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拟建5条铁路,并到2020年形成新疆铁路网。下图是新疆拟建的5条铁路示意图(图8),回答18-20题:
18.对新疆重视铁路建设的地理背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具有沿边优势
B.新疆自然资源丰富,对交通运输的潜在需求大
C.新疆地域辽阔,适宜发展铁路运输
D.新疆地形单一,发展铁路工程量小
19.新疆铁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障碍是………………………………………………………( )
A.高寒缺氧和沙漠戈壁广布 B.冻土和高寒缺氧
C.山河相间,地形破碎 D.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20.拟建的5条铁路中,沿线海拔高度变化最大的是……………………………………( )
A.奎屯一北屯 B.库尔勒一格尔木 C.哈密一临河 D.乌西一精河
读我国某种水果优势产区,如图7,回答16~17题。
16.该种水果可能是……………………………… ( )
A.柑橘 B.香蕉
C.苹果 D.葡萄
17.该水果优势产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地处暖温带,光热条件好
C.气候湿润,灌溉水源充足
D.地形起伏大,春旱严重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图6),回答14-15题。
14.有关图6中山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
②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5000米
③A、B两坡随高度增加,降水量先增加后减少
④A、B两坡同一高度,降水量多的是B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5.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山麓B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图5是人口再生产模式示意图,读后回答12-13题。
|
12.引起Y时期人口出生率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增长与衰退的周期性波动 B.全球气候冷暖的周期性波动
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 D.全球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周期性爆发
13.X时期社会处在…………………………………………………………………………( )
A.由畜牧业向定居农业转变 B.由农业向手工业转变
C.由农业向传统工业转变 D.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
右图4为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资源是( )
A.光照充足 B.土壤肥沃
C.降水丰沛 D.物种丰富
10.该地区降水分布规律是………… ( )
A.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B.由东向西减少
C.由北向南减少 D.由西向东减少
11.该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
A.保护湿地 B.保持水土
C.建成我国重工业基地
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读图3“北京1、7月某日气温、气压、风速、相对湿度日变化图”,完成7-8题。
7.图中对应1月某日的曲线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⑥⑧
C.②⑤⑥⑦
D.⑤⑥⑦⑧
8.影响图中气温日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
A.太阳高度
B.地面辐射
C.气压状况
D.天气状况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回答4-6题。
4.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
A.气候、地貌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
5.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6.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3.图2为我国某地区地下潜水位年变化图,该地区最可能是…………………………( )
A.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某中学地理课外兴趣小组进行探究学习活动,在12月22日中午前后,他们利用一根标杆,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杆影长度,将测量结果绘制成示意图(图1右)。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位于……………………………………………………………………………………( )
A.23°26′N,110°E B.23°26′N,130°E
C.23°26′S,110°E D.23°26′S,130°E
2.此时段该地的主导风向为……………………………………………………………… ( )
A.偏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