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0559  320567  320573  320577  320583  320585  320589  320595  320597  320603  320609  320613  320615  320619  320625  320627  320633  320637  320639  320643  320645  320649  320651  320653  320654  320655  320657  320658  320659  320661  320663  320667  320669  320673  320675  320679  320685  320687  320693  320697  320699  320703  320709  320715  320717  320723  320727  320729  320735  320739  320745  320753  447090 

3.有三个命题:

①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②过平面α的一条斜线l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α垂直;

③异面直线a、b不垂直,那么过a的任一个平面与b都不垂直。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试题详情

2.如图7-2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为异面直线A1D和AC的公垂线,则直线EF与BD1的关系是(   )

A.异面直线                 B.平行

C.相交且垂直                  D.相交且不垂直

试题详情

1.如图7-20,点P、Q、R、S分别在正方体的四条棱上,并且是所在棱的中点,则直线PQ与RS是异面直线的一个图是(   )

试题详情

5.求角与距离的关键是化归。即空间距离与角向平面距离与角化归,各种具体方法如下:

(1)求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一般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或斜三角形。

(2)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和点到平面的距离,一般转化为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或利用三棱锥的底面与顶点的轮换性转化为三棱锥的高,即用体积法。

(3)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般是平移转化法。方法一是在异面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上选择“特殊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或过空间任一点分别作两异面直线的平行线,这样就作出了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构造一个含θ的三角形,解三角形即可。方法二是补形法:将空间图形补成熟悉的、完整的几何体,这样有利于找到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

(4)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一般先确定直线与平面的交点(斜足),然后在直线上取一点(除斜足外)作平面的垂线,再连接垂足和斜足(即得直接在平面内的射影),最后解由垂线、斜线、射影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求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5)求二面角,一般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所谓直接法求二面角,就是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来解。其中有棱二面角作平面角的方法通常有:①根据定义作二面角的平面角;②垂面法作二面角的平面角;③利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无棱二面角先作出棱后同上进行。间接法主要是投影法:即在一个平面α上的图形面积为S,它在另一个平面β上的投影面积为S′,这两个平面的夹角为θ,则S′=Scosθ。

求角和距离的基本步骤是作、证、算。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融合在运算中的推理过程,推理是运算的基础,运算只是推理过程的延续。如求二面角,只有根据推理过程找到二面角后,进行简单的运算,才能求出。因此,求角与距离的关键还是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论证。

[例题解析]

例1  如图7-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L、M、N分别为A1D1,A1B1,BC,CD,DA,DE,CL的中点。

(1)求证:EF⊥GF;

(2)求证:MN∥平面EFGH;

(3)若AB=2,求MN到平面EFGH的距离。

解  (1)如图7-2,作GQ⊥B1C1于Q,连接FQ,则GQ⊥平面A1B1C1D1,且Q为B1C1的中点。

在正方形A1B1C1D1中,由E、F、Q分别为A1D1、A1B1、B1C1的中点可证明EF⊥FQ,由三垂线定理得EF⊥GF。

(2)连DG和EG。

∵N为CL的中点,由正方形的对称性,N也为DG的中点。在△DEG中,由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MN∥EG,又EG平面EFGH,MN平面EFGH,

∴MN∥平面EFGH。

(3)图7-3为图7-2的顶视图。连NH和NE。设N到平面EFGH的距离为h,

∵VE-NGH=VN-HEG

·AA1·SNHG=·h·SHEG

=h··EH·HG

又∵EH==,HG=

∴  =h···

h=

例2  如图7-4,已知△ABC中, ∠ACB=90°,CD⊥AB,且AD=1,BD=2,△ACD绕CD旋转至A′CD,使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A′B=

(1)求证:BA′⊥平面A′CD;

(2)求二面角A′-CD-B的大小;

(3)求异面直线A′C与B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解  (1)∵CD⊥AB,

∴CD⊥A′D,CD⊥DB,

∴CD⊥平面A′BD,

∴CD⊥BA′。

又在△A′DB中,A′D=1,DB=2,A′B=

∴∠BA′D=90°,即BA′⊥A′D,

∴BA′⊥平面A′CD。

(2)∵CD⊥DB,CD⊥A′D,

∴∠BDA′是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

又Rt△A′BD中,A′D=1,BD=2,

∴∠A′DB=60°,

即  二面角A′-CD-B为60°。

(3)过A′作A′E∥BD,在平面A′BD中作DE⊥A′E于E,连CE,则∠CA′E为A′C与BD所成角。

∵CD⊥平面A′BD,DE⊥A′E,∴A′E⊥CE。

∵EA′∥AB,∠A′DB=60°,∴∠DA′E=60°,

又A′D=1,∠DEA′=90°,

∴A′E=

又∵在Rt△ACB中,AC==

∴A′C=AC=

∴Rt△CEA′中,cos∠CA′E===,

即异面直线A′C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例3  已知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PA=3,AC=4,PB=PC=BC。

(1)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V;

(2)作出点A到平面PBC的垂线段AE,并求AE的长;

(3)求二面角A-PC-B的大小。

解  (1)∵PA⊥平面ABC,PB=PC,由射影定理得,AB=AC=4。

∵PA⊥平面ABC,∴PA⊥AC。

在Rt△PAC中,可求出PC=5。

则PB=BC=5。

取BC中点D,连AD。

在等腰△ABC中,求出底边上的高AD=

∴V=··5··3=

     

(2)连PD,则PD⊥BC,又AD⊥BC,

∴BC⊥平面PAD。

又BC平面PBC,∴平面PAD⊥平面PBC。

作AE⊥PD于E,则AE⊥平面PBC,AE为点A到平面PBC的垂线段。

在Rt△PAD中,由PA·AD=AE·PD,

得3·=AE·

求出AE=

(3)作AF⊥PC于F,连EF,由三垂线定理逆定理,得EF⊥PC,

∴∠AFE为二面角A-PC-B的平面角。

在Rt△PAC中,由PA·AC=PC·AF,即3·4=5·AF,求出AF=

∴sin∠AFE==·=

则∠AFE=arcsin

例4  如图7-7,已知三棱柱A1B1C1-ABC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侧棱A1A与AB,AC均成45°角,且A1E⊥B1B于E,A1F⊥CC1于F。

(1)求证:平面A1EF⊥平面B1BCC1

(2)求点A到平面B1BCC1的距离;

(3)当AA1多长时,点A1到平面ABC与平面B1BCC1的距离相等?

解  (1)已知A1E⊥B1B于E,A1F⊥C1C于F,

且∵B1B∥C1C,∴ B1B⊥A1F。

又A1E∩A1F=A1,∴B1B⊥平面A1EF。

∴平面A1EF⊥平面B1BCC1

(2)因为∠A1B1B=∠A1AB=∠A1AC=∠A1C1C=45°,

A1B1=A1C1,∠A1EB1=∠A1FC1=90°,A1B1=2,

∴Rt△A1B1E≌Rt△A1C1F, A1E=A1F=

∴B1EC1F,∴EF=B1C1=2,

∴A1E2+A1F2=EF2

∴△A1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取EF的中点N,连A1N,则A1N⊥EF,

∵A1N⊥平面B1BCC1

∵A1N为点A1到平面B1BCC1的距离。

又有A1N=EF=1,

所以点A1到平面B1BCC1的距离为1。

(3)如图7-8,设BC、B1C1的中点分别为D、D1,连AD,DD1和A1D1,则N∈DD1

∵DD1∥BB1∥AA1,∴A,A1,D,D1四点共面,∴AD∥A1D1

∴A1ADD1为平行四边形。

∵B1C1⊥A1D1,A1N⊥平面BCC1B1

∴B1C1⊥D1D,又B1C1⊥A1N,

∴B1C1⊥平面ADD1A1

∴BC⊥平面ADD1A1

∴平面A1ADD1⊥平面ABC。

作A1M⊥平面ABC于M,则点M在AD上。

若A1M=A1N,又∠A1AD=∠A1D1D,∠A1MA=∠A1ND1=90°,

则有Rt△A1MA≌Rt△A1ND1

于是A1A=A1D1=

即当A1A=时,点A1到平面ABC和平面B1BCC1的距离相等。

例5  如图7-9,已知:PD⊥平面ABCD,AD⊥DC,AD∥BC,PD∶DC∶BC=1∶1∶

(1)求PB与平面PDC所成角的大小;

(2)求二面角D-PB-C的正切值;

(3)若AD=BC,求证平面PAB⊥平面PBC。

解  (1)由PD⊥平面ABCD,BC平面ABCD,得PD⊥BC。

由AD⊥DC,AD∥BC,得BC⊥DC。

又PD∩DC=D,则BC⊥平面PDC。

所以∠BPC为直线PB与平面PDC所成的角。

令PD=1,则DC=1,BC=,可求出PC=

由BC⊥平面PDC,PC平面PDC,得BC⊥PC。

在Rt△PBC中,由PC=BC得∠BPC=45°,

即直线PB与平面PDC所成的角为45°。

(2)法一:

如图7-10,取PC中点E,连DE, 则DE⊥PC。

由BC⊥平面PDC,BC平面PBC,

得平面PDC⊥平面PBC。

则DE⊥平面PBC。

作EF⊥PB于F,连DF,

由三垂线定理,得DF⊥PB。

则∠DFE为二面角D-PB-C的平面角。

在Rt△PDC中,求得DE=

在Rt△PFE中,求得EF=

在Rt△DEF中,tan∠DFE==

即二面角D-PB-C的正切值为

          

法二:

由PD⊥平面ABCD,PD平面PDB,

得平面PDB⊥平面ABCD。

如图7-11,作CH⊥BD于H,则CH⊥平面PDB。

作HF⊥PB于F,连CF,

由三垂线定理得CF⊥PB。

则∠CFH为二面角D-PB-C的平面角。

在等腰Rt△PBC中,求出斜边上的中线CF=1。

在Rt△DBC中,求出DB==

可进一步求出斜边上的高CH=

在Rt△FHC中,求出HF=,∴tan∠HFC==

即二面角D-PB-C的正切值是

(3)如图7-12,取PB中点G,连AG和EG。

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GE∥BC,GE=BC。

由已知,AD∥BC,AD=BC。∴AD=GE,AD∥GE。

则四边形AGED为平行四边形,

∴AG∥DE。

由(2)的解法(一),已证出DE⊥平面PBC,∴AG⊥平面PBC。

又AG平面PAB,∴平面PAB⊥平面PBC。

例6  如图7-13,PA⊥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矩形,PA=AD=a,M,N分别是AB,PC的中点,

(1)求平面PCD与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2)求证:MN⊥平面PCD;

(3)当AB的长度变化时,求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角的可能范围。

解  (1)PA⊥平面ABCD,CD⊥AD,∴PD⊥CD。

故∠PDA是平面PCD与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PAD中,PA⊥AD,PA=AD,∴∠PDA=45°。

(2)如图7-14,取PD中点E,连结AE,EN,又M,N分别是AB,PC的中点,

∴ENCDAB  ∴AMNE是平行四边形

∴MN∥AE。

在等腰Rt△PAD中,AE是斜边的中线。

∴AE⊥PD。

又CD⊥AD,CD⊥PD  ∴CD⊥平面PAD,

∴CD⊥AE,

又PD∩CD=D,∴AE⊥平面PCD。

∴MN⊥平面PCD。

(3)∵AD∥BC,

所以∠PCB为异面直线PC,AD所成的角。

由三垂线定理知PB⊥BC,设AB=x(x>0)。

∴tan∠PCB==

又∵∈(0,∞),∴tan∠PCB∈(1,+∞)。

又∠PCB为锐角,∴∠PCB∈(),

即异面直线PC,AD所成的角的范围为()。

例7  如图7-15,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各棱长都等于a,D、E分别是AC1、BB1的中点,

(1)求证:DE是异面直线AC1与BB1的公垂线段,并求其长度;

(2)求二面角E-AC1-C的大小;

(3)求点C1到平面AEC的距离。

解  (1)过D在面AC1内作FG∥A1C1分别交AA1、CC1于F、G,则面EFG∥面ABC∥面A1B1C1

∴△EFG为正三角形,D为FG的中点,ED⊥FG。

连AE,  ∵D、E分别为的中点,

  。又∵面EFG⊥BB1

∴ED⊥BB1,故DE为AC1和BB1的公垂线,计算得DE=a。

(2)∵AC=CC1,D为AC1的中点,∴CD⊥AC1,又由(1)可知,ED⊥AC1,∴∠CDE为二面角E-AC1-C的平面角,计算得∠CDE=90°。或由(1)可得DE⊥平面AC1,∴平面AEC1⊥平面AC1,∴二面角E-AC1-C为90°。

(3)用体积法得点C1到平面ACE的距离为a。

例8  如图7-16,已知斜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是2,侧棱与底面成60°的角,且侧面ABB1A1⊥底面ABC,

(1)求证:B1C⊥C1A;

(2)求二面角C1-AB-C的大小;

(3)求三棱锥B1-ABC1的体积。

解  (1)作B1D⊥AB于D,

∵侧面ABB1A1⊥底面ABC,

又B1D面ABB1A1

∴B1D⊥底面ABC。

∴∠B1BA=60°。

故△ABB1是正角形。

∴D是AB的中点。

连CD,又△ABC是正三角形,

∴CD⊥AB。又CD是B1C在平面ABC上的射影,

∴B1C⊥AB。

又∵BB1C1C是菱形,∴B1C⊥BC1

又∵AB∩BC1=B,∴B1C⊥面ABC1

又∵AC1面ABC1,∴B1C⊥C1A。

(2)∵2ACC1A1是菱形,

∴C1A⊥A1C。

又∵B1C∩A1C=C,且由(1)知,∴C1A⊥面A1B1C。

∴C1A⊥A1B1。又AB∥A1B1

∴C1A⊥AB。

连DE,则DE∥C1A,∴DE⊥AB。

又CD⊥AB,∴∠CDE是二面角C1-AB-C的平面角。

在△CDB1中,CD=B1D=,∠CDB1是直角,

且DE平分∠CDB1,∴∠CDE=45°。

(3)由(1)已证B1C⊥面ABC1

∴B1E是三棱锥B1-ABC1的高,且B1E==

又∵DE=B1E=

∴S△ABC=AB×AC1=AB×DE=2×=

∴V=SABC·B1E=··=1。

例9  如图7-17,已知A1B1C1-ABC是正三棱柱,D是AC的中点。

(1)证明AB1∥DBC1

(2)假设AB1⊥BC1,BC=2。

求线段AB1在侧面B1BCC1上的射影长。

解  (1)如图7-18,∵A1B1C1-ABC是正三棱柱,

∴四边形B1BCC1是矩形。

连结B1C,交BC1于E,则BE=EC。

连结DE。在△AB1C中,∵AD=DC,

∴DE∥AB1,又AB1平面DBC1

DE平面DBC1,∴AB1∥平面DBC1

(2)作AF⊥BC,垂足为F。因为面ABC⊥面B1BCC1

∴AF⊥平面B1BCC1。连结B1F,则B1F是AB1在平面B1BCC1内的射影。∵BC1⊥AB1,∴BC1⊥B1F。∵四边形B1BCC1是矩形,∴∠B1BF=∠BCC1=90°,又∠FB1B=∠C1BC,∴△B1BF∽△BCC1

==。又F为正三角形ABC的BC边中点,因而B1B2=BF·BC=1×2=2。于是B1F2=B1B2+BF2=3,∴B1F=,即线段AB1在平面B1BCC1内的射影长为

例10  如图7-19(a),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菱形,且∠C1CB=∠BCD=60°。

(1)证明:C1C⊥BD;

(2)假定CD=2,C1C=,记面C1BD为α,面CBD为β,求二面角α-BD-β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3)当的值为多少时,能使A1C⊥平面C1BD?请给出证明。(2000年全国高考题)。

     

解  如图7-19(b),(1)连结A1C1、AC,设AC和BD交于O,连 C1O。

∵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BC=CD。

又∵∠BCC1=∠DCC1,C1C=C1C,∴△C1BC≌△C1DC,

∴C1B=C1D,∵DO=OB,∴C1O⊥BD,又∵AC⊥BD,

AC∩C1O=O,∴BD⊥平面AC1,又C1C平面AC1

∴C1C⊥BD。

(2)由(1)知AC⊥BD,C­1O⊥BD,∴∠C1OC是二面角α-BD-β的平面角。在△C1BC中,BC=2,C1C=,∠BCC1=60°,∴C1B2=22+()2 –2×2××cos60°=

∵∠OCB=30°,∴OB=BC=1,∴C1O2=C1B2-OB2=-1=,∴C1O=,即C1O=C1C。作C1H⊥OC,垂足为H,则点H是OC的中点,且OH=,所以cos∠C1OC==

(3)当=1时,能使A1C⊥平面C1BD。

证明一:∵=1,∴BC=CD=C1C,又∠BCD=∠C1CB=∠C1CD,由此可推得BD=C1B=C1D。

∴三棱锥C-C1BD是正三棱锥。 设A1C与C1O相交于G。∵A1C1∥AC,且A1C1∶OC=2∶1,∴C1G∶GO=2∶1。又C1O是正三角形C1BD的BD边上的高和中线,∴点G是正三角形C1BD的中心,∴CG⊥平面C1BD,即A1C⊥平面C1BD。

证明二:由(1)知,BD⊥平面AC1,又A1C平面A1C1,∴BD⊥A1C。当=1时,平行六面体的六个面是全等的菱形,同BD⊥A1C的证法可得BC1⊥A1C。又BD∩BC1=B,∴A1C⊥平面C1BD。

试题详情

4.在直接证明有困难时,可考虑间接证法,如同一法和反证法。

试题详情

3.注意下面的转化关系:

试题详情

2.注意立体几何问题向平面几何问题的转化,即立几问题平面化。

试题详情

1.用类比的思想去认识面的垂直与平行关系,注意垂直与平行间的联系。

试题详情

3.空间元素间的数量关系

(1)角

①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③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斜线与斜线在平面内射影所成的角;

④二面角--用二面角的平面角来度量。

(2)距离

①两点之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

②点线距离--点到垂足的距离;

③点面距离--点到垂足的距离;

④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上一点到另一直线的距离;

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公垂线在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长;

⑥线面距离--平行线上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⑦面面距离--平面上一点到另一平面的距离;

⑧球面上两点距离--球面上经过两点的大圆中的劣弧的长度。

试题详情

2.平行、垂直位置关系的转化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