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6344  316352  316358  316362  316368  316370  316374  316380  316382  316388  316394  316398  316400  316404  316410  316412  316418  316422  316424  316428  316430  316434  316436  316438  316439  316440  316442  316443  316444  316446  316448  316452  316454  316458  316460  316464  316470  316472  316478  316482  316484  316488  316494  316500  316502  316508  316512  316514  316520  316524  316530  316538  447090 

101.(2004北京卷)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  (  )  A.19日19时   B.20日5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区时的基本计算。此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我们可以标出其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根据“沿着自转方向,东经增加,西经减少”,我们可以推断出长城站所在地大约为600W左右。已知经度数600W推算其时区号数为西四区。本题实际上考查的就是:东八区为20日9时,此时西四区为多少时,通过计算得出|结果为19日21时。  102.(2004北京卷)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  )  A.2070千米  B.2270千米  C.2570千米  D.2670千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已知图上两点,估算其实际距离:我们知道在赤道上和任何一务经线上,10弧长的实际距离约为111.1Km,中山站到南极点基本上在同一条经线上,大致跨了20个纬度,故我们可以估算其直线距离约为2270千米。  103.(2004北京卷)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  (  )  A.白昼时间长  B.自转速度慢  C.自转周期长  D.正午太阳高度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逐一来分析各个选项:  A.白昼时间长,若太阳直射北半球,长城站的白昼时间确实长于中山站;若太阳直射赤道,长城站与中山站白昼时间相等;若太阳直射南半球,长城站的白昼时间就短于中山站。  B.自转速度慢,长城站与中山站的自转角速度相等;长城站的自转线速度快于中山站。  C.自转周期长,长城站与申山站的自转月期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大,不管太阳直射点在哪,长城站都比中山站距离直射点要近,故正午太阳高度大。   104.(2004北京卷)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  )  A.湄公河  B.莱茵河  C.亚马孙河  D.赞比西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河流的枯水期。以下四条河流,大气降水均为其重要的补给。中山站出现极昼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湄公河流经的地区基本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半球此时为冬季,故处于枯水期;莱茵河流经的地区基本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降水较均匀,故没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亚马孙河流经的地区基本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沛,终年水量较大,无明显的枯水期。赞比西河流经的地区基本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南半球此时为夏季,正好处于湿季,故为丰水期。  读图2和图3,图2中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回答105-107题。

   

       图2         图3  105.(2004北京卷)大理石(   )   A.因变质作用而形成   B.按成因属于岩浆岩   C.因外力作用而形成   D.形成于地壳硅镁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岩石的形成。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是由石灰岩受热变质而来,故答案B错误;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敌答案C错误;硅镁层主要由玄武岩类组成,故答案D错误。  106.(2004北京卷)该建筑位于图3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代表性建筑所在国家及在地图上的定位。本图为印度的代表建筑--泰姬陵(初中课本原图),故选答案C。   107.(2004北京卷)图3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  (   )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④地比①地气温年较差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特征。。①为热带沙漠气候,②为地中海气候,故答案A错误;①地年降水量最少,故B错误;③为热带季风,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故C正确;④为热带季风,又因其距海洋近,深受海洋的影响,和①相比其气温年较差要小,故D错误。  108.(2004北京卷)12月份,自东向西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航船常遇到  (   )  A.顺风顺水  B.逆风顺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逆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风向和洋流。我们知道12月份北半球为冬季,地中海地区应该受到盛行西风的控制,故船舶自东向西穿过直布罗陀海峡时,为逆风;我们还知道在地中海和太平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密度流,表层是由太平洋流向地中海,故逆水。  109.(2004北京卷)下列铁路线两端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差别最小的是  (   )  A.京哈线  B.焦柳线  C.浙赣线  D.青藏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我国一月份两城市平均气温的差别。由一月份世界等温线的分布图(高中课本原图),我们可以看出:温带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稀疏,故温带地区温差较大。首先,我们要判断出下列铁路线两端的城市:京哈线(北京、哈尔滨);焦柳线(焦作、柳州);浙赣线(杭州、株洲);青藏线(西宁、拉萨)。然后,根据其所处的纬度位置及跨越的纬度,我们可以判断出一月平均气温差别最小的是C。  《真腊风土记》(元)记载:①自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腊;②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③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跣足。据此并结合图1,回答110-111题。

   图1

试题详情

52.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解题思路 这是一组典型的自然地理基本能力考核题,属中等难度。该组题立意表达如下两种信息:第一,各学科之间存在着大量通过的“基础语言”,即使在“单科试卷”中,使用到其他学科的基础语言是不可避免和正常的。每门课程都强调要学习该学科有用的知识,基础语言的通用性就是“有用”的重要表现之一。第二,使用地理图表的能力,包括将地理现实繁复杂乱的信息加以梳理选取,制成直观的地理图表并从图表的信息中“还原”为地理现实或实践的能力。该组题目主要考核学生能否将数学的基础语言和能力运用于解决简单的地理问题,对时间的换算是否熟练,以及能否真正理解地理实践和地理图表间的关系,并准确把握一组题目中各个小题的相互联系。  答案:B  53.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  A.英国伦敦       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 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解题思路 这是一组典型的自然地理基本能力考核题,属中等难度。该组题立意表达如下两种信息:第一,各学科之间存在着大量通过的“基础语言”,即使在“单科试卷”中,使用到其他学科的基础语言是不可避免和正常的。每门课程都强调要学习该学科有用的知识,基础语言的通用性就是“有用”的重要表现之一。第二,使用地理图表的能力,包括将地理现实繁复杂乱的信息加以梳理选取,制成直观的地理图表并从图表的信息中“还原”为地理现实或实践的能力。该组题目主要考核学生能否将数学的基础语言和能力运用于解决简单的地理问题,对时间的换算是否熟练,以及能否真正理解地理实践和地理图表间的关系,并准确把握一组题目中各个小题的相互联系。  答案:B  54.图2-1-14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题思路 第54小题:考核学生的读图并理解图的能力,同时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理解实际操作或者有足够的生活经验的学生根据竿影最长的时候是向北的,就能够快速作出如下判断:学校位于北半球,竿影最长的时候是冬至日,所以该题正确选项是D  答案:D  55.该学样大约位于(  )  A.21.5°N B.21.5°S  C.45°N D.45°S  解题思路 第55小题:是对54小题的进一步考核。考查了考生地理理性的思维过程和品质。  答案:A  试题56-57  读图2-1-15,回答56-57题。

试题详情

148.(2004广东地理试卷)图7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  A.红外线   B.X光   C.可见光   D.紫外线  答案:AC  解析:在植物的反射率图中先找出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0.55-0.80微米),然后对应下面的图即可找出正确的答案。  149.(2004广东地理试卷)根据图7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  A.划分植物类型     B.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C.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D.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答案:CD   解析:用知识的迁移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150.(2004广东地理试卷)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  )  A.判断水体污染     B.判断人口分布  C.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D.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答案:AC  解析:水体、城市大气属于不同的地物。水体污染、城市大气污染属于地物的不同状况。

试题详情

143.(2004江苏地理试卷)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16.7%   B.14.3%   C.0.9%   D.1.2%  答案:A  解析:1992年该市人口为68.7,1993年人口为80.2,增加了11.5万。用增加的人口数除以1993年的总人口数,即为1992-1993年的人由增长率。  144.(2004江苏地理试卷)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答案: C   解析: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某人口增长主要为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  145.(2004江苏地理试卷)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答案: D   解析: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占据了大量的城市空间,会导致城市用地紧张。  146.(2004江苏地理试卷)下列各组城市的排序,依次作为宗教圣地、矿产地和政治中心兴起的一组是  A.拉萨、攀枝花、华盛顿   B.耶路撒冷、阿伯丁、十堰  C.伊斯兰堡、大庆、巴西利亚  D.麦加、宝鸡、堪培拉  答案:A  解析:考查城市的主要职能。十堰为中国的汽车城,伊斯兰堡为巴基斯坦的首都,宝鸡是铁路枢纽。  147.(2004江苏地理试卷)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   A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答案:B  解析: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为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草场分布区。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图7回答148-150题。

   

试题详情

135.(2004广东地理试卷)“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  )  A.加拿大    B.美国    C.埃及     D.印度  答案: C   解析:仔细分析题,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和计算。埃及人口密度只有每平方米70人而其人口生理密度却达到每平方米3503人,比日本还高,可见其耕地资源很贫乏。  136.(2004广东地理试卷)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  )  A.美国     B.荷兰    C.孟加拉国   D.加拿大  答案:C  解析:用人口算术密度除以人口生理密度即可求出耕地比重。通过计算选出正确答案。  137.(2004广东地理试卷)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      (  )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为大  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为大  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答案:B  解析:中国的人口算术密度比印度小,但生理密度却比印度大,所以我国的人口压力比印度大。  138.(2004广东地理试卷)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  )  A.日本、埃及   B.中国、印度  C.美国、加拿大  D.孟加拉国、美国  答案:A  解析:通过计算比较得出正确答案。  139.(2004广东地理试卷)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别集中在    (  )  A.低纬度季风区;中纬度沿海地区  B.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沿海地区  C.低纬度大陆东岸地区;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  D.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区  答案:D  解析:小麦和水稻的生长所需要的自然条件不同,水稻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的热带雨区和热带季风区,而小麦主要分布在温带。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回答140-142  140.(2004江苏地理试卷)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答案:B  解析:近些年,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导致了荒漠化加剧。  141.(2004江苏地理试卷)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答案:D  解析: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基础设施落后,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所以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42.(2004江苏地理试卷)“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答案:B  解析:“西气东输”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东部地区能源不足而且市场需求量大问题。  图7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43-145题。

试题详情

122.(2004全国卷Ⅲ)20世纪下半叶,该国乡村人口的比重       (  )  A.大幅提高   B.持续提高    C.大幅下降   D.持续下降  答案:C  解析:注意审题“乡村人口的比重”  123.(2004全国卷Ⅲ)该国城市人口比例由30%上升为60%大约用了     (  )  A.30年    B.40年     C.50年    D.70年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观察到该国城市人口比例占30%的时间大约在1880年,该国城市人口比例占60%的时间大约在1950年。  124.(2004全国卷Ⅲ)该国位于              (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    D.拉丁美洲  答案:C  解析:用剔除法,首先排除亚洲、拉丁美洲(不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然后根据2000年的总人口数28000万人,排除欧洲。  广西平果县以丰富的铝土资源为基础,发展了氧化铝和电解铝工业,这将会吸引铝电缆、铝铸件和铝连轧等加工企业在此集聚。回答125-126题  125.(2004全国卷Ⅲ)这些企业在这里集聚的目的是       (  )  A.组建高科技产业基础      B.满足当地对铝制品的需求  C.减少当地的环境污染      D.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益  答案:D  解析: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减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126.(2004全国卷Ⅲ)当地电解铝工业发展的能源优势是       (  )  A.火电    B.水电     C.核电    D.风能  答案:B  解析:电解铝工业工业区位属于动力指向型的。当地水利资源丰富,已经建设了许多大型水电站,电力成本低。  127.(2004上海地理试卷)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  A.回族   B.壮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  答案:B  解析: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相差悬殊,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也是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人口都在400万以上。  128.(2004上海地理试卷)下列国家中,既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主要工业国,又初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的国家是         (  )  A.科威特   B.墨西哥   C.印度   D.巴西  答案:B  解析: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工业国家如中国、巴西、墨西哥、印度、韩国等。而以石油为支柱的国家为墨西哥。  129.(2004上海地理试卷)下列日本工业区中,主要产业与苏格兰中部工业区基本一致的(  )  A.东京-横滨  B.大阪-神户  C.名古屋  D.北九州  答案:D  解析:英国传统工业集中分布在英格兰中部,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现在新兴工业尤其是电子工业多分布在苏格兰中部;而日本的电子工业集中在北九州。  130.(2004上海地理试卷)我国拥有国道里程最长的省级行政区是    (  )  A.云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答案:D  解析: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铁路少,各绿洲之两的联系主要靠公路。  131.(2004上海地理试卷)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    (  )  A.美国、德国   B.南非、埃及   C.日本、澳大利亚  D.加拿大、新西兰  答案:D  解析: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是15、16世纪后主要由欧洲移民建立起来的国家。  132.(2004上海地理试卷)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答案:B  解析: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就是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只要进程合理,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133.(2004上海地理试卷)进入新世纪,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是:  (  )  A.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    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  C.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    D.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  答案:A  解析: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为现代型,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仍很多,所以新世纪我们还要继续维持人口的低生育水平。  134.(2004上海地理试卷)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答案: D  解析:可持续发展就是今天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环境为代价。它要求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表1回答135-138题。

表1

国家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加拿大
3
35
美国
30
156
埃及
70
3503
中国
129
934
英国
241
963
印度
313
559
日本
336
3054
荷兰
432
1601
孟加拉国
910
1359

试题详情

119.(2004天津卷)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   )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答案:A  解析:综合分析四国两个要素,人均GDP越多,城市化水平越高,两者呈正相关。但影响程度不同,如日本80年代人均GDP增长很快,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却很慢,而70年代前则不是这样。  120.(2004天津卷)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  (  )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德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曲线的斜率,日本增长的速度是最快的。  121.(2004天津卷)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  (  )  A.发展水平较高   B.应加快发展  C.发展速度最快   D.应限制发展   答案:B  解析:我国的人均GDP90年代后增长较快,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却很低,应加快发展。   读图3回答122-124题。

 

试题详情

118.(2004天津卷)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  )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古长城遗迹  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草方格沙障  答案:A  解析:只要学生能看出该地为河西走廊,而且熟识教材(选修二册)斑点状荒漠化圈分布地区: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等地,即可选出答案。  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图4),完成119-121题。

   图4

试题详情

117.(2004天津卷)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   (   )  A.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  B.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  C.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晴时、仰观  D.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  答案:A  解析:假日经济,旅游活动为今年的热点,只要同学们能抓住四幅图分别是酷似地貌造型、高山云海、山水组合和瀑布,就能把握观赏的时间和角度仰俯的选择。  图2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问题。

图2 

试题详情

115.(2004全国卷Ⅳ)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②地区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应该是最高的,如上海。   116.(2004全国卷Ⅳ)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②地区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应该是最高的,如上海。  观察图5中的四种自然景观。回答问题。

 女神司春   苍山云海   山水交映   珠帘挂川

图5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