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人口红利期”指的是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处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期”。据此回答10-11题。
10.处于“人口红利期”的人口结构特征应该是( )
A.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B.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C.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D. 高少儿、高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11.人口经济学家根据《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大约在2015年出现转折,可能由“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债期”。但中国的各个地区可能进入转折期的时间不尽相同,图中所示的地区可能进入“人口负债期”的时间是(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8-9题。
材料一: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材料二),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
材料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图。
8.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
A.挪威的峡湾 B.黄土高原的沟壑
C.石灰岩溶洞的石笋 D.沙漠的风蚀城堡
9. 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
是( )
A.亚马逊平原 B.浙闽丘陵
C.西伯利亚山地 D.撒哈拉大沙漠
读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5-7题。
5.图中E点的气压值可能是( )
A.1006 B.1010
C.1018 D.1022
6.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 )
A.西北、东北、东南、西北
B.东南、西南、东南、西南
C.西北、东北、西北、东南
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
7.F、G气压中心的成因分别是( )
A.寒冷形成的热力高压、温暖形成的热力低压
B.气流下沉形成的动力高压、气流上升形成的动力低压
C.寒冷形成的热力高压、气流下沉形成的动力高压
D.温暖形成的热力低压、气流上升形成的动力低压
下图为某地区某日平均气温分布和M地全年降水和昼夜情况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可用于判断M地位于北半球或是南半球的主要信息有( )
①山地走向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 ③纬度分布 ④降水量季节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该地区( )
A.分布在中纬度大陆东岸
B.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C.农业以热带雨林迁移农业为主
D.白昼最长时降水量最多
右图圆圈表示近1000年来,地震和火山发生地点分布图,回答1-2题。
1.该地多发地震和火山的原因是位于 (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B.非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P海域是世界重要的交通水道,向东运送的货物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
A.铁矿石 B.石油 C.棉花 D.咖啡
31.[有机化学基础](8分)
A、B、C、D四种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2)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填标号)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是 。(填标号)
(3)C、E、F有如下转化关系,E和B互为同分异构体。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4)G和D互为同分异构体,G具有如下特点:
①是苯的二元取代物,两个取代基分别为羟基和含有“一COO一”结构的基团;
②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不同结构;
③可发生银镜反应。
写出G的结构简式: 。
31.[物质结构与性质](8分)
(1)下列元素按电负性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填标号)
A.K、Na、Li B.N、O、F
C.As、P、N D.Cl、S、C
(2)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I)/kJ·mol-1 |
I1 |
I2 |
I3 |
I4 |
A |
578 |
1817 |
2745 |
11578 |
B |
738 |
1451 |
7733 |
10540 |
A通常显 价,B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H2O的熔沸点高于H2S,其主要原因是 。
(4)CH2=CH-CCH分子中的键与键的键数之比为 .
30.(8分)
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98%)中含有和等杂质,一定条件下,用工业碳酸钠制取试剂级碳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提示:碳酸钠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t)下析出的结晶水合物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温度下,向含有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时,= 。
(已知:一定温度下,Ksp[Mg(OH)2]=5.28×10- 12”;Ksp[Fe(OH)3]=2.64×10-39)
(2)实验室进行溶解与过滤均用到玻璃棒,其用途分别为 , 。
(3)“趁热过滤”时,温度应控制在 。
(4)已知:
写出Na2CO3· H2O(s)脱水生成水蒸气和Na2CO3(s)的热化学方程式:
。
29.(11分)
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完成系列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甲中仪器a的名称为 。用装置甲制取NH3,在b中加入CaO固体,a中加入浓氨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将C12持续通入装有淀粉一KI无色溶液的装置乙中,溶液变蓝而后逐渐退色。查阅资料得知:溶液蓝色逐渐退色,是因为有+5价的碘元素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用装置丙模拟“氨的催化氧化”实验。锥形瓶内装有浓氨水,通入空气,并将红热的铂丝插入锥形瓶内,铂丝保持红热。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锥形瓶内还可观察到现象是 。
(4)活动小组从“绿色化学”角度出发。在装置丁中进行SO2的性质实验。其中棉花上蘸有不同试剂。请填写表中空白:
棉花位置 |
① |
② |
③ |
棉花上蘸有的试剂 |
品红溶液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
现象 |
|
溶液紫色退去 |
无 |
结论 |
SO2具有漂白性 |
SO2具有 |
SO2有毒,不能排空 |
28. (5分)常温下,3种一元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情况如下表:
|
一元酸 |
c(一元酸)/mol·L-1 |
c(NaOH)/mol·L-1 |
混合液的pH |
实验一 |
HA |
0.1 |
0.1 |
pH=a |
实验二 |
HB |
0.12 |
0.1 |
pH=7 |
实验三 |
HC |
0.2 |
0.1 |
pH>7 |
(1)分析实验一,如何根据a值判断HA是强酸还是弱酸? 。
(2)分析实验二,判断:将等体积、等浓度的HB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中c(A- c(Na+)。(填“>”、“<”或“=”)
(3)实验三,混合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