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三首》
(六)举例说说歌词为什么要尽可能具体可感,尽可能有特点?
这样才能使人看得见、摸得着,有感觉,有鲜明的印象,调动生活的体验,引发内心的感动。 有关道理的评述及具体例子的分析见《长江之歌》练习三、“词句品味”第2点。
(五)《一条大河》如何使音乐在文字上也有了生动的感觉?
①采用通感的手法,将音乐旋律转化为某些动作、画面等具体可感并与旋律相协调的视觉形象。②通过间接描写,强调“效果”的办法使读者感受到音乐的动人力量。③以贴切、精确、生动的比喻传达对音乐的感受。详见练习三,参见“词句品味”第4点。
(四)《当我死时》为什么要对现实的躯体、听觉作如此夸张的想象?
表达了诗人痛切的思念之苦,希望彻底地拥有祖国、全身心地融入祖国的情感。详见“词句品味”第3点。
(三)本单元的四首歌词以及《长江》各自表达了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
《当我死时》抒发了对祖国的无限思念,表达了思念之苦。《黄河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颂歌,歌颂了伟大坚强的民族英雄主义气概。《长江之歌》抒发了对祖国母亲深情赞美、无限热爱的儿女情怀。《我的祖国》赞美了祖国的美好形象。《长江》抒发了对新中国的赞美之情。详见练习一、练习三。
(二)《诗歌三首》中的哪些词句赋予了黄河、长江不同于自然地理概念的精神气质?
①表述可以全句(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可以提炼(民族的摇篮)。②“惊涛是你的气概”这类自然特征、精神特征兼有的句子亦可。参见练习二。
(一)怎样理解本单元中的多篇诗文以及其他许多诗文都以中华儿女的“母亲”指称黄河、长江,又还常常把它们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与黄河、长江原本的自然属性有什么关系?
黄河、长江及其流域,尤其是黄河及其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以及五千年灿烂文化绵延发展的主要区域。在古代诗文中,赞美或描写它们的,也恐怕超过了其他山川河谷。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中,人们自然地把黄河、长江当作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当作祖国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同样地,人们也可以利用它的另一些现象特点赋予其他的内涵,象征其他的事物。《筏子》和《黄河颂》中的一些章句就是例子。具体参见练习二、“词句品味”第3句、练习一及《长江》练习一、练习二、“词句品味”第2点。
(四)思想教育
准确把握在一定历史背景下,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写作能力目标
在写作中体会想象丰富,形象鲜明的特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