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8486  318494  318500  318504  318510  318512  318516  318522  318524  318530  318536  318540  318542  318546  318552  318554  318560  318564  318566  318570  318572  318576  318578  318580  318581  318582  318584  318585  318586  318588  318590  318594  318596  318600  318602  318606  318612  318614  318620  318624  318626  318630  318636  318642  318644  318650  318654  318656  318662  318666  318672  318680  447090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一定温度下的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B.AgCl的Ksp=1.8×10-10 mol2·L-2,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Ag+]=[Cl-]且Ag+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10 mol2·L-2

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

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

试题详情

2.在CH3COOHH++CH3COO的电离平衡中,要使电离平衡右移且氢离子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加入NaOH    B.加入盐酸        C.加水      D.升高温度

试题详情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增加或生成物浓度的减少来表示

C.若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为0.5mol·(L·S)-1就是指在该时间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都为0.5 mol·L-1

D.化学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试题详情

[例题2] (2008全国卷Ⅰ29)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10多个省区持续降雪.出现低温冰冻的极端天气现象,造成严重的灾害,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极大灾难和损失。有专家指出,极端天气如果发生在远古或者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就不会构成如此严重的灾难。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灾害,和时值“春运”、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以度防灾准备不足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有密切关系。鉴于此,我国政府提出,越是经济发展越要高度重视防范灾害的工作。回答29-31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极端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表明:(   ) 

①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随之深化和发展 ②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和失控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界的联系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使人类超越自然而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第②项和第④项错误,

[考点3 ] 意识

考点
2005年高考
2006年高考
2007年高考
2008年高考
2009年高考
3.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广东卷17
 
广东卷20
天津卷30
广东卷15
全国卷I26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是  6  特有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是   7  在人脑中的反映。

[例题3] ( 2007全国I26) 2007 年年初,台湾省南部海域地震造成海底光缆大范围严重损坏,中国电信部门在第一时间启动了海缆故障应急预案,使用机器人潜人海底排除故障,通讯得以恢复正常。使用机器人排除海缆故障的事例表明

① 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  ② 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③ 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机器人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④ 机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

A、① 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② ④

答案  B

[考点4 ]  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点
2005年高考
2006年高考
2007年高考
2008年高考
2009年高考
4.意识的能动作用
天津卷28
重庆卷34
四川卷31
江苏卷22
上海文综卷6
广东卷40
 

(1)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首要表现。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早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世界上没有  8   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产生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的主观原因: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我们应当尽力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2)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  9  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  10   ,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例题4] ( 2007江苏22)某中学门口因小摊贩设摊,引起交通堵塞。在城管执法过程中,摊贩与城管时常发生冲突。针时这一现象,该校部分学生成立探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相关调查。一些同学进行实地采访城管人员认为:小摊贩无证经营,到处乱摆摊,造成交通堵塞,严重影响市容。小摊贩大吐苦水办证谁不想啊?可我们是小本经营,赚的钱刚够糊口,摊位租金又贵,只得在马路上跑。采访中,学生发现小摊贩大多是下岗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顾客认为:小摊贩设点灵活方便且价格便宜。另一些同学通过资料查阅,收集到以下资料:某城市有无证摊贩近5 万,以前一味采取简单的取缔办法,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后认识到与其死堵不如疏导,改进了管理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韩国对路边小摊的管理总体上采取了区域管理的办法,分别设立“绝对禁止区域”、“相对禁止区域”和“诱导区域”。巴黎对跳蚤市场实行依法管理与服务,对各类摊贩的营业时间、营业地.点和营业方式都有明确规定。针对上述现象,请你与同学们一起探讨: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小摊贩经营活动存在的原因。

(2)运用哲学常识说明城管人员、小摊贩和顾客三者的观点为什么不一致。

(3)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别国经验,谈谈如何化解城管人员与小摊贩之间的矛盾。

[分析]:综合探究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经济、政治、哲学常识分析、探究、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重要题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在我国,城市小摊贩经营实际上是个体经营、个体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小摊贩经营存在的原因实际上是要回答我国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结合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个体经济的作用说明即可.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由于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思维方法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认识,城管人员、小摊贩和顾客对小摊贩经营的观点不同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

(3)化解城管人员与小摊贩之间的矛质主要在政府,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履行相关职能,制定相关规则和依法行政。当然,小摊贩也要依法、文明经营。

答:(1)摊贩经济的存在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层次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摊贩经济具有规模小、投资少、成本低、设备简单、经营灵活等特点,可以在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方便生活等方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存在个体差异。城管人员、小摊贩和顾客三者的观点不一致是由各自立场的差异造成的。

(3)① 城管人员和小摊贩之间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而解决该矛盾时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政府要把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摆摊设点的法规,为城管人员管理和小摊贩摆摊提供规则。③ 城管人员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并区别不同类型,因时因地积极疏导;小摊贩要依法经营,文明经营。

[考点5 ]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考点
2005年高考
2006年高考
2007年高考
2008年高考
2009年高考
5.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广东卷20
天津卷27
广东卷19
北京卷39
北京卷24
江苏卷12
四川卷29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世界的本原是       11   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能否认识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质是   12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质是   13    ,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5)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这个基本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不仅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还强调意识对物质具有   14     。

[例题5] ( 2007江苏12)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答案  D

[考点6 ]  规律及规律的客观性

考点
2005年高考
2006年高考
2007年高考
2008年高考
2009年高考
6.规律及规律的客观性
全国卷38
辽宁卷17
广东卷24
江苏卷9
江苏卷10
江苏卷28
重庆卷31
宁夏卷22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  15   、必然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  16  ,还指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它具有  17  

(3)认识和利用规律。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认识规律,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4)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例题6] (2008重庆卷31)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

回答农艺师打破“橘生准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  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解析] A项错误;B项应具体分析;D项,思维的规律也是客观的所以D项错误;答案:C。

[考点7 ]  发挥主观能动性

考点
2005年高考
2006年高考
2007年高考
2008年高考
2009年高考
7.发挥主观能动性
全国卷30
全国卷Ⅰ38
宁夏卷33
上海卷15
全国卷Ⅱ29
重庆卷32
 

(1)含义及表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叫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  18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即想;二是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即做;三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决心、意志、干劲等。

(2)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   19   ,从客观条件出发。还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   20  

(4)人的主观能动性(见认识论部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5)二者的辩证关系:认识和利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充分   21   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  22   客观规律为基础。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  23   起来。

[例题7]( 2008全国卷Ⅱ29)“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这句话所强调的是:(  )

①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②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人不可能没有缺憾;④任何理性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人的认识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有利条件,所以①正确;联系是客观的,不能人为地割断联系,所以②错误;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两个方面,每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所以③正确;理性认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有用的,所以④错误。

[考点8]  一切从实际出发

考点
2005年高考
2006年高考
2007年高考
2008年高考
2009年高考
8.一切从实际出发
江苏卷38
天津卷34
全国卷Ⅰ30
北京卷40
 

(l)含义及重要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  24   ,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   25   ,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2)怎么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把握实际的总和,把握实际的各个方面,在变化发展中把握实际。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要从我国   26   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例题8]( 2008北京40)北京市放眼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依据其浓厚的文化积淀、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合理规划,积极建设数字娱乐示范基地、“798 ”艺术区等多个特点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这一做法坚持的原则是

A、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B、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C、办事情要抓住重点          D、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答案A

[考点9 ]  实事求是

考点
2005年高考
2006年高考
2007年高考
2008年高考
2009年高考
9.实事求是
 
天津卷34
北京卷24
四川卷29
 

(l)实事求是的含义。实事求是就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         27  

(2)实事求是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   28  ,而且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   29   。过去我们搞革命取得的胜利,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3)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   30   ;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的解放思想。

[例题9]( 2008四川卷29)强调求真务实,就必须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意味着(   )

A、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听从上级指示   B、书本知识对于认识事物没有价值

C、不必强调理论创新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试题详情

[考点1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考点
2005年高考
2006年高考
2007年高考
2008年高考
2009年高考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山东卷24
江苏卷27
 

(l)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实现了   1    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克服了以往旧唯物主义的不足,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使哲学成为科学的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与之相适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正确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它还科学地指出了         2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例题1]( 2008江苏卷2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答案:C

[解析]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观点。

[考点2 ]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考点
2005年高考
2006年高考
2007年高考
2008年高考
2009年高考
2.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江苏卷15
 
江苏卷26
 
四川卷25
上海卷4
天津卷39
江苏卷26
海南卷20
广东卷39
全国卷Ⅰ29
四川卷30
四川卷39
 

 (1)自然界的客观性。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的活动,要以承认     3   为前提。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2)社会的客观性。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存在与发展的  4  是客观的,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3)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4)综上所述,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5    。

试题详情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专题中物质的决定作用、意识能动的反作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根本观点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为必考考点。从题型上看,本专题命题形式灵活,各种题型均有显现。在复习时,要注意:

围绕一个核心知识点:一切从实际出,实事求是,唯物论的根本方法论要求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实事求是;

把握二个基本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对世界物质性原理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概括,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的理论依据。

突出两个重点:世界的物质性和意识的能动作用。世界是物质的,具有客观性,我们必须承认其客观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精神的力量,发挥正确意识的积极作用。

试题详情

14.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间的联系你了解了吗?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即为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值,也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如(1)不等式的解集是,则=__________(答:);(2)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其中,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答:);(3)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

试题详情

1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理论。方程上有两根、在上有两根、在上各有一根的充要条件分别是什么?

()。根的分布理论成立的前提是开区间,若在闭区间讨论方程有实数解的情况,可先利用在开区间上实根分布的情况,得出结果,再令检查端点的情况.如实系数方程的一根大于0且小于1,另一根大于1且小于2,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1))

试题详情

12. 对于方程有实数解的问题。首先要讨论最高次项系数是否为0,其次若,则一定有。对于多项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的最高次项中含有参数时,你是否注意到同样的情形?如:(1)对一切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2)关于的方程有解的条件是什么?(答:,其中的值域),特别地,若在内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满足等式,则实数的范围是_______.(答:)

试题详情

1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联系图象)。尤其当时的解集你会正确表示吗?设,是方程的两实根,且,则其解集如下表:

 











R



R
R


如解关于的不等式:。(答:当时,;当时,;当时,;当时,;当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