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欧洲铁路建设的地理扩散过程。回答14-15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于1827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B、俄罗斯比西班牙修建铁路的时间晚
C、欧洲大陆上,修建铁路较早的国家是法国、比利时和德国
D、北欧各国中,冰岛修建铁路时间最早
15、由于铁路运输的迅速发展,工业布局的变化表现为( )
A、由山区向沿海集中 B、多分布在通航河流沿岸
C、由沿海向内陆腹地深入 D、由集中趋向分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比例不断下降。下为部分省级行政区国有企业总产值的比例(1990年)及其变化(1990-1997年)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国有企业发展状况属于“高比例、高下降”类的一组省级行政区是( )
A、川、豫、湘 B、鲁、苏、粤 C、青、藏、内蒙古 D、吉、京、滇
13、国有企业发展属于“低比例、高下降”类的省区,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A、地势平坦,企业占地容易获得 B、处于沿海位置,较容易吸引外资
C、内河航运发达,便于原料运进 D、省内劳动力丰富,不需外来迁入
在人口年龄结构中,把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大于7%的称为老年型,60岁以上的占4%-7%的称为中年型,60岁以上比重小于4%的称为年轻型,读我国2007年和2008年人口数(万)及其人口构成表,回答10-11题。
|
全国人口数 |
全国出生人口数 |
全国城镇人口数 |
全国0-14岁人口数 |
全国15-59岁人口数 |
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数 |
2007年(末) |
132129 |
1594 |
59379 |
25660 |
91129 |
15304 |
2008年(末) |
132802 |
1608 |
60667 |
25166 |
91647 |
15989 |
10、从上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看出,我国2008年的人口出生率和城市化水平分别是( )
A、12.14‰ 45.7% B、12.11‰ 45.7% C、12.17‰ 45.9% D、12.00‰ 45.9%
1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处于( )
A、年轻型和过渡型 B、中年型和现代型 C、老年型和过渡型 D、老年型和现代型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印度洋沿赤道纵剖面图,回答8-9题。
8、当a处的上升流最强烈时,下列选项能反映北印度洋地区季节的是( )
9、关于下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地区的自然带呈现非地带性规律 B、N地区处在板块消亡边界
C、J国家国际迁移人口占有较大比重 D、棉花是K地区主要经济作物
读 “亚洲东部某区域某日两个时刻(北京时间)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6-7题。
6、甲、乙两时刻相比,①点处最大气压差接近( )
A、0百帕 B、2百帕 C、4百帕 D、6百帕
7、乙图所示时刻的①②③④地点中,风力比甲图明显加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下半年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4-5题。
4、②城市的纬度最接近( )
A、20°N B、30°N C、40°N D、50°N
5、4月15日这一天,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
A、①城市 B、②城市 C、③城市 D、④城市
读山谷风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完成1-3题。
1、对于图中的气温、气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减 B、图中的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C、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 的乙地低 D、甲地的气温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此图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②此图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3、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6.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km/s。h=2.0×103m (06年全国1卷)
2、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 B车在A车前84 m处时,B车速度为4 m/s,且正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08四川卷,6 s)
1、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08全国卷1, l=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