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008·绍兴)下面方框3-21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 )
图3-21
4. (2009·江西模拟)在图3-18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图3-18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方法技巧:①探究像与物大小关系:点燃一支蜡烛立在玻璃板前,透过玻璃般可以看到它的像,然后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的后面,并适当移动,知道看上去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以得出像与物大小相等的结论。
②探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确定像的位置后,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像(另一支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并进行比较。
③成像特点:以发光点S为例,它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成为发散的光线,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们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视觉经验,以为光是从镜后的S′点发出的,这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S′”就是虚像。由此可见,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如图3-19所示。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人眼观察到。
图3-19
命题特点: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不是很大,一般以填空、选择、作图或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3-5分左右,难度系数约为0.7,主要考查成像特点、应用及光路图及实验探究。
典型例题:
例3:(2008·泰州)如图3-20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图3-20
答案:(1)较黑暗 蜡烛B (2)重合 相等 垂直 相等 (3)B
解析:(1)在较黑暗的环境下,玻璃板容易成像,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一是利用了玻璃透明,二是利用玻璃能成像,这样可以准确的确定像的位置。(2)只有大小相同的物体才能重合,从而得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用刻度尺,主要是为了研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3)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后,像的位置也要改变,所以操作A不行。
规律总结:平面镜成像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考查的内容主要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如何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虚像能否用光屏承接等,对这些知识要理解好
考点巩固(2至4道题)
3.(2008·攀枝花)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
A.白塔的影子 B.白塔的实像
C.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D.比白塔略大的虚像
2. (2009·河南模拟) 中国农历牛年春节初一(一月二十六日),部分地区夜空将出现奇妙天象--日环食,如图3-15所示。这次的环食带将经过印度洋和印度尼西亚,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可目睹到日环食的全过程。日环食是由于太阳、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月球较小而不能全部遮掩太阳形成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
图3-15
考点二:光的反射
方法技巧:结合图3-16,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概念:
图3-16
几点说明:①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是有方向的,当用字母表示时,应沿光线的传播方向叙述字母,如入射光线为AO,反射光线为OB。
②法线是为了科学准确地描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时引入的一条“辅助线”,本身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意义。
③反射角与入射角时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反射面的夹角。
命题特点:光的反射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很大,一般以填空、选择、作图或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3-5分左右,难度系数约为0.7,主要考查光的反射现象、应用及光路图。
典型例题:
例2:(2008·湖州)如图3-17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原形的。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下图2-15中的( )
图3-17
答案:B
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当水面上升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桥孔的形状是半圆形的,所以虚像的形状也应该是半圆形的。
规律总结:本题借助于一个常见的生活情境来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考点巩固(2至4道题)
1. (2008·大连)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
A阳光下,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C.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
8. (2008·苏州)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 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3-10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___ cm. 图3-10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 cm。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考点点睛]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方法技巧:(1)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光只有在均匀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既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路线也会发生弯曲。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弯曲,如图3-11所示,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它了。
图3-11
(2)常见的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成因如图3-12所示:
图3-12
②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③小孔成像。其成像原理及像的性质如图3-13所示:
图3-13
命题特点:光的直线传播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很大,一般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出现,分值为3分左右,难度系数约为0.7,主要考查光直线传播的条件和应用。
典型例题:
例1:(2008·贵阳 )如图3-14所示,均是与光有关的四种现象,其中反映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图3-14
答案:C
解析:A是光的折射现象,B也是光的折射现象,C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规律总结:光现象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常见现象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形成的,要注意区分
考点巩固(2至4道题)
6. (2009·贵州)晶晶站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 (2008·广东)如图3-9所示,S为某发光点,SO是它发出的其中一条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
图3-9
5.(2009·南京模拟)戴眼镜的人冬天进入暖和的房问时,常常发生镜片模糊的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患近视眼病的人,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但将物体向眼睛适当靠近时就可以看清物体,假设此时不考虑他眼睛的调节作用,当物体靠近时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 增大,刚好使物体的像落在他的视网膜上,因此他应配戴___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校正。
4.(2009·江苏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 .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2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3.(2009·辽宁模拟)如图3-8所示,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图夹角是5度。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6倍,则他看到的角是 度。
图3-8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