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9804  319812  319818  319822  319828  319830  319834  319840  319842  319848  319854  319858  319860  319864  319870  319872  319878  319882  319884  319888  319890  319894  319896  319898  319899  319900  319902  319903  319904  319906  319908  319912  319914  319918  319920  319924  319930  319932  319938  319942  319944  319948  319954  319960  319962  319968  319972  319974  319980  319984  319990  319998  447090 

5.同写农家: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哲理:事情似乎走到绝境,令人一筹莫展;只要充满信心,就会出现转机,就会有新的希望。

试题详情

4.同写冬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人们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试题详情

3.同写春色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压抑茁壮成长。

试题详情

2.同写桃花 :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哲理:只有深入实际,才能及时体察到事物的发展变化。

试题详情


全国I卷
全国Ⅱ卷
新课标·宁夏卷
2004年
唐诗
宋词
 
2005年
唐诗
唐诗
 
2006年
宋诗
宋词
 
2007年
宋词
唐诗
宋诗
2008年
宋诗
宋诗
宋诗
2009年
宋诗
唐诗
宋词

   高考关于古典诗歌鉴赏的命题,往往是唐诗和宋诗交错命题。掌握唐诗和宋诗的不同特点,对我们理解诗意有很大帮助。 分析唐诗和宋诗的典型作品,我们就会发现,题材相同而它们的侧重点不同。一般的说,唐诗多具抒情性,而宋诗多具哲理性:

1.同写庐山: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只有居高临下地多角度地观察和分析问题,才能不被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试题详情

2.看作者:不熟的作者有注释,熟悉的作者没有注释。请牢记他们的性格特征。

①李  白--怀才不遇、豪迈奔放。

②杜  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

③白居易--自身不幸、同情人民

④王  维--淡薄功名,热爱自然。

⑤刘禹锡--今昔对比,国运衰微。

⑥李商隐--意境朦胧,有苦难言。

⑦苏  轼--屡遭贬谪,渴望功业。

⑧陆  游--国土沦丧、悲愤慷慨

⑨辛弃疾--抗金救国、恢复中原

⑩李清照--国破家亡、凄凄切切

⑾文天祥--忠贞爱国、宁死不屈

--据此,推知诗词主题与此有关。

试题详情

1.看诗题

诗歌的题目有时就是诗歌的眼睛,一般情况下,它常常起到点明主题、交代主要内容、揭示一首诗中心的作用,因此分析诗题是理解诗歌主旨的有效方法之一。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据题可知,作者在一个春天的夜晚在他乡洛阳因听到一首《折杨柳》的曲子从而勾起故园之情: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