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5776  315784  315790  315794  315800  315802  315806  315812  315814  315820  315826  315830  315832  315836  315842  315844  315850  315854  315856  315860  315862  315866  315868  315870  315871  315872  315874  315875  315876  315878  315880  315884  315886  315890  315892  315896  315902  315904  315910  315914  315916  315920  315926  315932  315934  315940  315944  315946  315952  315956  315962  315970  447090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B.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C.明代一位诗人写了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D.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答案:1.D/A项“栉风沐雨”的“栉”读zhì;B项“框架”的“框”读kuàng;C项“给予”的“给”读jǐ。  2.C/A项“殒落”应为“陨落”,B项“璀灿夺目”应为“璀璨夺目”,D项“明查秋毫”应为“明察秋毫”。  3.C/“质疑”意思是“提出疑问”,“置疑”意为“怀疑(用于否定)”。“以至”和“以致”都是连词,都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以至”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即具有某种充足的条件便会产生相应结果:“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即要达到某种结果必须具备某种条件。  4.B(A项:“空穴来风”比喻传言不是完全没有来由的。使用恰当。B项:“篷荜生辉”表示因别人来访或得到别人诗文书画等赠品而感到荣幸。谦词,用在此处敬谦失当。C项:“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思想主张不一样,就不必在一起商议。D项:“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5.A(B项成分残缺,应在“强国”后补上宾语“的重任”。C项多重否定失当,应删除“不是”。D项句式杂糅,要么说“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要么说“在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不能杂在一起说。) 6.C(A项冒号应改为逗号。B项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D项逗号应放在括号之后。)

试题详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新型激光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精确制导、定向爆破的高科技医疗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许多血管瘤患者解除了“心腹之患”。

   B.今天的青年学生担负着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呢?只要是稍有常识的人,就不会对此提出异议。

   D.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曾一度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听说学理科大学毕业后更有机会到国外去发展。

试题详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听说我们学校最近有人事变动,主管教学的教务处主任将另有重用。相信这个消息绝非空穴来风

   B.小姐,买一张汤姆·汉克斯的巨幅艺术照吧,将它挂在您的卧室里,一定会让你的卧室蓬荜生辉

   C.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你不能理解我们公司的宗旨,那就请另寻高就吧。

   D.他想通过出售这种假冒伪劣产品多挣儿个钱,不料,被有关部门查出,不仅被没收了非法所得,他本人还进了拘留所,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试题详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物理课上,李文君对牛顿第一定律     ,可刘老师却说无数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不容     的问题。

②在这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李强事先没有对他的课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③高考有两个功能:其一为评价功能,其二为选拔功能。高考的逻辑很简单,     在    基础教育中接受了良好训练的学生     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

A.置疑/质疑  以致  只要/就      

B.质疑/置疑  以至  只要/就

C.质疑/置疑  以致  只有/才      

D.置疑/质疑  以至  只有/才

试题详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殒落莫须有夷为平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泽被迷魂汤璀灿夺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窥测里程碑言简意赅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回环破天荒欲扬先抑 明查秋毫,不见舆薪

试题详情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影(qiàn)  告(qìng)    风沐雨(jié)  心沥血(ǒu)

   B.架(kuāng)  确(záo)    桀骜不(xùn)  容不迫(cóng)

   C.予(gěi)   瘦(xuē)    无于事(jì)   歌载舞(zài)

   D.越(zhuó)  围(fēn)    荒绝伦(miù)  味同蜡(jiáo)

试题详情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B.我们必须了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C.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

   D.大儿子贾赦袭了贾代善的爵位(按封爵逐代降级的规定,袭一等将写之职),分出去另过。

答案:1.C(A项“凿”应为záo;B项“帷”应为wéi;D项“绔”应为kù。) 2.B(“焦燥不安”中“燥”应为“躁”。) 3.C(①“空白”;泛指尚未开发的领域或项目。“空缺”;a.空着的职位,缺额。b.事物中空着的或缺少的部分。②“偶然”;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例上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的,跟“必然”相对;“偶尔”;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③“简直”;表示“接近完全”,“近乎等于”。“几乎”;只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轻。④“乱用”;无条理无秩序地用,该用这却用那。“滥用”;指胡乱或过度使用,如:滥用职权,行文滥用方言。) 4.C(A项“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B项“黄发垂髫”:黄发,指老年人;垂髫,指儿童。C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自谦之词,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不能够接手。D项“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5.B(A项“老鼠是猫的天敌”改为“猫是老鼠的天敌”。C项“缩短一倍”不对,表降低、减少不能用倍数。D项成分赘余,删去“约近”或“左右”。)  6.D(A项表示大概的数连用不用加顿号。B项是陈述句,不必用问号。C项所引的内容作“把”的宾语,引号内的句号应去掉。)

三十

试题详情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人们都说老鼠是猫的天敌,但有些养尊处优的猫,早已把抓老鼠的本领忘得一干二    净了。

   B.对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们发表了不少意见

   C.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成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D.我国约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可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试题详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因为缺乏位置感,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    块一文不名的破布。

   B.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的吸引住了。

   C.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一名普通学生尚可,    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D.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试题详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     ,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②我当时初学写作,也在这个副刊上投稿,    写些同类性质的文章。

   ③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    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④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    笔墨。

A.空白  偶尔  几乎  乱用       

B.空缺  偶然  几乎  滥用

C.空白  偶尔  简直  滥用       

D.空缺  偶然  简直  乱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