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3746  313754  313760  313764  313770  313772  313776  313782  313784  313790  313796  313800  313802  313806  313812  313814  313820  313824  313826  313830  313832  313836  313838  313840  313841  313842  313844  313845  313846  313848  313850  313854  313856  313860  313862  313866  313872  313874  313880  313884  313886  313890  313896  313902  313904  313910  313914  313916  313922  313926  313932  313940  447090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③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在气压带①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试题详情

5.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解析]3.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N处在高压脊上,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只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东北风 4.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P处低压槽部,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应选C 5. M处在北半球,气压最高的月份在冬季1月,故选D 

[答案]3.A 4.C 5.D 

[能力训练]

试题详情

4.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试题详情

3.季风环流

(1)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如图6-15。

(2)东亚季风最显著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
印度洋
成因
海  陆  热  力   差  异
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考题例析]

[例题]09年全国卷文综Ⅰ) 3.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3.则 N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试题详情

2.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

试题详情

1.海陆分布下气压带、风带特点:

(1)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2)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试题详情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   -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2.三圈环流:(1)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2)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

(3)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

(4)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为主
多对流雨为主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少、大陆东岸例外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
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5)由于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大致1月前后南移,7月前后北移)。

试题详情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从热力环流可以看出,冷热不均的直接后果之一是使得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从而促使大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由此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要认清影响风向的三种力的相互关系(见表6-1)

作用力
概  念
方  向
大气运动与等压线的关系
摩擦力
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与风向相反
 
在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风向斜穿过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
地转
偏向

由地球自转产生的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力
与风向垂直
 
在未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气压梯度

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沿垂直于等压面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在自转的地球上不存在

2.不同情况下风向特点;


理想状态
高空风
近地面风
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风向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与等压线平行
与等压线间有夹角,由高压吹向低压

3.等压线图的判读

(1)等压线图: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

(2)等压线图判读:首先识别气压场的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和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

(3)判读规律:

  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③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               

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示。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

试题详情

(一)热力环流

  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如图6-1)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

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④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

大气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见下图6-3);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见下图6-4),

 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见下图6-5)。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见下图6-6)。

③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