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三个命题:
①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②过平面α的一条斜线l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α垂直;
③异面直线a、b不垂直,那么过a的任一个平面与b都不垂直。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2.如图7-2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为异面直线A1D和AC的公垂线,则直线EF与BD1的关系是( )
A.异面直线 B.平行
C.相交且垂直 D.相交且不垂直
1.如图7-20,点P、Q、R、S分别在正方体的四条棱上,并且是所在棱的中点,则直线PQ与RS是异面直线的一个图是( )
5.求角与距离的关键是化归。即空间距离与角向平面距离与角化归,各种具体方法如下:
(1)求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一般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或斜三角形。
(2)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和点到平面的距离,一般转化为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或利用三棱锥的底面与顶点的轮换性转化为三棱锥的高,即用体积法。
(3)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般是平移转化法。方法一是在异面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上选择“特殊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或过空间任一点分别作两异面直线的平行线,这样就作出了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构造一个含θ的三角形,解三角形即可。方法二是补形法:将空间图形补成熟悉的、完整的几何体,这样有利于找到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
(4)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一般先确定直线与平面的交点(斜足),然后在直线上取一点(除斜足外)作平面的垂线,再连接垂足和斜足(即得直接在平面内的射影),最后解由垂线、斜线、射影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求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5)求二面角,一般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所谓直接法求二面角,就是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来解。其中有棱二面角作平面角的方法通常有:①根据定义作二面角的平面角;②垂面法作二面角的平面角;③利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无棱二面角先作出棱后同上进行。间接法主要是投影法:即在一个平面α上的图形面积为S,它在另一个平面β上的投影面积为S′,这两个平面的夹角为θ,则S′=Scosθ。
求角和距离的基本步骤是作、证、算。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融合在运算中的推理过程,推理是运算的基础,运算只是推理过程的延续。如求二面角,只有根据推理过程找到二面角后,进行简单的运算,才能求出。因此,求角与距离的关键还是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论证。
[例题解析]
例1 如图7-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L、M、N分别为A1D1,A1B1,BC,CD,DA,DE,CL的中点。
(1)求证:EF⊥GF;
(2)求证:MN∥平面EFGH;
(3)若AB=2,求MN到平面EFGH的距离。
解 (1)如图7-2,作GQ⊥B1C1于Q,连接FQ,则GQ⊥平面A1B1C1D1,且Q为B1C1的中点。
在正方形A1B1C1D1中,由E、F、Q分别为A1D1、A1B1、B1C1的中点可证明EF⊥FQ,由三垂线定理得EF⊥GF。
(2)连DG和EG。
∵N为CL的中点,由正方形的对称性,N也为DG的中点。在△DEG中,由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MN∥EG,又EG平面EFGH,MN平面EFGH,
∴MN∥平面EFGH。
(3)图7-3为图7-2的顶视图。连NH和NE。设N到平面EFGH的距离为h,
∵VE-NGH=VN-HEG
∴·AA1·S△NHG=·h·S△HEG
2·=h··EH·HG
又∵EH==,HG=
∴ =h···
h=
例2 如图7-4,已知△ABC中, ∠ACB=90°,CD⊥AB,且AD=1,BD=2,△ACD绕CD旋转至A′CD,使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A′B=。
(1)求证:BA′⊥平面A′CD;
(2)求二面角A′-CD-B的大小;
(3)求异面直线A′C与B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解 (1)∵CD⊥AB,
∴CD⊥A′D,CD⊥DB,
∴CD⊥平面A′BD,
∴CD⊥BA′。
又在△A′DB中,A′D=1,DB=2,A′B=,
∴∠BA′D=90°,即BA′⊥A′D,
∴BA′⊥平面A′CD。
(2)∵CD⊥DB,CD⊥A′D,
∴∠BDA′是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
又Rt△A′BD中,A′D=1,BD=2,
∴∠A′DB=60°,
即 二面角A′-CD-B为60°。
(3)过A′作A′E∥BD,在平面A′BD中作DE⊥A′E于E,连CE,则∠CA′E为A′C与BD所成角。
∵CD⊥平面A′BD,DE⊥A′E,∴A′E⊥CE。
∵EA′∥AB,∠A′DB=60°,∴∠DA′E=60°,
又A′D=1,∠DEA′=90°,
∴A′E=
又∵在Rt△ACB中,AC==
∴A′C=AC=
∴Rt△CEA′中,cos∠CA′E===,
即异面直线A′C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例3 已知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PA=3,AC=4,PB=PC=BC。
(1)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V;
(2)作出点A到平面PBC的垂线段AE,并求AE的长;
(3)求二面角A-PC-B的大小。
解 (1)∵PA⊥平面ABC,PB=PC,由射影定理得,AB=AC=4。
∵PA⊥平面ABC,∴PA⊥AC。
在Rt△PAC中,可求出PC=5。
则PB=BC=5。
取BC中点D,连AD。
在等腰△ABC中,求出底边上的高AD=。
∴V=··5··3=。
(2)连PD,则PD⊥BC,又AD⊥BC,
∴BC⊥平面PAD。
又BC平面PBC,∴平面PAD⊥平面PBC。
作AE⊥PD于E,则AE⊥平面PBC,AE为点A到平面PBC的垂线段。
在Rt△PAD中,由PA·AD=AE·PD,
得3·=AE·,
求出AE=。
(3)作AF⊥PC于F,连EF,由三垂线定理逆定理,得EF⊥PC,
∴∠AFE为二面角A-PC-B的平面角。
在Rt△PAC中,由PA·AC=PC·AF,即3·4=5·AF,求出AF=,
∴sin∠AFE==·=,
则∠AFE=arcsin。
例4 如图7-7,已知三棱柱A1B1C1-ABC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侧棱A1A与AB,AC均成45°角,且A1E⊥B1B于E,A1F⊥CC1于F。
(1)求证:平面A1EF⊥平面B1BCC1;
(2)求点A到平面B1BCC1的距离;
(3)当AA1多长时,点A1到平面ABC与平面B1BCC1的距离相等?
解 (1)已知A1E⊥B1B于E,A1F⊥C1C于F,
且∵B1B∥C1C,∴ B1B⊥A1F。
又A1E∩A1F=A1,∴B1B⊥平面A1EF。
∴平面A1EF⊥平面B1BCC1。
(2)因为∠A1B1B=∠A1AB=∠A1AC=∠A1C1C=45°,
A1B1=A1C1,∠A1EB1=∠A1FC1=90°,A1B1=2,
∴Rt△A1B1E≌Rt△A1C1F, A1E=A1F=,
∴B1E∥C1F,∴EF=B1C1=2,
∴A1E2+A1F2=EF2,
∴△A1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取EF的中点N,连A1N,则A1N⊥EF,
∵A1N⊥平面B1BCC1,
∵A1N为点A1到平面B1BCC1的距离。
又有A1N=EF=1,
所以点A1到平面B1BCC1的距离为1。
(3)如图7-8,设BC、B1C1的中点分别为D、D1,连AD,DD1和A1D1,则N∈DD1。
∵DD1∥BB1∥AA1,∴A,A1,D,D1四点共面,∴AD∥A1D1,
∴A1ADD1为平行四边形。
∵B1C1⊥A1D1,A1N⊥平面BCC1B1,
∴B1C1⊥D1D,又B1C1⊥A1N,
∴B1C1⊥平面ADD1A1,
∴BC⊥平面ADD1A1,
∴平面A1ADD1⊥平面ABC。
作A1M⊥平面ABC于M,则点M在AD上。
若A1M=A1N,又∠A1AD=∠A1D1D,∠A1MA=∠A1ND1=90°,
则有Rt△A1MA≌Rt△A1ND1,
于是A1A=A1D1=。
即当A1A=时,点A1到平面ABC和平面B1BCC1的距离相等。
例5 如图7-9,已知:PD⊥平面ABCD,AD⊥DC,AD∥BC,PD∶DC∶BC=1∶1∶。
(1)求PB与平面PDC所成角的大小;
(2)求二面角D-PB-C的正切值;
(3)若AD=BC,求证平面PAB⊥平面PBC。
解 (1)由PD⊥平面ABCD,BC平面ABCD,得PD⊥BC。
由AD⊥DC,AD∥BC,得BC⊥DC。
又PD∩DC=D,则BC⊥平面PDC。
所以∠BPC为直线PB与平面PDC所成的角。
令PD=1,则DC=1,BC=,可求出PC=。
由BC⊥平面PDC,PC平面PDC,得BC⊥PC。
在Rt△PBC中,由PC=BC得∠BPC=45°,
即直线PB与平面PDC所成的角为45°。
(2)法一:
如图7-10,取PC中点E,连DE, 则DE⊥PC。
由BC⊥平面PDC,BC平面PBC,
得平面PDC⊥平面PBC。
则DE⊥平面PBC。
作EF⊥PB于F,连DF,
由三垂线定理,得DF⊥PB。
则∠DFE为二面角D-PB-C的平面角。
在Rt△PDC中,求得DE=。
在Rt△PFE中,求得EF=。
在Rt△DEF中,tan∠DFE==。
即二面角D-PB-C的正切值为。
法二:
由PD⊥平面ABCD,PD平面PDB,
得平面PDB⊥平面ABCD。
如图7-11,作CH⊥BD于H,则CH⊥平面PDB。
作HF⊥PB于F,连CF,
由三垂线定理得CF⊥PB。
则∠CFH为二面角D-PB-C的平面角。
在等腰Rt△PBC中,求出斜边上的中线CF=1。
在Rt△DBC中,求出DB==,
可进一步求出斜边上的高CH=。
在Rt△FHC中,求出HF=,∴tan∠HFC==,
即二面角D-PB-C的正切值是。
(3)如图7-12,取PB中点G,连AG和EG。
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GE∥BC,GE=BC。
由已知,AD∥BC,AD=BC。∴AD=GE,AD∥GE。
则四边形AGED为平行四边形,
∴AG∥DE。
由(2)的解法(一),已证出DE⊥平面PBC,∴AG⊥平面PBC。
又AG平面PAB,∴平面PAB⊥平面PBC。
例6 如图7-13,PA⊥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矩形,PA=AD=a,M,N分别是AB,PC的中点,
(1)求平面PCD与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2)求证:MN⊥平面PCD;
(3)当AB的长度变化时,求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角的可能范围。
解 (1)PA⊥平面ABCD,CD⊥AD,∴PD⊥CD。
故∠PDA是平面PCD与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PAD中,PA⊥AD,PA=AD,∴∠PDA=45°。
(2)如图7-14,取PD中点E,连结AE,EN,又M,N分别是AB,PC的中点,
∴EN∥CD∥AB ∴AMNE是平行四边形
∴MN∥AE。
在等腰Rt△PAD中,AE是斜边的中线。
∴AE⊥PD。
又CD⊥AD,CD⊥PD ∴CD⊥平面PAD,
∴CD⊥AE,
又PD∩CD=D,∴AE⊥平面PCD。
∴MN⊥平面PCD。
(3)∵AD∥BC,
所以∠PCB为异面直线PC,AD所成的角。
由三垂线定理知PB⊥BC,设AB=x(x>0)。
∴tan∠PCB==。
又∵∈(0,∞),∴tan∠PCB∈(1,+∞)。
又∠PCB为锐角,∴∠PCB∈(,),
即异面直线PC,AD所成的角的范围为(,)。
例7 如图7-15,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各棱长都等于a,D、E分别是AC1、BB1的中点,
(1)求证:DE是异面直线AC1与BB1的公垂线段,并求其长度;
(2)求二面角E-AC1-C的大小;
(3)求点C1到平面AEC的距离。
解 (1)过D在面AC1内作FG∥A1C1分别交AA1、CC1于F、G,则面EFG∥面ABC∥面A1B1C1,
∴△EFG为正三角形,D为FG的中点,ED⊥FG。
连AE, ∵D、E分别为的中点,
∴ 。又∵面EFG⊥BB1,
∴ED⊥BB1,故DE为AC1和BB1的公垂线,计算得DE=a。
(2)∵AC=CC1,D为AC1的中点,∴CD⊥AC1,又由(1)可知,ED⊥AC1,∴∠CDE为二面角E-AC1-C的平面角,计算得∠CDE=90°。或由(1)可得DE⊥平面AC1,∴平面AEC1⊥平面AC1,∴二面角E-AC1-C为90°。
(3)用体积法得点C1到平面ACE的距离为a。
例8 如图7-16,已知斜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是2,侧棱与底面成60°的角,且侧面ABB1A1⊥底面ABC,
(1)求证:B1C⊥C1A;
(2)求二面角C1-AB-C的大小;
(3)求三棱锥B1-ABC1的体积。
解 (1)作B1D⊥AB于D,
∵侧面ABB1A1⊥底面ABC,
又B1D面ABB1A1,
∴B1D⊥底面ABC。
∴∠B1BA=60°。
故△ABB1是正角形。
∴D是AB的中点。
连CD,又△ABC是正三角形,
∴CD⊥AB。又CD是B1C在平面ABC上的射影,
∴B1C⊥AB。
又∵BB1C1C是菱形,∴B1C⊥BC1。
又∵AB∩BC1=B,∴B1C⊥面ABC1。
又∵AC1面ABC1,∴B1C⊥C1A。
(2)∵2ACC1A1是菱形,
∴C1A⊥A1C。
又∵B1C∩A1C=C,且由(1)知,∴C1A⊥面A1B1C。
∴C1A⊥A1B1。又AB∥A1B1。
∴C1A⊥AB。
连DE,则DE∥C1A,∴DE⊥AB。
又CD⊥AB,∴∠CDE是二面角C1-AB-C的平面角。
在△CDB1中,CD=B1D=,∠CDB1是直角,
且DE平分∠CDB1,∴∠CDE=45°。
(3)由(1)已证B1C⊥面ABC1,
∴B1E是三棱锥B1-ABC1的高,且B1E==,
又∵DE=B1E=,
∴S△ABC=AB×AC1=AB×DE=2×=,
∴V=S△ABC·B1E=··=1。
例9 如图7-17,已知A1B1C1-ABC是正三棱柱,D是AC的中点。
(1)证明AB1∥DBC1;
(2)假设AB1⊥BC1,BC=2。
求线段AB1在侧面B1BCC1上的射影长。
解 (1)如图7-18,∵A1B1C1-ABC是正三棱柱,
∴四边形B1BCC1是矩形。
连结B1C,交BC1于E,则BE=EC。
连结DE。在△AB1C中,∵AD=DC,
∴DE∥AB1,又AB1平面DBC1,
DE平面DBC1,∴AB1∥平面DBC1。
(2)作AF⊥BC,垂足为F。因为面ABC⊥面B1BCC1,
∴AF⊥平面B1BCC1。连结B1F,则B1F是AB1在平面B1BCC1内的射影。∵BC1⊥AB1,∴BC1⊥B1F。∵四边形B1BCC1是矩形,∴∠B1BF=∠BCC1=90°,又∠FB1B=∠C1BC,∴△B1BF∽△BCC1,
则==。又F为正三角形ABC的BC边中点,因而B1B2=BF·BC=1×2=2。于是B1F2=B1B2+BF2=3,∴B1F=,即线段AB1在平面B1BCC1内的射影长为。
例10 如图7-19(a),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菱形,且∠C1CB=∠BCD=60°。
(1)证明:C1C⊥BD;
(2)假定CD=2,C1C=,记面C1BD为α,面CBD为β,求二面角α-BD-β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3)当的值为多少时,能使A1C⊥平面C1BD?请给出证明。(2000年全国高考题)。
解 如图7-19(b),(1)连结A1C1、AC,设AC和BD交于O,连 C1O。
∵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BC=CD。
又∵∠BCC1=∠DCC1,C1C=C1C,∴△C1BC≌△C1DC,
∴C1B=C1D,∵DO=OB,∴C1O⊥BD,又∵AC⊥BD,
AC∩C1O=O,∴BD⊥平面AC1,又C1C平面AC1,
∴C1C⊥BD。
(2)由(1)知AC⊥BD,C1O⊥BD,∴∠C1OC是二面角α-BD-β的平面角。在△C1BC中,BC=2,C1C=,∠BCC1=60°,∴C1B2=22+()2 –2×2××cos60°=。
∵∠OCB=30°,∴OB=BC=1,∴C1O2=C1B2-OB2=-1=,∴C1O=,即C1O=C1C。作C1H⊥OC,垂足为H,则点H是OC的中点,且OH=,所以cos∠C1OC==。
(3)当=1时,能使A1C⊥平面C1BD。
证明一:∵=1,∴BC=CD=C1C,又∠BCD=∠C1CB=∠C1CD,由此可推得BD=C1B=C1D。
∴三棱锥C-C1BD是正三棱锥。 设A1C与C1O相交于G。∵A1C1∥AC,且A1C1∶OC=2∶1,∴C1G∶GO=2∶1。又C1O是正三角形C1BD的BD边上的高和中线,∴点G是正三角形C1BD的中心,∴CG⊥平面C1BD,即A1C⊥平面C1BD。
证明二:由(1)知,BD⊥平面AC1,又A1C平面A1C1,∴BD⊥A1C。当=1时,平行六面体的六个面是全等的菱形,同BD⊥A1C的证法可得BC1⊥A1C。又BD∩BC1=B,∴A1C⊥平面C1BD。
4.在直接证明有困难时,可考虑间接证法,如同一法和反证法。
3.注意下面的转化关系:
2.注意立体几何问题向平面几何问题的转化,即立几问题平面化。
1.用类比的思想去认识面的垂直与平行关系,注意垂直与平行间的联系。
3.空间元素间的数量关系
(1)角
①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③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斜线与斜线在平面内射影所成的角;
④二面角--用二面角的平面角来度量。
(2)距离
①两点之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
②点线距离--点到垂足的距离;
③点面距离--点到垂足的距离;
④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上一点到另一直线的距离;
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公垂线在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长;
⑥线面距离--平行线上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⑦面面距离--平面上一点到另一平面的距离;
⑧球面上两点距离--球面上经过两点的大圆中的劣弧的长度。
2.平行、垂直位置关系的转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