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1430  321438  321444  321448  321454  321456  321460  321466  321468  321474  321480  321484  321486  321490  321496  321498  321504  321508  321510  321514  321516  321520  321522  321524  321525  321526  321528  321529  321530  321532  321534  321538  321540  321544  321546  321550  321556  321558  321564  321568  321570  321574  321580  321586  321588  321594  321598  321600  321606  321610  321616  321624  447090 

2.  A.东郭先生将北适以

B.哭声直上云霄

C.不从车乘,不操

D.亦不敢服垢弊以

E.理民之优于将略                                  

试题详情

1.  A.直前诟虏师失

B.自可断来,徐徐更谓之

C.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俄匀谢玄淮上

E.造化之尤物也                                                

试题详情

3.  A.天理云集响应,赢粮而从:同“影”

B.屈平既,其后秦欲伐齐:同“黜”,被罢免

C.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也:讨伐,征伐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验应                                       

试题详情

2.  A.惟作福,惟辟作威:君主

B.举孝廉不行,连公府不就:开辟也 :同“避”,躲避

C.其北陵,文王之所风雨也:同“避”,躲避

D.唇吻翕,不知何词:张开                                       

试题详情

1.  A.沛公不杯杓:禁住,能承受

B.上下同欲者:取得胜利

C.何可道也者:尽

D.真黄山绝处:优美的

E.数石之重,中人不:获胜                                       

试题详情

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

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是基础,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是能力。根据语境,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还是用“以”作例子来说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一句中,“愈”通“逾”,超过,胜过,“养”养蝗虫,放纵蝗虫“遗患”表示结果,据此可知“以”是连词,当译为“以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根据“以”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用来”。“孤违蹇叔,此辱二三子”,“辱二三子”的意思是:使你们遭受羞辱,根据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以致”、“因而”。

[限时训练]

试题详情

1.全面复习,掌握常见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身尊数职”,一词多用。复习时应对使用频率高的虚词的常见用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譬如“以”,可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拿”“凭借”“依据”“按照”。如“余船以次进”中的“以”应译为“按照”;可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的“以”;也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中的“以”。“以”还可以用作连词,用法与“而”相近,只是不表示转折。“以”作连词时,还可以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译为“用来”;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的“以”可译为“因为”

只有通过全面复习,掌握其常见用法,考试时才能结合语境作辨别。

试题详情

23.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多于南亩农夫

②辍耕垄上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试题详情

2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击沛公于坐

  ②蒙故业,遗策

B.①晏子见疑景公

  ②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C.①失其所,不知

  ②桓公知天下诸侯多己也

D.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此印者才毕,第二板已具

试题详情

2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黑质白章

  ②授之书习其句读者

B.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

  ②是进亦忧,退亦优,则何时而乐耶

C.①若业为吾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②术怒攻布,为布

D.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