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1425  321433  321439  321443  321449  321451  321455  321461  321463  321469  321475  321479  321481  321485  321491  321493  321499  321503  321505  321509  321511  321515  321517  321519  321520  321521  321523  321524  321525  321527  321529  321533  321535  321539  321541  321545  321551  321553  321559  321563  321565  321569  321575  321581  321583  321589  321593  321595  321601  321605  321611  321619  447090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17.[者]

试题详情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试题详情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试题详情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试题详情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试题详情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试题详情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试题详情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试题详情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试题详情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