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9961  319969  319975  319979  319985  319987  319991  319997  319999  320005  320011  320015  320017  320021  320027  320029  320035  320039  320041  320045  320047  320051  320053  320055  320056  320057  320059  320060  320061  320063  320065  320069  320071  320075  320077  320081  320087  320089  320095  320099  320101  320105  320111  320117  320119  320125  320129  320131  320137  320141  320147  320155  447090 

1.15-16世纪重大的远洋航行。一是郑和下西洋。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1433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成为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扬了国威,传播了友谊。二是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欧洲国家开辟了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为促进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地理方面的便利。

试题详情

2、西方对中国态度的转变

在17世纪及18世纪的早期,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要大的多。当西方人学到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及政治制度时,油然产生一种崇敬的心情。中国被尊为一切文明的典范,这是由于它的孔子伦理学说它的科举制度,它的重视文治轻视军事征服,它的精美的手工艺品,其中包括瓷器、丝绸及漆器。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赞美中国皇帝康熙“为超乎一切之上的伟大的……君主,是神一般的人,他靠智力管理一切,然而他也是靠教育取得品德和智慧的……因而获得统治的权力”。

只有到18世纪中期以后,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才开始减弱,这部分地由于一些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的种种劣迹受到中国人民的仇视,也是因为欧洲人开始萌生侵略中国的野心。

1600--1760年间,东西文化交流显然比以前有更大的进展。利玛窦、南怀仁、汤若望等传教士来华传播欧洲的自然科学的同时,也大量翻译介绍中国的古代经典及文学哲学作品,大大影响了欧洲知识界,可以这样说:这个时期东西文化交流的特点是:第一,东西文化是对等交流的;第二,“东学西渐”是以深层次的哲学及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而“西学东渐”,是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对此后东方国家的近代化具有深远影响。

“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是世界两个文明的交叉与交融,东西方文明在太平洋上的交融,则是亚太区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样,到1760年为止,世界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如果说地理大发现之打破世界地区隔绝状态,是向世界连结成一个整体的目标迈进的第一步的话,那么1760年实现的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便是第二步。

[难点解析]

试题详情

1、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演变

15--16世纪: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想

17--18世纪:启蒙思想(理性主义)

19世纪:工业革命后   (1)自由主义思潮  (2)民族主义思潮   (3)社会主义思潮

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演变

人文主义:

  在资本主义萌芽初步发展,封建教会神学统治人民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它们反对的主要是宗教神学思想,追求现世的幸福。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反对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对当时的科学,哲学甚至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对人主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晚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理性主义:

  它是17、18世纪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自然科学发展和专制主义强化的必然结果。理性主义主张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不仅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而且要根本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为未来的“理性”社会描绘了一幅蓝图。

自由主义:它是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民族主义:

在欧洲,主要表现为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相结合的民族统一、民族独立运动;在亚洲和非洲,特别是亚洲,则表现为与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相结合的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民族独立运动。

试题详情

4.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权利法案》

[重点关注]

试题详情

3.宗教改革(16世纪早期):1517年,由马丁•路德掀起的西欧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核心内容是“信仰得救”和“预定论”。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精神枷锁,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得以发展。

试题详情

2.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之交,受追求黄金欲望的驱使、商业危机的促进、宗教狂热的驱动和自信心的推动,经过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新航路开辟了“一体化”进程,引起了欧洲“商业革命”,即贸易范围扩大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试题详情

1.文艺复兴(14-16世纪末):是指14世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于15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并不是真正要“恢复”古典的文化,而是正在形成之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借此抨击当时的文化和制度,以建立新文化,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造舆论。它唤醒了人们的进取精神 创造精神及科学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薄伽丘、达芬奇等文学艺术巨匠的作品,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成为人类思想文化的宝贵遗产。

试题详情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亚非美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知识梳理]

试题详情

3、以全球化为主题,近代世界又是一部从孤立分散到逐步成为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历史: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进入20世纪,全球化的潮流已不可阻挡。

第一阶段 向工业文明迈进(14--16世纪末)

[学习点拨]

14--16世纪是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的时期。学习中,要注意不同时期人文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注意不同时期人文思想的演变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既能分析西方人文精神的阶级属性和时代变化,又能肯定西方人文精神中属于人类整体的价值观念,对历史人物、作品及思想作出符合历史客观实际的认识与评价。从历史背景和现实影响的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阶段特征]

试题详情

2、以现代化主题,西方的现代化历程道德在思想领域获得了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吹起了思想解放的号角;然后在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在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最终完成了现代化历程。西方现代化历程的特点是先思想解放,然后制度创新,最后工业革命,是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正好相反,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