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4175  314183  314189  314193  314199  314201  314205  314211  314213  314219  314225  314229  314231  314235  314241  314243  314249  314253  314255  314259  314261  314265  314267  314269  314270  314271  314273  314274  314275  314277  314279  314283  314285  314289  314291  314295  314301  314303  314309  314313  314315  314319  314325  314331  314333  314339  314343  314345  314351  314355  314361  314369  447090 

3、北京时间:我国通用的标准时,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我国领土辽阔。东西跨了62个经度,分属五个时区。但现在全国(除新疆采用东六区的区时,称乌鲁木齐时间外)都采用“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比北京(116°19′E)的地方时早约15分钟。

试题详情

2、地方时

(1)概念: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2)地方时的判读: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

时区和区时

试题详情

1、时区

(1)时区的划分: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一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分为西一区--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即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全球其分为24个时区。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

(2)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

(3)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①求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②求时区差: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简言之:同侧时区相减、异侧时相加。

③求区时:在时差上,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东,所求地点在西,则用已知区时减去两地的时区差;若已知区时节的地点在西,所求地点在东,则用已知区时加上两地是时区差,即东加西减。所以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比较西的时区区时要早,简言之:时刻上是东早西晚。

试题详情

3、经纬网及其意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的网格,就是经纬网。建立经纬网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1)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由于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故可利用经纬网判断地图上的方向。

例2.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简析:如果将地球近似看着正球体,过地表两点和地心的平面与地表的交线为一正圆,该圆被地表这两点一一般分为优弧和劣弧,其中劣弧为这两点间的最短跳距离,因此,当这两点位于赤道或同一条经线(圈)上时,这两点的最短距离为赤道或该经线(圈)被这两点分割的劣弧长度。答案:D

(2)利用经纬网全球定位。熟悉表1、表2、表3。

表1 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纬线
地理意义
穿越地区
赤道(0°)
南北半球分界线,纬度划分的起点
非洲中部、印尼、南美北部
北回归线(23°26´N)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
南回归线(23°26´S)
有无太阳直射点的分界线,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
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中部(智利、阿根廷、巴西南部)
北极圈(66°34´N)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欧洲北部(挪威、瑞典、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半岛、加拿大、格陵兰岛南部
南极圈(66°34´S)
有无极昼或极夜的分界线,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南极大陆外围(威尔克斯地、南极半岛)
30°N
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非洲北部、西亚、印度北部、我国长江流域、墨西哥北部、美国南部
30°S
南半球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南非、澳大利亚南部、智利、阿根廷北部、巴西南部
60°N
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北欧、俄罗斯中部、阿拉斯加半岛南部、加拿大中部
60°S
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
横穿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部、德雷克海峡
90°N
北极点
位于北冰洋
90°S
南极点
位于南极大陆

表2 重要经线的地理意义和穿越的地区

重要经线
地理意义
穿越地区
本初子午线(0°)
东西经度划分的起点
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法国、西班牙、非洲西部
180°
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
20°W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
格陵兰岛东侧、冰岛、大西洋
160°E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大洋州东部群岛
120°E
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的参照经线
俄罗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印尼、澳大利亚西部

表3  七大洲和重要国家陆地的经纬度范围和位置特征

大洲或国家
纬度范围
经度范围
位置特征
亚洲大陆
1°17´N-77°43´N
26°03´E-169°40´W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和东、西半球,及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
欧洲大陆
36°00´N-71°08´N
9°31´W-66°10´E
跨东、西半球(冰岛),北半球中高纬度带
非洲大陆
34°51´S-37°21´N
17°33´W-51°24´E
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越,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北美大陆
7°12´N-71°59´N
168°05´W-55°41´W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越,跨东、西半球(格陵兰岛),北半球低、中、高纬度带
南美大陆
53°54´S-12°28´N
81°20´W-34°46´W
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越,赤道大致过亚马孙河口,热带面积广阔
大洋州
47°S-30°N
110°E-130°W
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越,跨南、北和东、西半球,同时存在两个日期
南极洲
62°S以南
跨360°经度
南极圈经过南极大陆外围,长城站(66°13´S,58°58´W),中山站(69°22´S,76°22´E)
中国
4°N(南部大陆21°N)-54°N
74°E-135°E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地处中、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印度
8°N-33°N
72°E-97°E
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大范围地处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日本(四大岛)
31°N-46°N
130°E-145°30´E
地处太平洋西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群岛国家
德国
48°30´N-55°N
6°E-15°E
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和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上
俄罗斯
43°N-78°N
28°E-170°W
北极圈穿越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位于中、高纬度地带
美国(本土)
25°N-49°N
125°W-73°W
大范围位于中纬度的西半球,有海外州夏威夷州(北回归线穿过)和阿拉斯加州(北极圈穿过)
巴西
34°S-5°30´N
74°W-42°W
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属低纬度,热带雨林最广
埃及
21°30´N-31°30´N
25°E-35°E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是低纬度的热带沙漠
澳大利亚
41°S-10°30´S
113°E-153°30´E
南回归线穿越中部,位于中、低纬度的东半球,独占一块大陆

试题详情

2.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一个纬度间的距离即1纬距约为111km。

低纬、中纬和高纬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南北半球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例1. 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9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

A.40°N,64°W  B.50°N,64°W  C.40°N,64°E  D.50°N,116°E

简析:利用每度111千米(111km/1°)确定某地的纬度或经度。并不是任意两点之间经度或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而只有在赤道或同一条经线(圈)上度数相差

1°,距离相差11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故4万km/360°≈111km/1°)。从甲地到乙地是沿同一条经线圈飞行了9小时,飞行的距离为9小时×1110千米/小时=9990千米,飞行的纬度差为9990千米÷111千米/1°=90°,因此,飞机一定飞越北极上空,乙地纬度为90°-(90°-40°)=50°,故该题B项。

(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平面的同地面相割而成的正圆,称为“经线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实际上经度是两条经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国际上规定,把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中心线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东、西,两个半球划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如图)

试题详情

1. 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1)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

(2)两极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试题详情

22.(12分)

如22题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均为m的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间距s=6m,质量为2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置于A板的左端。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0,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的恒力F,假定木板A、B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粘连在一起,C最终没有脱离木板B,求:

  (1)A与B碰撞之前速度是多少?

  (2)A与B碰后,B的速度多大?

    (3)每块木板的长度至少应为多少?

试题详情

21.(12分)

       如21题图所示,带弧形轨道的小车放在上表面光滑、静止浮于水面的船上,车左端被固定在船上的物体挡住,小车的弧形轨道和水平部分在B点相切,且AB段光滑,BC段粗糙.现有一个离车的BC面高为h的木块由A点自静止滑下,最终停在车面上BC段的某处.已知木块、车、船的质量分别为m1=m,m2=2m,m3=3m;木块与车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水对船的阻力不计,求木块在BC面上滑行的距离s是多少?(设船足够长)

试题详情

20.(11分)

如图所示,一个圆弧形光滑细圆管轨道ABC,放置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在A点与水平地面AD相接,地面与圆心O等高,MN是放在水平地面上长为3R、厚度不计的垫子,左端M正好位于A点,将一个质量为m、直径略小于圆管直径的小球从A处管口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不考虑空气阻力.

  (1)若小球从C点射出后恰好能打到垫子的M端,则小球经过C点时对管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如何?

  (2)欲使小球能通过C点落到垫子上,小球离A点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试题详情

19.(8分)

  四个质量均为m的质点A、B、C、D组成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如19题图所示。如果质点之间仅存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为使此系统保持稳定,四个质点应皆以角速度ω绕通过它们的中心并垂直于正方形平面的轴旋转,试用质量m、边长为a以及万有引力常量G表示此角速度ω的大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