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9007  319015  319021  319025  319031  319033  319037  319043  319045  319051  319057  319061  319063  319067  319073  319075  319081  319085  319087  319091  319093  319097  319099  319101  319102  319103  319105  319106  319107  319109  319111  319115  319117  319121  319123  319127  319133  319135  319141  319145  319147  319151  319157  319163  319165  319171  319175  319177  319183  319187  319193  319201  447090 

8.“日人在山东及津沪等地,增设的工厂甚多,青岛德人之工厂全为日人所占。单就青岛及山东之日人工厂而

论,为数已139家,资本皆极雄厚”这段材料说明                   (   )

  A.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取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B.日本在一战期间形成暂时独占中国的局面

 C.日本趁西方国家忙于一战而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D.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大肆进行经济掠夺

试题详情

7.1911年,日本驻华盛顿的代办向美国政府表示:“如任此种情势继续发展,不仅影响商务,恐将爆发类似拳乱之排外运动。”面对“此种情势”,日本采取的举措是                 (   )            

A.联合美国,强迫南京临时政府发布《告各友邦书》

  B.与清政府签订出售武器合同,以镇压革命军

C.制造多起惨案,公开干涉中国革命

 D.以支持袁世凯为条件,提出了“二十一条”

试题详情

6.孙中山认为“英雄革命”将使中国陷入“四分五裂”和被列强瓜分而亡国。为此他提出了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试题详情

5.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晚清(百日维新)政治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既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不具有制度创新能力

B.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但具有制度创新能力

C.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具有制度创新能力

D.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但不具有制度创新能力

试题详情

4.从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其主要特点是           (   )

A.通过手工工场长期的资本与技术积累发展到近代机器工业

B.从无到有移植西方近代生产方式

C.近代企业的投资者多为官僚、地主和商人

D.通过政府投资和引进西方近代科技而发展起来的

试题详情

3.1873年上海轮船招商局章程规定:将股份较大之人公举入局作为商董,在主要港口协助商总经营业务。这段材料反映了                                  (   )

 A.洋务民用企业管理权由商董控制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引进西方管理模式

 C.洋务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D.洋务民用企业的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

试题详情

2.1870年,一位美国商人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有                 (   )

①可以到安徽黄山观光旅游 ②触犯了中国法律,可以不受中国官员的审判 ③可以到汉口租赁土地 

④可以在重庆开设工厂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   )

试题详情

32.(14分)晚清时期,国门渐开。虽然清政府抱残守缺,但是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仍然不可抗拒地发生着变革。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强烈要求觐见清帝,但不行跪拜之礼。清廷坚决不允。经过长期交涉,中外双方达成妥协,清廷同意外国公使可不行跪拜之礼,外国公使觐见他国君主,惯例是三鞠躬,“此次在中国请觐,改为五鞠躬,以昭格外敬诚”。

                   --王开玺:《试论中国跪拜礼仪的废除》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材料三  清朝一向奉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甲午战争后,洋货倾销,大量利源流向国外。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设厂自救”。在此压力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外礼仪之争反映了双方什么样的观念或心态?(2分)双方的妥协有无积极意义?(1分)为什么?(2分)

(2)根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基础的?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开始经济立法的。(3分)这些经济立法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