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2728  312736  312742  312746  312752  312754  312758  312764  312766  312772  312778  312782  312784  312788  312794  312796  312802  312806  312808  312812  312814  312818  312820  312822  312823  312824  312826  312827  312828  312830  312832  312836  312838  312842  312844  312848  312854  312856  312862  312866  312868  312872  312878  312884  312886  312892  312896  312898  312904  312908  312914  312922  447090 

4、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

提示:“杨柳”多用于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情绪。其有(1)古人有临别赠柳的习俗;(2)“柳”与“留”谐音;(3)有歌唱离别之情的《折柳曲》。这些暗示性像“杨柳”这一概念的影子,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

[思维演练]

结合诗句,说说“杜鹃”在中国诗歌中的暗示性:

试题详情

3、     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淮上与友人别》

试题详情

2、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试题详情

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试题详情

1、     总结段义,培养学生概括提炼能力,整体把握内容。

1段:引出议论话题

2段:探索古诗多用“木叶”的理由

3段:诗歌评议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

4段:“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5段:“木”有第一个特征的原因

6段:“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7段:“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试题详情

3、     文体常识复习(培养学生温故知新的习惯,检测学生迁移,拓展能力)

文艺随笔的特点是什么?(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表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评议精辟,议论形象。)

[思维导航]

第一步:导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朱光潜老先生的《咬文嚼字》,文章让我们明白了“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林庚教授的文艺随笔--《说“木叶”》(板书)。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一起体味,几千年中国古老文化深沉,使得一些事物(意象)具有特定的暗示性。(导课重在知识的迁移和兴起的提升)

第二步:学生迅读文章,总结各段段义,并划分层次。

试题详情

2、     辩易混词(让学生总结区别点,培养学生查词典,善思考的习惯。

精妙: 精致巧妙,多用于书法工艺品等。

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钟爱:特别爱,强调把爱集中于某一对象。

酷爱:非常爱,强调爱的程度深。

试题详情

1、识易错字音(学生课前完成;让学生养成各界的习惯。

寒砧(zhen)     言筌(quan)        漂泊(bo)      蛊惑(gu)      余悸(ji)

桅杆(wei)      柳恽(yun)     灼灼(zhuo)

试题详情

2、     方法:质疑--点拨--思辨--迁移

[思维热身]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