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7598  317606  317612  317616  317622  317624  317628  317634  317636  317642  317648  317652  317654  317658  317664  317666  317672  317676  317678  317682  317684  317688  317690  317692  317693  317694  317696  317697  317698  317700  317702  317706  317708  317712  317714  317718  317724  317726  317732  317736  317738  317742  317748  317754  317756  317762  317766  317768  317774  317778  317784  317792  447090 

3、殊虚词。有的是合音词,即一个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如前面提到的“诸”、“叵”、“焉”等;有的虚词连用,如,“借第令毋斩”、“吾罪也乎哉!”等;有的在文言文里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白话文里变为一个双音词,如:“于是”(古义“于”是“在”义,“是”是“这”义,今义是一个词,用法同“就”),还有“可以”、“从而”、“其实”、“虽然”等都与现在用法不尽相同。

 [走进高考]09安徽文言文

试题详情

7、代入检验法(即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解题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义。如果解释准确无误即为正确答案。

如: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解析: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竟”是完毕、终了的意思,“竟死”即一直到死的意思。《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学过“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竟”即完毕的意思。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与前后意思不合。C项“曲折”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中的“结发”在孔雀东南飞中学过“结发同枕席”的诗句,古时候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20岁,女15岁)才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

试题详情

6、语法分析推断法 (即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所以不能理解成名词“眼睛”,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

2000年试题13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

试题详情

5、对句判断法(又称“语言结构推断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作何解?,它对应的“用”解释为“被任用”,则“以”亦可作此解。)此外如“追亡逐北”(亡、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