色瓶。

液溴氨水易挥发,

阴凉保存要密封。

白磷存放需冷水,

钾钠钙钡煤油中,

碱瓶需用橡皮塞,

塑铅存放氟化氢。

易变质药放时短,

易燃易爆避火源。

实验室中干燥剂,

蜡封保存心坦然。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1、硝酸固碘硝酸银,低温避光棕色瓶:意思是说硝酸、固体碘和硝酸银都属于受热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所以必须存放在棕色瓶里,并放在阴凉处。2、碱瓶需用橡皮塞:意思是说盛放碱液的试剂瓶要用橡皮塞。3、塑铅存放氟化氢:意思是说氟化氢(氢氟酸)易腐蚀玻璃,因而必须存放在塑料或铅制器皿中。4、易变质药放时短:意思是说易变质的药品存放时间较短,即不能长久贮存,最好现用现配制[联想:常见易变质的药品有:①氢硫酸放久了,则大部分将挥发,部分被空气氧化;②氯水长期存放将因慢慢分解而失效;③亚铁盐长期存放,则易被氧化为铁盐;④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长期存放则慢慢退色]。5、易燃易爆避火源:意思是说易燃物质(如:二硫化碳、酒精、丙酮、苯、硫、磷、镁粉等)和易爆炸的物质(如:氯酸钾、硝酸铵等)存放时要远离火源。6、实验室中干燥剂,蜡封保存心坦然:意思是说实验室中用的干燥剂极易吸水,因而要用蜡封保存。

试题详情

这是一类与我们日常生活极为密切的化学问题,一般取材于日常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其中的道理。

[例5]:我们饮用的水是由原水净化所得。在原水中加入明矾是,为了(       ),通入少量的氯气,是为了(      )。原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家庭的饮用水可经过如下的净化步骤:

分析:明矾溶于水后,能发水水解,生成AI(OH)3絮状沉淀,将水中的泥沙等悬浮物凝聚而沉淀;氯气溶解于水以后,可以生成次氯酸(HCIO),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死原水中的细菌。

试题详情

[例4]:经测定,某农田的土壤显酸性,所以在该农田中最好不用( )

A、 碳酸胺;B、硫酸钾;C、磷肥;D、硝酸胺

分析:碳酸胺是弱酸弱碱组成的盐,所以它不会影响土壤的酸碱性;硫酸钾是强酸强碱组成的盐,所以它也不会影响土壤的酸碱性;磷肥是中强度的碱与中强度的酸组成的盐,所以它也不会影响土壤的酸碱性:硝酸胺是弱碱强酸组成的盐,若使用它会加剧土壤的酸化程度,所以答案是D。

试题详情

这是一类关于工业生产中利用有关原料制取物质的应用题。这类问题往往涉及的反应过程较为复杂,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并具有综合分析的能力。

[例3]: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

(1)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

(2)用饱和的Na2CO3溶液吸收第(1)步中产生的CO2生成NaHCO3;

(3)使第(1)步中得到的CaO与H2O反应;

(4)再使澄清的石灰水跟Na2CO3溶液反应。

根据上述步骤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该厂的原料是煤和石灰石

B.该厂最终的产物是烧碱和碳酸氢钠

C.该厂排放的废气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D.该厂生产过程涉及四种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

分析:由煤作燃料,会产生SO2、CO、烟尘等污染物,因而C是错误的。由(1)、(2)两个步骤可知,该厂的原料是煤、石灰石和碳酸钠,否则不可能制得NaHCO3,故A也是错误的。高温加热石灰石的反应方程式是CaCO3 = CaO+CO2↑,它是分解反应,CaO和H2O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方程式是CaO+H2O=Ca(OH)2。消石灰与Na2CO3的反应为Ca(OH)2+Na2CO3=CaCO3↓+2NaOH,是复分解反应。上述四个过程没有出现置换反应,故D也是错误的。由(2)可知产物是NaHCO3,由(4)可知产物是CaCO3和NaOH,而CaCO3可经过滤回收利用,因此该厂的最终产物是烧碱和碳酸氢钠。故正确答案为B。

试题详情

这是用化学知识解释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一类试题。

[例1]:有一条河自由西向东流,在河边有A、B、C、D四家工厂向河中排放废水,若每个工厂的废水里含有NaOH、HCl、MgCl2、Na2CO3 四种物质中的一种。A、B两厂位于河南岸,A厂在B厂西边;C、D两厂在A、B的对岸(河的北岸)。某中学环保小组对该河流的污染状况进行检测发现:A处河水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B处河水出现白色浑浊;D处河水有大量气泡产生;在河南岸B厂的下游E处河水澄清,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在E处的下游F处河水澄清,经测定pH为7。

(1)试推断B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的污染物是____。

(2)F处河水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____。

分析:D处产生大量的气泡,由题意可知,C、D两工厂排放的废水各含HCl和Na2CO3中的一种。它们反应后的产物是NaCl、CO2和H2O。而A处河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说明A厂排放的废水一定含NaOH。而B处出现浑浊,说明B厂排放的废水含MgCl2,它们反应后的产物是Mg(OH)2和NaCl。但E处河水澄清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说明NaOH有多余。而F处河水澄清且pH=7,可知C、D两厂废水反应后HCl多余,且多余的HCl与NaOH恰好完全中和。反应后的产物是NaCl和H2O。由此可以推断F处河水中主要溶质是NaCl。

[例2]:产生酸雨危害,主要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  )

A、 二氧化碳;B、天然气;C、氮氧化合物;D、二氧化硫

分析:略。答案是C和D。

试题详情

  看不见的“陷阱”更是危险,在解题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提防。

[例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乙烷中的乙烯用氢气加成。

(B)除去肥皂中的甘油和过量的碱用盐析法。

(C)除去95%酒精中的水,加无水硫酸铜后用蒸馏法。

(D)在苯酚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得到白色浑浊,用过滤的方法得到苯酚。

  [解析]在(A)中存在的“陷阱”是:有机反应往往是可逆的,在乙烯与氢气的加成过程中,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使乙烯转化为乙烷,同时氢气量的多少很难控制,理论上可用这一方法,但实际不可行,可改用溴水洗气法。(C)中存在的“陷阱”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乙醇中是否有水,方案可行,但用无水硫酸铜来除去95%酒精中的水则在蒸馏过程中硫酸铜晶体会因受热而分解出水,应该改用生石灰进行实验。(D)中的“陷阱”是:产生的白色浑浊实际上是苯酚的乳浊液,应该用静止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此题答案是(B)。

  要想在考试中能成功地发现并越过“陷阱”,关键是在平日的练习中锻炼出一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火眼金睛”,发现了“陷阱”就找到了“题眼”,等于成功了一半。这就要求平日熟练掌握各种物质的特性,融会贯通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且在解题中要做到活学活用,灵活多变,能将“陷阱”转变成解题的“题眼”。

烃类化合物分子式的求法及结构式的判断技巧

由烃的分子量推断烃的类别

各类烃的分子量的表达式可表示为:烷烃:M=14n+2,烯烃、环烷烃:M=14n,炔烃、二烯烃:M=14(n-1)+12,苯及其同系物:M= 14(n-1)+8。如果用CH2基的式量(14)去除烃的分子量就会发现:1、若能整除,则该烃必定是烯烃或环烷烃;2、若余数为2则为烷烃,若余数为12则该烃必定是炔烃或二烯烃,若余数为若余数为8该烃必定是苯或同系物。此方法称为“分子量--商值判别法”。

分子量的计算

分子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类非常重要的基本类型,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分子式的一般求法是:

分子量=气体的密度(标准状况)×22.4=气体对H2(或空气)的相对密度×2(29)=(非标准状况)WRT/PV=DRT/P

另外,可以根据分子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分子量,还可以根据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求分子量,还可以根据化学反应式计算分子量等等。

有机物结构式的推断方法

有机物结构式的推断方法很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要根据题意的要求,现将种方法介绍如下:

根据有机物的性质推测其结构

以加成反应判断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键的特征和数目:能与H2加成的又碳碳双键、叁键、碳氧双键(醛和酮)及苯环等,而能跟溴水加成的则只有碳碳双键和叁键;根据碳是四价这一规律和加成产物的结构可判断不饱和键的位置。如某烃1分子可以与2分子的下发生加成反应,在所得的产物中,每个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溴原子,则该烃为1,3-丁二烯(CH2=CHCH=CH2)。

根据烃、醇、酚、醛、酮、羧酸、脂的化学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衍变关系,推断有机物的结构。

根据反应规律进行推断

某些反应类型是一些有机物所特有的,这要抓住这些特征反应,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列举型推断

已知分子量要求列举对应的若干种物质或已知某种性质列举有这种性质的物质。

计算型推断

解此类题的依据是有机物的通式和有机物的性质。步骤是:先由题目所给的条件求个元素的实验式(最简式),再根据分子量或化学反应方程式确定分子式,最后根据物质的特征性质确定结构式。

根据已知的衍变关系合成有机物

要牢记一点:不同类别的有机物间的转变本质上是官能团的转变。一本采用逆推法:分析要合成的有机物的结构,对比官能团与所给原料的官能团的异同,展开联想,理清衍变关系。要深入理解、充分运用新信息。要注意加强题给新信息与所要求合成的物质之间的联系,找出共同性质,有时根据需要还应从已知信息中通过对比、分析、联想,开发出新的信息并加以利用。

怎样准确解答化学说理题?

说理题是一种要求推理过程严谨,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题目。由于一些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存在着重计算、轻说理的倾向,加之知识面窄,表达能力差,故而在解答化学说理题时,往往出现说理不全、条理不清、主次不分、用词不准、因果不明等错误。

那么,怎样正确地解答说理题呢?一般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定律出发,推导出特殊事物的结论。由一般的判断(大前提)、特殊的判断(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的三段论法,是解答说理题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演绎推理方法。这种推理过程首先要求前提正确、其次是推理过程应一贯,不矛盾,不模棱两可,每步都要有根有据,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正确。下面通过举例向同学们加以说明。

例1.下列物质里各元素以游离态存在还是以化合态存在,为什么?

①   氧气,②二氧化硫,③铁粉,④硫粉,⑤CaO

解答:元素一般都有两种存在的形态。以单质形态存在的叫元素的游离态;以化合物形态存在的叫元素的化合态(大前提)。因为氧气、铁粉、硫粉是单质,二氧化硫和氧化钙是化合物(小前提)。所以,组成氧气、铁粉及硫粉的氧元素、铁元素,硫元素皆以游离态存在;而组成二氧化硫、氧化钙的氧元素、硫元素、钙元素均以化合态存在(结论)。

例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为什么?

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大前提)。镁带在空气里燃烧,是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小前提),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结论)。

在此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运用“三段论法”时,大前提和小前提先后次序也可颠倒。

例3.为什么用湿手接触正在通电的电器设备更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解答:一般天然水和汗水都是某些电解质的稀溶液(小前提);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大前提),所以用湿手接触正在通电的电器设备更容易触电(结论)。

上述例题的解答过程是应用一个三段论的推理,但在有些题目中需要几个三 段论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合推理,才能得出最后结论,其中前一个三段论的结论是作为后一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或小前提的。

例4.炉火用扇子扇,越扇越旺;而蜡烛的火焰却一扇就灭,为什么?

解答:燃烧着的可燃物当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火焰就会熄灭(大前提);用扇子扇火会使空气流动带走热量(小前提),所以,不论是炉火还是燃蜡用扇子扇时都会降低温度(结论又可作大前提)。不过,扇子扇燃蜡时,空气流动带走的热量会使其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炉火的着火面积大,热量多,用扇子扇时不能使它们温度迅速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由于空气流通,使氧气供给更充分(小前提),所以,炉火用扇子扇,越扇越旺。蜡烛火焰却一扇就灭(结论)。

通过以上例题说明,要透彻、全面地解答说理题,前提是认真审题,基础是掌握理论知识,关键是正确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

应用性试题分类例析

所谓应用性试题,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的一类试题。它是近几年中考、高考的一种新兴题型,有取材广泛,信息量大,联系面广,综合性强等优点,能全面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本文对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应用性试题举例加以分析。

试题详情

  [例一]由-CH3,-OH,-COOH,-C6H5四种基团两两组合而成的有机化合物中,其中水溶液能使石蕊试剂变红的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析]在这里存在两个“陷阱”:一是-OH,-COOH组合得到的是碳酸,属于无机物,这是一个“陷阱”。在两两组合的有机物的水溶液中呈酸性的有三种,但能使石蕊变红色的只有两种,-CH3,-C6H5组合得到的苯酚的水溶液虽然呈酸性,但酸性比较弱,不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这是第二个“陷阱”。故本题答案(A)。

  [例二]分子式为C8H16O2的有机物X水解成Y、Z两种碳原子数相同的直链有机物,其中Z可与Na2CO3溶液反应,Y不能转化为Z,则X为(  )

(A)2-甲基丙酸丁酯  (B)丁酸丁酯

(C)丁酸-2-丁酯    (D)丁烯酸丁酯

  [解析]看得见的“陷阱”往往是大家所忽视的。本题的看得见“陷阱”的字眼是“直链”两字。作为酯水解后的酸要是直链羧酸,依题所给的只能是丁酸或丁烯酸,而水解所得的直链醇,可以是1-丁醇,也可以是2-丁醇,其中2-丁醇往往会被学生忽视,因为在所给选项中丁酸-2-丁酯的碳链结构存在支链,而水解出来的醇却是直链的,这是一个“陷阱”。故答案为(C)。

试题详情

6、要防止用结论代替现象进行描述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而结论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二者有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如,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之一是“有白色粉末产生”,而不能描述为“有氧化镁产生”。否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要注意有机化学题中的“陷阱”

  在高考中的有机化学题中,出题者常常故意设了很多陷阱,你若一不留神掉进了某个陷阱中,就很可能使你遗恨终生。所以要仔细对待这些陷阱。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