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3题。
1.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分析,村庄a、b、c、d中发展种植业最具有优势的是
A.a村 B.b村 C.c村 D.d村
2.为发展经济,计划在村庄甲、乙之间修一条公路,最合理的走向是经过
A.b村 B.c村 C.d村 D.e村
3.图示区域最有特色的经济作物是
A.油菜、棉花 B. 茶叶、柑橘
C. 茶叶、甘蔗 D. 棉花、甜菜
(17)(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中,
,
,
,记
,
(Ⅰ)求
关于
的表达式;
(Ⅱ)求的值域.
(18)(本小题满分14分)
某食品企业一个月内被消费者投诉的次数用表示,据统计,随机变量
的概率分布如下:
![]() |
0 |
1 |
2 |
3 |
p |
0.1 |
0.3 |
2a |
a |
(Ⅰ)求a的值和的数学期望;
(Ⅱ)假设一月份与二月份被消费者投诉的次数互不影响,求该企业在这两个月内共被消费者投诉2次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在直三棱柱中,
,
,且异面直线
与
所成的角等于
,设
.
(Ⅰ)求的值;
(Ⅱ)求平面与平面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A、B、C是椭圆上的三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
,BC过椭圆m的中心,且
.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过点的直线l(斜率存在时)与椭圆m交于两点P,Q,设D为椭圆m与y轴负半轴的交点,且
.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及
,
为数列
的前项和.
(Ⅰ)求及
;
(Ⅱ)若数列满足
求数列
的前项和
.
辽宁省锦州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13)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
)如图所示,
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
(14)用二分法求方程x3-2x-5=0在区间[2,3]上的近似解,取区间中点x0=2.5,那么下一个有解区间为 .
(15)从某地区15000位老人中随机抽取500人,其生活能否自理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则该地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中男性比女性约多______人.
(16)△ABC中,A为动点,B、C为定点,B(-,0),C(
,0)(其中m>0,且m为常数),且满足条件sinC-sinB=
sinA,则动点A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
(1)已知集合A={x|-2≤x≤7},B={x|m+1<x<2m-1}且B≠,若A∪B=A,则
(A)-3≤m≤4 (B)-3<m<4
(C)2<m<4 (D)2<m≤4
(2)如果复数为纯虚数,则实数
的值为
(A)0 (B)1 (C)-1 (D)0或1
(3)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中,
,数列
是等比数列,且
(A)2 (B)4 (C)8 (D)16
(4)如右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
(A)1 (B)2
(C)4 (D)16
(5)已知函数是定义在区间
上的奇函数,若
,则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A)0 (B)2 (C)4 (D)不能确定
(6)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
(A)2π (B)π (C) (D)
(7)在空间中,有如下命题:
①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射影必然是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
②若平面∥平面
,则平面
内任意一条直线m∥平面
;
③若平面与平面
的交线为m,平面
内的直线n⊥直线m,则直线n⊥平面
.
其中不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3 (B) 2 (C) 1 (D) 0
(8)已知直线ax+by+c=0与圆O:x2+y2=1相交于A、B两点,且|AB|=,则
=
(A) (B)
(C)
(D)
(9)如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
(C) (D)
(10)锅中煮有芝麻馅汤圆6个,花生馅汤圆5个,豆沙馅汤圆4个,这三种汤圆的外部特征完全相同。从中任意舀取4个汤圆,则每种汤圆都至少取到1个的概率为
(A) (B)
(C)
(D)
(11)类比“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的形式,对于给定的两个函数,,
,其中
,且
,下面正确的运算公式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12)f(x)=,则
=
(A)-23 (B)11 (C)19 (D)2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7、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取得长足发展。请说出其在科技、思想文化领域的反
映。(4分)
②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康乾盛世”的余晖,西方却经历了一
场历史性的变革--工业革命。为什么中国没能发生同样的变革?王静(4分)
③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给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概述中
国民族资产阶级试图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的主要实践活动。(6分)
④20世纪50至70年代,新科技革命使西方迎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中
国却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失误。概述失误的主要表现及中国出现失误
的原因。(4分)
⑤20世纪80至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国是怎样抓住这一机
遇的?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王静
27.(20分)15至20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在经济领域经历了重大转变,在这个转变
过程中,有五次发展机遇,对中国和西方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①16世纪前后中国和西方几乎同时出现工业文明的曙光,但中、西方发展状况迥异。
25.下图所反映的问题,可以通过哪一机构组织进行磋商解决
A.世界银行 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第Ⅱ卷(主观题,共50分)
24.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
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
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
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