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03年全国高考题)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g)+B(g)C(g)
(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 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 mol,则x= mol,y= mol。
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 (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
(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
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 (选填一个编号)。
(甲)a<b (乙)a>b
(丙)a=b (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此题考查学生关于化学平衡的基础知识,以及分析、推理、组合、计算、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答题时考虑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途径无关,运用假设建立可比较的参照依据,同时注意等效平衡规律的适用范围。)
新活题网站
3.反应2X(g)+Y(g) 2Z(g);ΔH<0。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的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等知识,以及识图能力。答题时要分析反应特点,抓住曲线“先拐后平”的特点加以分析。)
2.(2000年全国高考题)在一密闭容器中, 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平衡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答题时抓住“容器体积增加一倍”,此刻A、B的浓度均减半这一关键。)
1.(2002年全国高考题)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Z
(本题通过简单的定量及定性分析来考查平衡知识,它涉及浓度、压强、物质的量等知识,通过答题可反应学生多角度的认识水平。答题时依据化学平衡特征进行判断。)
5.速率与平衡图象的识别
解答图象题的方法与思路是:
(1)看懂图象: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三看点(即看线起点、终点、交叉点及拐点);四看是否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五看定量图象中有关量的多少。
(2)联想规律:即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且熟练准确地掌握这些规律。
(3)作出判断,依题意仔细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典型题点击
4.“等效平衡”原理及规律
(1)等效平衡原理
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只要按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投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建立起的平衡状态都是相同的。
(2)等效平衡规律
① 在定温、定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② 定温、定容情况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改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与原平衡相同,两平衡等效。
③ 在定温、定压下,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若比值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3.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一般思路
2.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注意:(1)减弱即为削弱,不可能完全抵消。
(2)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
1.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的特征
①“等”:达平衡时,v正=v逆≠0,即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
②“定”: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及体积(或质量)分数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③“变”: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平衡就被破坏,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平衡发生移动,直至建立新平衡。
(2)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及所表示的意义
13.(1)因体积恒定的容器中,温度与压强均未改变,则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x+2=2+3,x=3
v(A)=
则v(B)= v(A)=
(2)若温度不变,压强变为9/10P,由
参加反应的n(A)=0.4mol-0.1mol·L-1×2L=0.2mol,
平衡时n(A)=0.4mol-0.2mol=0.2mol
参加反应的n(B)=0.3mol,平衡时n(B)=0.6mol-0.3mol=0.3mol
生成n(C)=×0.2mol=0.1x mol,n(D)= 0.2mol
x=2,v(C)==
14(1) ;向右
(2) (C) 大于.
15(1)v0=2.73×10-8 mol/(L•s)
(2)当I2消耗一半时,
c(CH3COCH3)=0.1mol/L-1/2×0.01mol/L=0.095mol/L,
c(H+)=0.1mol/L+1/2×0.01mol/L=0.015mol/L,此时的反应速率
vt=2.73×10-5×0.095×0.015mol/(L•s)=3.89×10-8 mol/(L•s)显然 vt > v0,所以反应速率比开始时快。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