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0525  320533  320539  320543  320549  320551  320555  320561  320563  320569  320575  320579  320581  320585  320591  320593  320599  320603  320605  320609  320611  320615  320617  320619  320620  320621  320623  320624  320625  320627  320629  320633  320635  320639  320641  320645  320651  320653  320659  320663  320665  320669  320675  320681  320683  320689  320693  320695  320701  320705  320711  320719  447090 

16、把一个大开口的漏斗放在一个盛有水的锅里,围绕漏斗用泥做一个锥状模型;把漏斗口留着,不要堵死。把锅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直到水从漏斗开口

中喷出来;然后,把一小块泥压成纸一样薄、与漏斗开口一样大

小的泥片,该在开口上(如右图所示),观察泥盖会发生的变化。

该实验模拟的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火山喷发  D、板块的运动

试题详情

地震波有横波与纵波之分,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而纵波可以在三态中传播。读右图回答12-15题。

12、在古登堡面,横波消失,而纵

波传播速度突然降低,根据该传播

情况,可以判断其中物质为液态的

是(   )

A、上地幔  

B、下地幔

C、外地核  

D、地壳

13、美国阿留申群岛的卡萨托齐火山在沉寂了200年之后,于2008年8月7日爆发。这次火山爆发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火山灰造成阿拉斯加航空公司被迫取消44个航班。火山喷发的物质岩浆一般认为来源于图中的(   )

A、地幔中的软流层          B、内地核中的软流层   

C、外地核中的软流层        D、地壳中的软流层

14、卡萨托齐火山喷发物冷凝后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15、下列哪种岩石的形成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试题详情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甘肃酒泉(39°44′N,98°31′E)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读图回答7-11题。

7、酒泉位于五带中的(   )

A、南寒带     B、北寒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8、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约是由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9、右图四点代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的位置,这四点中距太阳最近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地球由①位置转到②位置的过程中,距太阳的距离越来越远,公转的速度(   )

A、越来越慢      B、越来越快

C、先变快后变慢     D、先变慢后变快

11、地球由②位置公转到③位置的过程中,长沙(28°N)距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越来大,此时长沙的正午太阳高度(   )

A、越来越小      B、越来越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试题详情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9月7日13时40分(西五区时间),包括美国在内的地球朝向太阳的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据此回答4-6题。

4、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这些区域为阴雨天,云层增厚引起通讯受阻

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

C、地球上二氧化碳增多引起通讯受阻

D、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加强

5、此刻北京时间(东八区)是(   )

A、2005年9月7日16时40分      B、2005年9月7日23时40分

C、2005年9月8日13时40分      D、2005年9月8日2时40分

6、太阳的强烈活动虽然给人类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但是太阳辐射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和许多物质运动的能量源泉,下列能源只有一项的形成与太阳无关,那就是(  )

A、沼气      B、水能      C、煤炭      D、核能

试题详情

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1-3题。

行星
与太阳的距离(106Km)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公转
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之间交角
地球
149.6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227.9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火星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下列关于地球与火星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的质量与体积比地球小,所以有更厚的大气层

B、火星距太阳较远,所以表面温度较低

C、火星的自转速度比地球快

D、火星绕太阳运动一周比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时间短

3、地球在宇宙中是一颗非常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   )

A、地球的形状是球状的      B、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        

C、地球具有生命         D、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试题详情

(四)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34、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定义: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

[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2)决定因素:

国家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缘等。

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磨擦和冲突的根源。

35、主权国家及其权利

(1)构成要素:人口(基本要素)、领土(存在依据)、政权(组织保证)、主权(生命灵魂)。

(2)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略、不干涉、和平解决争端)。

36、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分类:政治性与专业性;世界性与区域性;政府间与非政府间

[作用:是发展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纽带;是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的主要力量;是争取世界和平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2)联合国 

a.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b.主要机构:联大、安理会(性质--惟一有权采取维和行动机构;组成--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表决原则--大国一致)、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c.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37、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各国公认的调整国家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即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

(2)作用:它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对国家关系正常发展有重要作用。

①确立辨明国际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 ②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减少国际纠纷;

③在国际交往中建立各种权利和义务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

38、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1)现状: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发展是主线。但和平局面不稳定,发展形势严峻。

(2)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是和平的重要基础。

(3)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解决途径: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并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5)我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各国应做到:

①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②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③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⑤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39、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概念:多极化指二战后世界上出现了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如美、日、欧盟、俄、中、第三世界等。

(2)意义:它有助于扼制美国搞单极世界的图谋,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以及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40、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1)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定义:综合国力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力和精神力等七个方面)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

(3)意义:当今世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将最终决定一国国际地位。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

41、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内容 :

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B.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E.基本立足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处理好周边关系,与邻为善)

F.基本国策:对外开放

②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4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见上)

两个层次:国内――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一国能否自立于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安全有没有保障的基本标志。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国际――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通过外交活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4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3)作用地位: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44、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为什么?――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2)怎样搞好对外开放?

①我国的对外开放就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②在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尊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试题详情

(三)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28、民族的基本特征

共同语言(沟通工具、凝聚力必需)、共同地域(地缘纽带、先决条件)、共同经济生活(经济纽带、决定性条件)、共同心理素质(极大稳定性、最显著特点)

2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

(1)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经由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

①民族平等(各民族各有优长、都有贡献)

②民族团结(原因: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保障,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怎样维护?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要与极少数的民族分裂分子进行斗争,必须牢记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人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要坚持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指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都得到发展,民族素质得到提高。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商定的。如何实现?――国家扶持;发达地区帮助;自力更生)

(3)三个原则间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30、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内容: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前提;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3)民族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政府。

(4)客观依据:由我国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有着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①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社会基础)

②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分布特点呈现“大杂居、小聚居” 的状态。这种特点,适宜以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基础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政治认同。

(5)优越性:

①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自治相结合起来;

②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与少数民族具体特点相结合起来;

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相结合起来;  ④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爱国热情与民族情感相结合起来。

31、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1)本质: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唯心主义世界观。(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2)宗教的社会作用:

 消极(为主):阻碍科学发展;阻碍社会进步(剥削阶级统治工具,对外扩张工具);阻碍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 

 积极:推动了文化艺术发展;特定历史条件下促进了社会发展;某些教义教规有助于调节人际关系。

32、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1)基本内容:

①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信仰自由;  ②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③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     ④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⑤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⑥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必要性及意义:

符合宗教自身规律 ;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

33、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1)重要性:

①提高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   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③是科教兴国的需要;      ④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

(2)途径:大力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试题详情

(二)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18、政党的特征

①阶级性--政党的本质属性

②与政权紧密联系--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③具有组织和纪律性

19、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现代实行民主政体的国家一般由政党掌握国家政权。

(原因: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政党具备掌握国家政权的条件)

20、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

(1)类型:按性质分有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两种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主要形式有两党制(采用国家有:英美加新澳)和多党制[采用国家谐记:爸()得()土印法,每瑞西高低]

(2)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作用――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工具:

①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政治统治;②排斥和压制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③调节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2)基本内容:

①地位关系: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②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和法律(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都在宪法规定范围内享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3)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①性质: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职能:(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4)优越性:

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5)我国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

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②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③主张在我国实行多党制,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这样,人民政权就要丧失,社会主义制度就要被颠覆,必将造成社会倒退,全国各族人民绝不允许出现这种局面。

2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1)是中国工人阶级以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3)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

(4)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其领导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其自身条件决定的,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2)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根本上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共的性质决定。

①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②才能创造稳定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才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搞好现代化建设。

24、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1)领导方式:

①政治领导(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决策并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思想领导(进行指导思想上的宣传教育、精神文明建设);

③组织领导(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作用;推荐选拔培养重要干部)

(2)执政方式:

①科学执政(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

③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基本方式)

25、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目的: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使党永葆先进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2)途径(要求):

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A.重要性: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是党的建设主线;先进性是党的本质属性,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

B.不断提高五种能力――驾驭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②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用科学理论武装党,是思想保证)

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

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所在)

⑤抓好反腐倡廉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⑥抓好党的制度建设(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要改革和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内容: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地位:党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其精神实质与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试题详情

(一)我国的国家制度

1、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1)国家的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还具有主权属性和社会属性。

(2)国家性质

①含义:也叫国体,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国家性质。

③分类: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四种类型。

④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实行为什么阶级服务的政策

(3)民主与专政

①民主与专政是国家权力的两个方面,是国家阶级性质在国体方面的具体体现。

②民主的含义: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通常又叫“民主制”,它是与专制制度相对的国家制度。

③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④专政, 即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都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⑤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国家职能

指国家在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包括对内(政治统治、社会管理职能)和对外(保卫、交往职能)两种。

(5)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体)

(2)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3)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②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③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广泛性体现在:民主的主体广泛性、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真实性体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2)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①原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②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①原因:A。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B。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由于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较低,我国的民主还不够成熟和完善。

②新任务: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等。

③如何做?

A.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B.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而不能照搬西方政治的模式。C.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3、我国的国家职能:

(1)对内:①政治职能(打击犯罪;维护秩序;民主法治建设)

  ②经济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③文化职能(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科教文卫体等事业)

  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提供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的职能。包括: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基本医疗制度,完善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优化生态环境等)

(2)对外: ①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对外交流合作   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4、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1)含义:也叫政体,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政体有相对独立性。

(3)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依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和任期有无限制不同而划分];前者主要是议会君主立宪制形式(采用国家:英日泰比西瑞挪),后者按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不同可分为议会共和制(德意奥印新芬)和总统共和制(美阿巴埃墨印尼)。

(4)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共和制。这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5、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体)

(1)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③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定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②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③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人民选举人民代表;人大决策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决策执行上实行责任制)。

④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总之能够确保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作主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

⑤进一步完善人大制度:

A.要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完善人大代表的结构,确保工人和农民的代表占有适当的比例;

B。要进一步加强人大的立法职能和监督职能;

C。要进一步密切人大与群众的联系。

6、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1)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2)主要权利: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质询权。

(3)主要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7、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1)国家结构形式含义: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构成模式。

(2)类型:有单一制和复合制两大类型 

单一制国家:中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波兰、蒙古。

复合制国家在当代主要采取联邦制形式主要有:美国、德国、瑞士、俄罗斯、印度、缅甸、巴西等。

(3)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全国只要一部宪法、一个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一种国籍、各行政区域都接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外交权。

8、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1)含义: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2)内容:a. 前提是一个中国;b. 两制并存,主体是社会主义;c.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3)意义: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港澳台稳定繁荣发展

(4)解决台湾问题:

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的分裂活动。我们完全有能力制止任何“台独”分裂图谋。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9、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和;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

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包括: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暴力机关等。

10、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1)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我国国家机关组成:全国人大,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地方各级人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按类别可分为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和国家军事机关五部分;按层级又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2)中央国家机关及其职权:

①全国人大: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都不能超越它;它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

②国家主席: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不单独决定国家事务,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能。职权有:颁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任免权,荣誉授予权,外交权等。

③国务院: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国家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⑤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国家检察机关,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⑥中央军委:最高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11、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民主集中制原则

①民主集中制是指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②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其职权,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③表现在: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等三个方面

(2)对人民负责原则

①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一切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

②要求:密切联系群众;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依法治国原则(详见下述)。

12、依法治国

(1)定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主体:人民群众)

(2)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和地位。 

(4)如何坚持?

①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②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④增强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基础,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

⑤加强法律监督;

⑥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13、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一方面,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另一方面,公民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行使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并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基础] 

②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③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2)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国家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②制裁和惩罚侵犯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行为。

14、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①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民族的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关系,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原因: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1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地位作用:是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公民同各种违法、腐败行为做斗争的法律武器;  

(2)定义内涵: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适用法律;

(3)具体内容: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③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制裁。

16、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1)关系:①二者不可分离,相对应而存在。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享受权利必须履行义务,履行义务要求实现权利;②二者相辅相成: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权利激励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为公民充分享有权利创造条件。

(2)正确态度:珍惜公民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做到二者有机结合。

17、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①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行使权利;  ②积极履行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

☆小结:我们要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就必须做到: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试题详情

(四)人生观和价值观

5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1)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2)原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方法论:注意发挥科学的社会意识的重大促进作用。

应用:“以德治国”,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5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价值――哲学上的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价值观--指人们断定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2)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3)价值观导向作用原理: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的指向就不同;③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4)方法论: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5)正确价值观的标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

(6)应用: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社会主义荣辱观

5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1)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具有一致性: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存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二者也具有不一致性,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眼前利益。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同时也要求集体要更好地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反对个人主义。

(3)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取向:

从正确价值观的标准看,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从集体主义的内涵来看,集体主义能正确地解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看,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力量源泉。

(4)坚持集体主义应注意:

在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前提下,允许个人可以作出不同的价值选择;个人正当利益应该得到维护;集体应为个人利益实现创造条件。

5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重要调节作用。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55、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①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在性质上,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在程度上,产生的作用有大小之分)。②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受社会环境影响;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

56、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总的要求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具体要做到:首先,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①要尊重他人;②要主动关心人;③要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其次,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再次,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2)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

它对个人、对社会产生非常明显的消极影响,危害极大。

(3)个人的正当利益是指个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条件,个人的正当利益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

57、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另参见经济学考点41: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①诚信是一种正确的社会意识、正确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道德追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②诚信是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黄金规则,信用机制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基础;③诚信是经济长远发展的一个战略资源,无视信用则是发展经济的一种公害;④诚信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⑤诚信还是一种良好人品修养和高尚道德情操。⑥诚信是社会进步和文明重要标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大力提倡诚信原则,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58、人生价值

(1)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论证人的本质,是对抽象人性论的深刻批判,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它揭示了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殊本质,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人性自私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个人与社会相比较,社会起着根本的、决定的作用;②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社会离不开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

(3)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个人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双重关系,才能得到正确的说明。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4)贡献与索取的关系: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个人对社会作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就为索取打下了基础;个人从社会中的合理索取,又可以激发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①从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关系看,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②从人生价值两个方面关系看,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③从在实际生活中怎样衡量人生价值看,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

(4)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的贡献。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59、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

(1)条件:

①客观条件: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生存条件、工作条件,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等

②主观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素质,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2)根本途径:积极参加实践,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怎样实现人生价值:①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②树立崇高的理想、人生目标 ③正确地分析和对待客观条件,创造和利用客观条件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 ⑤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

60、走出人生价值的误区,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1)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承认金钱与人生有着密切关系;要看到获得金钱的手段应该是正当、合法的;更应看到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2)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乐。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的腐蚀剂,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

61、树立崇高理想

(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2)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会的阶级关系和其他社会条件的产物,都要随着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理想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理想。

(3)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①它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②是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③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4)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①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

②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与共同理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和必经阶段;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62、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二者的关系: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可转化为现实。

(2)理想的实现:对理想的追求要符合规律,以创造和利用一定的物质条件,提高素质,艰苦奋斗。

[为什么要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6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

(2)人民群众地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人民群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的创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A.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

B.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C.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64、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方法论)

   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道路:

(1)要相信群众(前提):坚信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有事同群众商量。

(2)要依靠群众(手段):我们的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信任和支持及其辛勤劳动才能完成。

(3)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目的):这是由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国家性质及我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65、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

(1)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即人类的实践;

(2)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主要指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改造主观世界中处于核心地位)、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2)关系: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66、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和社会的统一

(1)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这种能动性的实践活动,便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基础。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科学统一,才能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成功地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我们追求的世界观境界。

(2)实践是个人在社会中进行的活动,这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便是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人们只有在实践中自觉地为人民服务,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正确统一,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这应当是我们追求的人生观境界。

辩证唯物论(唯物论)
 
[附:哲学常识宏观体系图]

 

    

高考政治主体知识考前梳理速记资料(三)

[政治常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