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分)目前,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流行。甲型
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H1N1
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
图中①②表示细胞,分析回答:
(1)病原体进入细胞①的物质运输方式,体现了
细胞膜具有 性。
(2)图中①是 细胞;②是 细胞,
它在 中成熟。
(3)图中依靠溶酶体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是否具有特
异性? ,处理的目的是 。
(4)物质③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在此图所示
的过程中它具有 功能。
(5)目前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
从人体的免疫功能来看,预防甲型H1N1流感最有效措施是 ,使人体产生免疫力。
31.(8分)下列实验用于研究蔗糖溶液对某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形态的影响。分别将八片相同的叶片表皮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0分钟后,把每一叶片表皮置于显微玻片上,并加一滴曾浸泡过该表皮的溶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在约20个细胞的视野范围内计数呈现质壁分离的细胞,所得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蔗糖浓度 (g/ml) |
质壁分离细胞的数目 |
|
||
0.00 |
0 |
22 |
||
0.05 |
0 |
20 |
||
0.10 |
0 |
18 |
||
0.15 |
1 |
20 |
||
0.20 |
3 |
20 |
||
0.25 |
16 |
20 |
||
0.30 |
19 |
19 |
||
0.35 |
2l |
2l |
(1)此植物细胞的边界是 ,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是 。
(2)请在上边坐标系中较准确地绘出一曲线图,以表示呈现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与蔗糖浓度的关系。
(3)在题(2)的曲线图中,当蔗糖浓度为0.22g/mL时,呈现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约40%。在此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为什么有些细胞呈现质壁分离,另一些则不呈现?试加以说明。
(4)由以上原理可知,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的原因是
30.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
食小型绿藻(浒苔)。右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
B.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
C.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类数越少
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29.已知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取三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按下图连接,图中②、④、⑥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问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③可引起右肌肉收缩,中肌肉和左肌肉也随后相继收缩。现直接刺激⑤,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 ( )
A.左肌肉 B.左肌肉和中肌肉
C.中肌肉和右肌肉 D.左肌肉、中肌肉和右肌肉
28.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C.对物种间差异的研究关键是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D.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27.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
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
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D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C.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D.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26.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 )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25.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
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24.2009年夏,浙江海宁市一位农民不慎错将家中存放的植物生长素当作农药,对晚稻治虫结果短短一个月里这些晚稻疯长到一人多高,并且呈芦苇状,但不结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长成芦苇状,是由于在生长素的作用下晚稻发生了基因突变
B.晚稻的疯长,主要是由于生长素促进了细胞分裂
c.晚稻不结实,是由于大量能量用于营养生长,影响了生殖生长
D.如果当时进一步提高配制浓度,晚稻将会长得更高
23.饮食较咸,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在神经和激素的作用下,主要通过对肾脏重吸收作用的调节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