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3189  313197  313203  313207  313213  313215  313219  313225  313227  313233  313239  313243  313245  313249  313255  313257  313263  313267  313269  313273  313275  313279  313281  313283  313284  313285  313287  313288  313289  313291  313293  313297  313299  313303  313305  313309  313315  313317  313323  313327  313329  313333  313339  313345  313347  313353  313357  313359  313365  313369  313375  313383  447090 

3. 简介下列作者。

岑参

宋之问

试题详情

2. 赏析下列诗句。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试题详情

1. 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近乡情更,不敢问来人。

试题详情

(五)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乡愁是人们永久的情结。如:《渡汉江》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第二题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第四题  如:《赠汪伦》,这首诗写于诗人与汪伦离别之际。汪伦脚踏地打着拍节,为李白送行。看到这种场面,李白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当场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诗作为感谢。这首小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赞颂了真挚、深厚的情谊。妙处在于结句的比物手法的运用,将无形的情谊转换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自然而耐人寻味。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试题详情

(四)写作特点

《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 

朴素无华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它的好处。不堆砌辞藻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

《别董大》感情深挚,意气骏爽,语言端直,笔力浑厚。前两句,直写目前景物,纯用白描。后两句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悲壮却不凄凉。这时以内心来体验眼前的景物,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对友人的叮咛质朴无华却深厚真挚,给友人以前行的力量和信心。

试题详情

(三)重点语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分析“西出阳关”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又何尝只属于行者呢?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以上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又说:“忧思成疾,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分析《别董大》是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佳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试题详情

(二)文章思路

《送元二使安西》前二句起兴。以下两句将深切的惜别、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劝酒”这一举动之中。“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言朋友所去之地陌生,二言那里人迹稀少;三言知己难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一句写长安的形势,也是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写要去的地方-蜀州。从第三句到第八句是诗人的直接议论。第三、四句写眼前之情,是说在京、之蜀,离别之意彼此相同,不要因为之任蜀地就满怀愁绪。“与君”、“同是”两句,写得恳挚、亲切,十分感人。

《别董大》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后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试题详情

(一)文章主旨

《送元二使安西》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

《别董大》这是高适在漫游时期写的一首送别诗。表明了作者与董大友情之真挚, 也反映出诗人质朴、豪爽、开朗、达观的情怀。

试题详情

(四)写作特点

《逢入京使》以本色的语言,质朴的形式,表达了游子深厚的思乡之情。开头两句以“路漫漫”,写离乡之远;以泪湿双袖,写思乡之悲,都极真切深挚。后两句写遇到入京人,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更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

《渡汉江》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蛮荒期间苦闷的感情。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

《送别诗三首》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