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试比较两首词在结尾所抒发的感情。
4.试比较两首词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 长沙
1925年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 雪
1936年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试比较两首词在写作上的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两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词中所写的人物来看,李词所写的是一位思妇──秦娥;而毛词因为没提到过人物姓名,所以词中没有人物活动,纯是一首写景词。
B.从时令上看,李词所交待的是秋季,毛词所交待的是冬季。
C.从气氛的渲染上看,李词渲染的是一种凄凉、冷寂、迷茫的气氛;毛词渲染的则是一种紧张、激烈、悲壮的战斗气氛。
D.两词均是以借景抒情之笔收束,均是借对夕阳下的景物描绘来抒发一种悲壮豪迈之情。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对两词中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词中“秦娥梦断秦楼月”一句,“秦娥”是主语,“梦断”是谓语,“秦楼月”是宾语。
B.李词中“年年柳色”一句,之所以提到“柳”,是因为这里写的是“伤别”的场面──古人有折柳枝送别的习俗。
C.毛词“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中,一“碎”字写出了红军行军之急促,一“咽”字则表现了西风中军号声的苍凉和悲壮。
D.毛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一句应理解为“漫道雄关真如铁”,“漫道”,即“不要说”之意。
3.半命题作文
题目: 的梦想。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文体自定,不少于500字。
2.前些日子,我整理旧物,找到我中小学时期的成绩报告单。我的第一张成绩报告单上写着“一年级上,学生叶永烈”,作文只有40分,旁边盖着一个蓝印:“不及格!”
在我一年级下时,作文进步了一点,总算及格了,也只有64分!到了“三年级下”,作文算是进了一步,76分。
然而,到了“五年级下”,我的作文成绩竟然又不及格,跌到35分!
不过,到了小学六年级,发生了“历史性转折”:离我家不远处,是浙南日报社(今为《温州日报》)。报社门口,有一只大木箱高挂着,上面写着“投稿箱”三个大字。11岁的我,偶然心血来潮,写了一首小诗,悄悄地投入那只在我看来颇为神秘的箱子里。
十来天之后,1951年4月28日,我放学回家,父亲笑容可掬地叫唤我:“阿烈,快来看报纸。”
啊,见报了!这首小诗总共只有70个字,“豆腐干”一块,成为我文学创作道路的起点。从此,我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也就 从一个作文不及格的孩子成长为上海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尽管我在北京大学读的是化学系。
读了上述材料,你也许会对兴趣的巨大力量有所了解。是的,学习、生活、工作上要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兴趣。请以“兴趣”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立意与文体自定。
1.日前举办的“2004生命科学论坛”上每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做完报告后,全场均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是,在预留的总计40分钟的提问时间里,千余名听众竟然没有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说是报告太艰深,那么为何在下午的三处分会场,面对同样艰深的学术报告,大一新生们却显得相当踊跃?
熟悉中国教育的人士都知道,接受教育年限越长的人,就会越“内向”与“胆小”。一位名人说过,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是胆怯。
请以“冲破创造的藩篱”为题目,写出你的感受与想法,文体自定。
某中学语文课堂内正在学习民间传说《白蛇传》。白素贞最终被镇压在雷锋塔下,许仙出家做了和尚。玉皇大帝认为“水漫金山”、生灵涂炭,法海也难逃其咎,决定惩罚他。法海四处躲藏,最后躲到了螃蟹壳里。学完故事后,同学们议论开了。
甲:“这白素贞真是死心眼,放着逍遥快乐、远离尘世的妖不做,非要去做烦恼的人。最后被许仙背叛,自己还被镇在了塔下。”
乙:“话可不能这么说。妖修炼这么久,就是想成仙、成人。做人的确不如远离尘世的妖自在,但做人的味道也就在这里。”
丙:“这法海也是个死心眼,许仙和白素贞你情我愿,互相选择,这是他们的自由,什么人啊,妖啊,可以不可以的,多管闲事,活该。”
丁:“话可不能这么说。法海作为一个得道高僧,他看到许仙脸上有妖气,怎能不管?降妖除魔,是他的本职,这也是为许仙好。”
戊:“唉,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只可惜,这么美的一个爱情故事,结局却这么凄惨……”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