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资源经济的四种区域类型表,读表完成第22-23题。
22.图示区域类型分别为
A. Ⅰ-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 Ⅱ-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
Ⅲ-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 Ⅳ-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B. Ⅰ-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 Ⅱ-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Ⅲ-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 Ⅳ-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
C.Ⅰ-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 Ⅱ-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
Ⅲ-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 Ⅳ-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D.Ⅰ-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 Ⅱ-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
Ⅲ-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 Ⅳ-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23.表中人均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
A.荷兰 B.日本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D.N-差异不明显-东岸受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 读下图完成第19-21题。
19.假如图示地点位于中低纬度地带的分界线上,则可能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青藏高原 C.南非高原 D.大自流盆地
20.如图所示,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关系是
A.地面温度总是高于气温 B.气温越高,地气温差越小
C.地面温度总是低于气温 D.气温越低,地气温差越大
21.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关系,说明地理原理是
A.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B.大气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C.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D.太阳是地面的间接热源
读下列两幅图,完成第16-18题。
16.图中长粗矢线表示
A.墨西哥湾暖流 B.千岛寒流 C.日本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17.图M、图N分别表示
A.M-7月;N-1月 B.M-1月;N-7月 C.M-4月;N-10月 D.M-10月;N-4月
18.关于T岛东西两岸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差异明显-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B.N-差异明显-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C.M-差异不明显-东岸受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下图完成第14-15题。
14.该图显示的是
A.城市地表径流利用系统 B.城市污水利用系统
C.城市雨水利用系统 D.城市地下水利用系统
15.图中右侧的深井,所发挥的作用是
A.滴灌 B.渗灌 C.回灌地下水 D.抽取地下水
读下面的景观图,完成第12-13题。
12.图示地理现象应是
A.滑坡 B.泥石流 C.崩塌 D.塌陷
13.造成该地理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①岩石风化程度较高,易破碎 ②植被覆盖度较低 ③降水丰富,强度大 ④人类建设梯田等活动的影响
读下图完成第9-11题。
9.图示内容的名称是
A.北煤南运 B.西气东输 C.川气东送 D.西电东送
10.图示输送路线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B.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四川盆地 D.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
11.建设该输送线路的原因是
①西部地区能源相对充足 ②东部地区能源相对充足 ③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④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②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
B.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西迁明显
C.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
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关系
8.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A.江南丘陵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读下图完成第4-6题。
4.图中M所在的圈层是
A.地壳 B.岩石圈 C.地幔 D.地核
5.图中N处的地貌类型是
A.山岭 B.丘陵 C.海岭 D.火山
6.按照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X-L-K-W-S-N B.E-W-K-L-X C.S-E-W-K-L-X D.X-L-K-W-S-N-E
美国国家科学院称2012年地球将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在发出警告的专家看来,太阳风暴届时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很可能是“多米诺骨牌式”的,其影响力将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方面。读下图,回答1-3题。
1.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图中的
A. A处 B. B C. C处 D. A处和C处
2.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 英国、墨西哥 B. 挪威、芬兰
C. 意大利、西班牙 D. 印度、巴基斯坦
3.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不仅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而且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是因为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A.波长较短的可见光 B.波长较长的可见光
C.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D.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