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北京时间:我国通用的标准时,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我国领土辽阔。东西跨了62个经度,分属五个时区。但现在全国(除新疆采用东六区的区时,称乌鲁木齐时间外)都采用“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比北京(116°19′E)的地方时早约15分钟。
2、地方时
(1)概念: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2)地方时的判读: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
时区和区时
1、时区
(1)时区的划分: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一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分为西一区--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即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全球其分为24个时区。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
(2)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
(3)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①求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②求时区差: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简言之:同侧时区相减、异侧时相加。
③求区时:在时差上,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东,所求地点在西,则用已知区时减去两地的时区差;若已知区时节的地点在西,所求地点在东,则用已知区时加上两地是时区差,即东加西减。所以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比较西的时区区时要早,简言之:时刻上是东早西晚。
3、经纬网及其意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的网格,就是经纬网。建立经纬网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1)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由于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故可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
例2.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简析:如果将地球近似看着正球体,过地表两点和地心的平面与地表的交线为一正圆,该圆被地表这两点一一般分为优弧和劣弧,其中劣弧为这两点间的最短跳距离,因此,当这两点位于赤道或同一条经线(圈)上时,这两点的最短距离为赤道或该经线(圈)被这两点分割的劣弧长度。答案:D
(2)利用经纬网全球定位。熟悉表1、表2、表3。
表1 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纬线 |
地理意义 |
穿越地区 |
赤道(0°) |
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的起点 |
非洲中部、印尼、南美北部 |
北回归线(23°26´N) |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
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 |
南回归线(23°26´S) |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 |
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智利、阿根廷、巴西南部) |
北极圈(66°34´N) |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
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 |
南极圈(66°34´S) |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
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 |
30°N |
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
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流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 |
30°S |
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
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巴西南部 |
60°N |
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
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加拿大中部 |
60°S |
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
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克海峡 |
90°N |
北极点 |
位于北冰洋 |
90°S |
南极点 |
位于南极大陆 |
表2 重要经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经线 |
地理意义 |
穿越地区 |
本初子午线(0°) |
东西经度划分的起点 |
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法国、西班牙、非洲西部 |
180° |
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
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 |
20°W |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 |
格陵兰岛东侧、冰岛、大西洋 |
160°E |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 |
120°E |
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的参照经线 |
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印尼、澳大利亚西部 |
表3 七大洲和重要国家陆地的经纬度范围和位置特征
大洲或国家 |
纬度范围 |
经度范围 |
位置特征 |
亚洲大陆 |
1°17´N-77°43´N |
26°03´E-169°40´W |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和东、西半球,及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 |
欧洲大陆 |
36°00´N-71°08´N |
9°31´W-66°10´E |
跨东、西半球(冰岛),北半球中高纬度带 |
非洲大陆 |
34°51´S-37°21´N |
17°33´W-51°24´E |
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越,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
北美大陆 |
7°12´N-71°59´N |
168°05´W-55°41´W |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越,跨东、西半球(格陵兰岛),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 |
南美大陆 |
53°54´S-12°28´N |
81°20´W-34°46´W |
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越,赤道大致过亚马孙河口,热带面积广阔 |
大洋州 |
47°S-30°N |
110°E-130°W |
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越,跨南、北和东、西半球,同时存在两个日期 |
南极洲 |
62°S以南 |
跨360°经度 |
南极圈经过南极大陆外围,长城站(66°13´S,58°58´W),中山站(69°22´S,76°22´E) |
中国 |
4°N(南部大陆21°N)-54°N |
74°E-135°E |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地处中、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
印度 |
8°N-33°N |
72°E-97°E |
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大范围地处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
日本(四大岛) |
31°N-46°N |
130°E-145°30´E |
地处太平洋西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群岛国家 |
德国 |
48°30´N-55°N |
6°E-15°E |
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和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上 |
俄罗斯 |
43°N-78°N |
28°E-170°W |
北极圈穿越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位于中、高纬度地带 |
美国(本土) |
25°N-49°N |
125°W-73°W |
大范围位于中纬度的西半球,有海外州夏威夷州(北回归线穿过)和阿拉斯加州(北极圈穿过) |
巴西 |
34°S-5°30´N |
74°W-42°W |
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属低纬度,热带雨林最广 |
埃及 |
21°30´N-31°30´N |
25°E-35°E |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是低纬度的热带沙漠 |
澳大利亚 |
41°S-10°30´S |
113°E-153°30´E |
南回归线穿越中部,位于中、低纬度的东半球,独占一块大陆 |
2.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一个纬度间的距离即1纬距约为111km。
低纬、中纬和高纬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南北半球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例1. 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9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
A.40°N,64°W B.50°N,64°W C.40°N,64°E D.50°N,116°E
简析:利用每度111千米(111km/1°)确定某地的纬度或经度。并不是任意两点之间经度或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而只有在赤道或同一条经线(圈)上度数相差
1°,距离相差11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故4万km/360°≈111km/1°)。从甲地到乙地是沿同一条经线圈飞行了9小时,飞行的距离为9小时×1110千米/小时=9990千米,飞行的纬度差为9990千米÷111千米/1°=90°,因此,飞机一定飞越北极上空,乙地纬度为90°-(90°-40°)=50°,故该题B项。
(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平面的同地面相割而成的正圆,称为“经线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实际上经度是两条经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国际上规定,把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中心线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东、西,两个半球划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如图)
1. 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1)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
(2)两极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22.(12分)
如22题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均为m的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间距s=6m,质量为2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置于A板的左端。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0,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的恒力F,假定木板A、B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粘连在一起,C最终没有脱离木板B,求:
(1)A与B碰撞之前速度是多少?
(2)A与B碰后,B的速度多大?
(3)每块木板的长度至少应为多少?
21.(12分)
如21题图所示,带弧形轨道的小车放在上表面光滑、静止浮于水面的船上,车左端被固定在船上的物体挡住,小车的弧形轨道和水平部分在B点相切,且AB段光滑,BC段粗糙.现有一个离车的BC面高为h的木块由A点自静止滑下,最终停在车面上BC段的某处.已知木块、车、船的质量分别为m1=m,m2=2m,m3=3m;木块与车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水对船的阻力不计,求木块在BC面上滑行的距离s是多少?(设船足够长)
20.(11分)
如图所示,一个圆弧形光滑细圆管轨道ABC,放置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在A点与水平地面AD相接,地面与圆心O等高,MN是放在水平地面上长为3R、厚度不计的垫子,左端M正好位于A点,将一个质量为m、直径略小于圆管直径的小球从A处管口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不考虑空气阻力.
(1)若小球从C点射出后恰好能打到垫子的M端,则小球经过C点时对管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如何?
(2)欲使小球能通过C点落到垫子上,小球离A点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19.(8分)
四个质量均为m的质点A、B、C、D组成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如19题图所示。如果质点之间仅存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为使此系统保持稳定,四个质点应皆以角速度ω绕通过它们的中心并垂直于正方形平面的轴旋转,试用质量m、边长为a以及万有引力常量G表示此角速度ω的大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