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6639  316647  316653  316657  316663  316665  316669  316675  316677  316683  316689  316693  316695  316699  316705  316707  316713  316717  316719  316723  316725  316729  316731  316733  316734  316735  316737  316738  316739  316741  316743  316747  316749  316753  316755  316759  316765  316767  316773  316777  316779  316783  316789  316795  316797  316803  316807  316809  316815  316819  316825  316833  447090 

2、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在汉语表述中常常用“能”“会”“可以”等词加以区别。如“硫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化学变化;而“硫能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硫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例2](2009·青岛)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进行以下实验。下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

请根据上图中所示的信息,归纳出有关氨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氨气与水反应后所得氨水显_________性。

[答案](1)1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2易溶于水  (2)碱

[解析]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水槽中试管内形成喷泉,说明氨气溶于水,使得试管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试管;水槽内的水含有酚酞,变红,说明氨水显碱性。

[规律小结]物质的变化、用途都能反应出物质的性质,判断物质的性质时,要紧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

变式训练二

试题详情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光泽、味道、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或指能否与氢气、氧气、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

试题详情

2、(2009·临沂)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结成冰   B. 纸张燃烧   C  玻璃破碎   D 汽油挥发

试题详情

1、(2009·潍坊)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火箭点火         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C.融雪剂NaCl使冰雪融化   D.风筝会开幕式燃放烟花

试题详情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只是微粒间隔可能改变
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的微粒
外观区别
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
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
镁条燃烧、碱式碳酸铜分解
区分依据
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例1](2009·烟台)“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淘米   B.洗菜  C.苹果榨汁  D.葡萄酿酒

[答案]D

[解析]淘米、洗菜是把米和菜中的杂质用水冲去,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苹果榨汁是苹果通过挤压的方式把其中所含的水分挤出,苹果汁本来就存在于苹果中,也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葡萄酿酒是通过发酵等多种程序,让葡萄中的有机物质转变为乙醇等新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

[规律小结]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即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产生了新物质。

变式训练一

试题详情

2、化学变化

实质:发生变化时,构成物质的粒子重新组合成其它物质。

特别注意:化学变化常伴有光、热、气体、沉淀产生或颜色、气味改变等,可参照这些现象来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些物理变化也常伴有发光(电灯)、放热(摩擦)、放出气体(启开汽水瓶盖)、颜色变化(氧气变成液态氧)。

试题详情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实质:从宏观上看,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改变,从微观上看,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粒子本身没有改变。

注意: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等都是物理变化,但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就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生石灰在空气中变为粉末,从表面看是发生了形状变化,但实质上变成了熟石灰,生成了新物质,所以不属于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

试题详情

3.(18分)如图所示,坐标系xOy在竖直平面内,光滑且绝缘的水平轨道MN的长度为L,N点到O点的竖直距离。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可看成质点)放在M点。已知在第一象限分布着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场强大小;磁场方向水平(图中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第二象限分布着沿x轴正向的水平匀强电场,场强大小。求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至落到x轴上所需的时间(设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不变)。

试题详情

2.(18分)如图所示,粒子源S可以不断地产生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粒子从O1孔飘进(不计初速度)一水平方向的加速度电场区域I,再经小孔O2进入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区域II,电场强度大小为E,磁感应强度大小B1,方向如图。两平行虚线PQ、MN之间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区域III,磁场应强度大小为B2。当在O1、O2间加上适当的电压U1时,粒子能沿图中虚线O2O3垂直于PQ进入区域III,并从MN边飞出。现将一块不带电的、宽度和厚度均不计的直角状硬质塑料板abc放置在区域III内,a、c两点恰分别位于PQ、MN上,ac连线与O2O3平行,ab=bc=L,α=45°,仍使粒子沿图中虚线O2O3进入区域III,发现粒子仍能从MN边飞出。粒子的重力不计。

  (1)求加速电压U1

  (2)假设粒子与硬质塑料板相碰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求粒子在区域III中运动时,由于塑料板的放入而延迟的从MN边飞出的时间;

  (3)粒子在区域III内运动的总路程。

   

(1)粒子从O1到O2  (2分)

   粒子从O2到O3  (2分)

   解得:   (2分)

  (2)区域III内无塑料板时:  (1分)

   区域III内放入塑料板后,粒子从O3以速度v0进入区域III,先做匀速直线运动,打到ab板上,反弹后以速度v0垂直于磁场B2方向运动。粒子将以半径R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转动一周后打到ab板的下部。由于不计板的厚度,所以粒子从第一次打到ab板到第二次打到ab板后运动的时间为粒子在磁场运动一周的时间,即一个周期T。粒子在磁场中共碰到2块板,做圆周运动所需的时间为t1=2T,有:

     (2分)     (1分)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所用的时间为:  (2分)

   粒子在磁场中沿v0方向运动的时间为:  (1分)

   所以,由于塑料板的存在而延尺的时间为:  (1分)

   解得:  (1分)

  (3)粒子在区域III内运动的路程为:  (2分)

   解得:  (1分)

试题详情

1.(16分)如图所示,在电视机显像管中的某区域同时加有磁感应强度相同的水平匀强磁场和竖直匀强磁场,磁场宽度为l,磁场右边界与荧光民间之间的距离也为l。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射入该磁场。在屏上建立坐标系,x、y轴分别沿水平、竖直方向。若不加磁场时,电子打在坐标原点O。

  (1)若只加水平方向的磁场,则打到屏上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0°角,求打在屏上落点的坐标。

  (2)只加水平方向的磁场时,求磁感应强度和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3)若同时加上两个方向的匀强磁场,求电子在屏上的落点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

解:(1)如图所示,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

  电子偏离竖直方向的距离

   2分

联立解得:  1分

  (2)对电子由动能定理:  

设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1分

联立解出                              1分

时间                                        1分

                                        21分

联立解出                                 1分

(3)若只加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

同理可求出电子偏离水平方向的距离             2分

故所求为          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