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细胞小专题
1. 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细胞的种类 |
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
功能的多样性 |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 |
两面凹的圆饼状 |
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提高O2和CO2的交换效率 |
具分泌功能的细胞 |
很多突起,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含量较多 |
增大表面积,提高分泌速率 |
癌细胞 |
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糖蛋白含量减少 |
细胞间黏着性减小,容易扩散和转移 |
代谢旺盛的细胞 |
自由水含量高,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含量多,核仁较大,核孔数量多 |
物质交换速率快,蛋白质合成快,表现为旺盛的生命活动 |
2. 历年高考对人的成熟红细胞的考查
细胞结构 |
无细胞核和线粒体,无DNA,无细胞壁 |
特殊物质 |
血红蛋白(含铁元素),携带和运输氧气 |
内环境 |
血浆的渗透压与0.9%生理盐水等渗 |
代谢类型 |
无氧呼吸(利用葡萄糖,产生乳酸和少量能量) |
细胞分裂 |
人的成熟红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 |
ABO血型 |
由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决定血型 |
3. 几种典型细胞中的细胞器
典型细胞 |
细胞器的特殊性 |
叶肉细胞 |
含大多数细胞器 |
根成熟区, 叶表皮细胞 |
不含叶绿体 |
根分生区、 干种子细胞 |
不含叶绿体和大液泡 |
维管束鞘细胞 |
C3植物无叶绿体,C4植物有不含基粒的叶绿体 |
心肌细胞 |
含线粒体较多 |
消化腺细胞 |
含高尔基体、核糖体较多 |
4. 细胞器的归纳
分布 |
动植物都有的 |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
植物特有的 |
质体(叶绿体、白色体等) |
|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 |
中心体 |
|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 |
液泡 |
|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 |
中心体、溶酶体 |
|
分布最广泛的 |
核糖体(真核、原核细胞) |
|
结构 |
不具膜细胞的 |
核糖体、中心体 |
具单层膜结构的 |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
|
具双层膜结构的 |
线粒体、叶绿体 |
|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 |
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
|
成分 |
含DNA(基因)的 |
线粒体、叶绿体(都有半自主性) |
含RNA的 |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
|
含色素的 |
叶绿体、液泡 |
|
功能 |
能产生水的 |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
有产生ATP的 |
线粒体、叶绿体 |
|
能复制的 |
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
|
能合成有机物的 |
核糖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
|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 |
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
|
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其它结构) |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
|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其它结构) |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拟核、质粒) |
5. 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应用
用途 |
实验设计 |
结论 |
单一变量 |
判断细胞死活 |
待测细胞+0.3g·mL-1的蔗糖溶液观察细胞形态 |
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活细胞; 不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死细胞 |
细胞生活状态 |
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
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观察细胞形态 |
细胞液浓度范围在未发生质壁分离和使细胞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 |
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
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
不同植物细胞+0.3g·mL-1的蔗糖溶液观察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 |
根据不同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来判断细胞液浓度大小 |
不同植物细胞 |
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
成熟植物细胞+0.3mL-1的蔗糖溶液观察细胞形态 |
①
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伸缩性;②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壁伸缩性大于或等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
植物细胞结构特性 |
(四) 蛋白质小专题
1. 蛋白质代谢图解
特别提醒:图解中应该掌握的内容有: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及部位;氨基酸被吸收的方式、途径;蛋白质的中间代谢(在细胞内);蛋白质代谢与糖代谢、脂肪代谢之间的关系。
2. 与蛋白质有关的计算
(1). 与蛋白质有关的计算类型
①一个氨基酸中的各原子的数目
②肽链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和肽链数日
③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与蛋白质的分子量
④基因(或mRNA)中的碱基数与氨基酸数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2). 方法与技巧(表中a表示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
氨基酸个数 |
n |
肽链数 |
m |
肽键数 |
n-m |
脱去水分子数 |
n-m |
蛋白质分子量 |
an-18(n-m) |
至少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
m |
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 |
n+m |
mRNA中的碱基数 |
3n |
基因中的碱基数 |
至少6n |
(三) 糖类小专题
1. 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
2. 植物体内糖类代谢图解
特别提醒:图解中应掌握的内容有: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过程;温室作物栽培原理(如适当增加光照、提高CO2浓度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反应式、过程;中耕松土、种子的储藏、蔬菜的保鲜原理。
3. 人和动物糖类代谢图解
特别提醒:图解中应掌握的内容有:糖类的化学性消化过程及部位;葡萄糖被吸收的方式、途径,葡萄糖在细胞内的代谢;血糖的正常值,低血糖症、高血糖症和糖尿病血糖浓度的范围及致病机理;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时细胞呼吸的产物、能量;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的关系。
(二) 水和无机盐小专题
1. 水分的吸收
(1). 吸水原理: 吸胀作用
渗透作用
(2). 吸水的部位和动力
细胞的吸水动力本质上主要来自细胞内、外液的浓度差(即渗透压)。对植物体而言,吸水的外因主要是蒸腾作用,吸水部位主要靠植物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其次还有叶片等;单细胞动物靠细胞直接吸收水分,如草履虫;低等多细胞动物靠消化腔吸收水分,如水螅;高等动物和人靠消化道中的胃、小肠、大肠吸收水分,肾小管、集合管也可对原尿中的水进行重吸收。
(3). 吸水与吸收矿质元素的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2. 细胞代谢产生水的结构和过程
结 构 |
代谢过程 |
叶绿体的基质 |
暗反应合成有机物 |
线粒体 |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
核糖体 |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
高尔基体 |
合成纤维素 |
细胞核 |
DNA复制、转录 |
动物肝脏和肌肉 |
合成糖元 |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
ATP生成ATP |
3. 新陈代谢利用水(消耗水)的生理过程及结构
① 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的消化(水解)
② 肝脏和肌肉细胞中糖元的分解过程消耗水。
③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H2O2[H]+O2;部位: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④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2C3H4O3+6H2O6CO2+20[H];部位:线粒体
⑤ ATP的水解:ATP+H2OADP+Pi+能量;部位: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等
4. 几种重要无机盐的作用及缺乏引起的病症
l K+:维持细胞内液渗透,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血钾过低时,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l Na+: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膜电位和神经冲动的传递等作用。缺乏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
l Ca2+: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维持肌肉张力和正常的心肌活动。缺乏时老人患骨质疏松症、儿童患佝偻病;血钙过高出现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出现抽搐。
l Fe2+:血红蛋白的成分。长期缺乏造成缺铁性贫血。
l B:植物缺少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
l I:缺乏时成年人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幼年时患呆小症。
(一) 化学元素专题
1.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最基本元素:C
基本元素:C、H、O、N
主要元素:C、H、O、N、P、S(共占细胞总量的97%)
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Cl、Ni等(量少但生物必需)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共14种):以上元素除C、H、O外,其它都是。
2.常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ATP和ADP的组成元素:C、H、O、N、P NADPH(还原性辅酶Ⅱ):C、H、O、N、P
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C、H、O、N、Fe 叶绿素的组成元素:C、H、O、N、Mg
秋水仙素的组成元素:C、H、O、N 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C、H、O、N、I
3.N、P、K与植物光合作用及人体健康的关系
与光合作用的关系:①是酶、叶绿素、ATP和NADP+的组成元素
②可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使叶面积增大,从而增大光合作用面积
N ③能延长叶片寿命,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人体主要以氨基酸形式摄取氮元素,人体每天必须从外界摄取一定量的蛋白质
与光合作用的关系:①是叶绿体双层膜、基粒、ATP和NADPH的组成元素
P ②在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与人体健康的关系:Ca、P都是牙齿、骨骼的重要成分
与光合作用的关系:①可使植物抗倒伏、保持挺拔状态、接受充足光照
K ②可促进光合作用中糖类的合成、运输
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心肌舒张状态,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
21. 在单抗上连接抗癌药物,制成“生物导弹”,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的部位,既消灭了癌细胞,又不会伤害健康细胞。
20. 动物细胞融合最重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19. 细胞株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是有些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变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
18. 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17.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如细胞器,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