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由西方传入中国后,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通讯网络。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5.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的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等深受影响。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后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大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4.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变迁,也反映了时代潮流的演化。可以说它是时代潮流的一个“风向标”。
3.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变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多因一果”),即与特定时期的政治前提、经济状况、政府政策、民族外交关系、经济文化交流等多种因素有必然联系。
2.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变迁,它在主要方面属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内容。
1.古今中外社会生活,主要包含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及社会风俗的变化。
(三)世界近现代史:
Ⅰ.大纲版: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以来):机织布代替手纺布;蒸汽轮船代替帆船;坐火车旅行日渐普遍。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可以用上电灯,看电影,打电话,拍电报,坐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火车、轮船或飞机出门旅行,用化学工业方法合成的塑料、染料、人造纤维等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新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造纤维工业的出现,使人们的服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化肥的大量使用和高产品种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电子计算机开始走进家庭;以集成电路为基础制造的小型家电,如照相机、电视机、洗衣机等,进入万户千家;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Ⅱ.新课标版:
1.新航路开辟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电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发电机、电动机先后问世,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益完善。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轻厂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化学工业的发展也令人瞩目。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网络聊天、网上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够与其他人沟通并享受服务。但是,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5.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如《一个国家的诞生》等。但是最初的电影是黑白无声片,称为“默片”。这一时期,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等影片。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二次大战后,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电影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和广为流行的娱乐形式。有人称之为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二次大战后,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电视进人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电视节日的内容极为丰富,电视传播覆盖范围十分广泛。有人把电视艺术称为艺术大家庭的“第八艺术”。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6.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随着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二)中国近现代史
Ⅰ.大纲版:
1.半殖半封开始及形成时期:洋务运动中,开始创办新式学堂,开始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作为必修课;政府重要文件开始用电报拍发;中国近代第一份报纸《申报》在1872年创刊于上海。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当时,具有进步思想的人士,除喜欢穿西服外,男的喜欢穿中山装(一种正面有四个口袋的上衣),女的喜欢穿旗袍。家庭观念由旧式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开始向男女平等、男女同权转变;婚姻观念由旧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转变为自由恋爱、婚姻自由自主。
3.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沦陷区低价收购甚至无代价征发农产品,造成农村普遍粮荒,饿殍遍地;在上海,日本三年间配给居民的粮食,尚不足一年的食用;北平居民吃的是配给的豆饼、树皮、草根等制成的“混合面”。
4.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除上述南京临时政府提倡的习俗及服饰变化外,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一些沿海城市,吃西餐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但西餐传入中国源于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牛奶、汽水、啤酒、咖啡、饼干、面包、味精等西洋或东洋的食品,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民国时期的交通有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为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奔驰着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事业有所发展;民用航空和水上航运业缓慢发展;始于清朝末年,只限于官方使用的邮政、电报、电话等通讯事业,逐步成为民间相互联系的主要途径。在住宅建设方面,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富商和大官僚,盖起了钢筋水泥结构的西式“洋楼”。
5.社会主义新中国:从1949年至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超过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市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由于“左倾”错误等原因,造成1959-1961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市场物资供应紧张。“文革”开始以后,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从主要方面和长远影响来说,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相当的困难。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结束了生活物资短缺、凭票证供应的历史;服装方面,男的以西服和夹克衫为主,女的式样更多,牛仔服是青少年中最为流行的服装;饮食方面,更加多样化,主食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由于暖棚等技术,人们可以随时买到反季节蔬菜;在茶和啤酒之外,中国人对果汁、可乐、咖啡有了更多的热情;远距交通一般都选择铁路、高速公路或飞机;市内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地铁、出租车外,摩托或私人轿车的比例在增加;但目前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还是自行车,中国是世界上自行车最多的国家,被称为“自行车王国”;通信方面,除传统的信件、电话、电报外,人们更多地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人们的住房及配套设施也在逐步改善;利用假日旅游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大变化;在风俗方面,使用火葬、禁放鞭炮等新风丧正在推广。
Ⅱ.新课标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从当朝皇帝到达官贵人,穿长袍马褂,吃满汉食品,住深宅大院;平民百姓则粗食布衣,住普通民居。当时,吃穿都是中国自产。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百姓生活中,“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有粗布大衫,有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仿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中国各地饮食具有地方特色,如南方人喜吃米饭、海鲜,北方人喜欢面食、肉类。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随着中国开设通商口岸越来越多,西方建筑样式更多地出现在中国,一些官员或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也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与大城市相反,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从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总体看比较拥挤,家具陈设只有床、饭桌、椅子等必需用具。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铁路与公路:在中国,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因地区而异。南方多水路,船是主要运输工具;北方多旱路,人们以乘坐马车为主。平民百姓外出,多以步行为主。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西北、西南和内地之间,基本没有铁路交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南、西北地区的沟通。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不断改进机车和对铁路技术进行改造的基础上,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由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加上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新中国成立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2)水运和航空: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各大口岸相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铁路、公路和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新中国成立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放宽并最终取消了这些限制,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通讯工具的变迁: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建起一个电报机房。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从此,清政府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无线电台在各地陆续开设。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官商通用。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到1949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仅0.05%。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改革开放以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由奢侈品变成日用品。人们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3.大众传媒的变迁:
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1)报刊业走向繁荣: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等。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戊戌变法前后,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且多反映社会思潮。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展开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景象。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纷纷创办。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
(2)影视事业的发展: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影片,如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和电影《风云儿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许多优秀影片荣获国际国内大奖。电视的出现要比电影和广播晚。1958年,北京电视台(央视前身)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最初只在京、沪等少数大城市建有电视台,只有少数人拥有电视机,电视节日也比较单调。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人们最早使用的黑白小电视,如今已被大屏幕高清晰度彩色电视以及液晶电视取代。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各电视台创办了一批内容更充实、质量大为提高的名牌栏目。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以及优秀电视连续剧的播映,吸引了无数观众。在现代社会中,看电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3)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第四媒介”。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接受,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互联网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一)中国古代史:
1.先秦:“五谷”在商周时已有种植;当时的牲畜可供食用、拉车和祭祀;商朝青铜器主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西周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增多;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身、车篷的装饰;夏朝的交通工具种类很多,有车、船、橇等;商朝以贝作货币;商周时,道路沿途设有旅舍;春秋战国时,人们能用曲酿酒;《诗经•国风》中的许多民俗民情诗,对我们了解春秋时代社会经济生活,有很大参考价值。
2.秦汉:有统一的度量衡、货币、车轨与文字(小篆--隶书);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一种牧草)、胡豆、胡麻(亚麻)、胡瓜(黄瓜或青瓜)、胡桃(核桃是其一种)移植内地;西域的良马(大宛马)、骆驼等源源东来;中原的丝织品、铸铁术、井渠法传到西域;东汉的画像石与画像砖,其画面题材包括生产、风俗、出行、建筑陈设等;楚歌、楚舞在汉代风行一时;汉武帝以后,西域的琵琶、笳、箜篌等乐器传入中原。
3.南北朝:南方主食稻米,常见的有稻米饭、麦饭和粟饭等;北方盛行面食;蜀汉发明了馒头,北魏人已会炸油饼,胡饼成为内地人喜食之物;三国以后,饮茶之风开始盛行;南方士大夫盛行宽衣博带;北方盛行胡服;南方流行穿屐(木底鞋)和芒屩(草鞋);北方多兴穿靴。
4.隋唐:隋唐时在交通要道上开设的私家店肆,备有供客商骑用的“驿驴”;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货币;唐代市场的摊位和交易时间都有严格限制;隋朝时,人们喜穿戎装;唐朝时中原人喜穿胡服和靴子,妇女盛行穿男装;胡饼是当时的主食;当时有不少蔬菜来自国外,如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尼泊尔)的菠菜等;中原人从高昌学到酿造上乘葡萄酒的方法;隋唐时,贵族高官的住宅占地大,设施全,老百姓的房屋大多小而简陋;隋唐时使用高型家具和垂足而坐,已逐步代替古老的席地而坐的习惯,后世的床、桌、椅、凳等重要家具,在唐末已基本形成;隋唐两代,人们出门喜欢骑马、骑驴;唐代流行一种和轿子类似的肩舆;隋唐时,有打马球、竞渡、荡秋千、斗花草等文娱活动;隋唐时季节性节日很多,特别热闹的是正月十五的灯节。
5.宋元:宋代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传播到江淮地区;城市居民广泛用煤作燃料;南宋棉纺织业的兴起,标志着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北宋时商业活动已不受地点和营业时间限制;市内还有娱乐贸易场所“瓦子”;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政府在一些大港口设有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词、宋话本、元曲的兴起,其社会原因都是适应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6.明清:明代从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和经济作物烟草,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清军入关后,在全国推广男人剃去前额头留长辫子;清代,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一般上衣下裙,后来满汉妇女相互效仿。
2.初速为v0的电子,沿平行于通电长直导线的方向射出,直线中电流方向与电子的初始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 )
A.电子将向右偏转,速率不变 B.电子将向左偏转,速率改变
C.电子将向左偏转,速率不变 D.电子将向右偏转,速率改变
作业:
总结反思: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