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1591  321599  321605  321609  321615  321617  321621  321627  321629  321635  321641  321645  321647  321651  321657  321659  321665  321669  321671  321675  321677  321681  321683  321685  321686  321687  321689  321690  321691  321693  321695  321699  321701  321705  321707  321711  321717  321719  321725  321729  321731  321735  321741  321747  321749  321755  321759  321761  321767  321771  321777  321785  447090 

1、 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试题详情

什么是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被动句总结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试题详情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试题详情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试题详情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试题详情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试题详情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试题详情

3、如果写议论文,可以先教养对一个人成长、成功的重要性,再联系现实指出当今社会道德的沦丧、人的良好品质的确实导致的不良后果,从而指出良好教养对当前改善社会风气营造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而呼吁人们加强道德修养,让教养的芬芳弥漫于我们的周围,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世界。

记叙类例文

教养的芬芳 

我热爱着那方土地。即便是没有林立的楼群,缺少闪亮的霓虹,与那片土地一致的是贴着地皮疯长的蔓草,透过云层依稀可见的鸟群,我依然爱她,爱她从农人的锄间,山野的风中飘荡出带着泥土气的芬芳--属于教养的芬芳!

我是土地的孩子,根植于故园简单却厚重的土地里!我像是一株饥渴的树苗欢快地吮吸着来自泥土醇厚的生命的乳汁,然后迅速地抽枝拔节,企图逃离,却发现再长的生命也无法与她脱离,我已深深根植于她的生命,每一脉络都流淌着源自故园的赤诚的血液,每一次生长都有源自她的生命最本质的气息!

我喜欢那片土地上孕育的丰盈饱满的女人,毫无顾忌地唱着简单零碎的曲子,即便是不及城市人的雍容华贵,即便是没有多么高雅的情趣,一支山花随便采来插在发间也可风情俏丽,一段未成曲调的歌谣也可唱出满心的喜悦!故土上的清风将她们悠扬的歌声传远,山野间的泉水滋润着她们洁白纯真的情怀,故乡的女人没有惊人的壮举,缺少繁华都市里的妖娆,却用一腔爱意、一段歌谣将我养大。没有孜孜追求的斗志,没有尔虞我诈的技巧,她们给我的,只是充实的人生,她们教我的,只是如何本分做人、踏实行路,真诚地迎接生命里的每一个朝阳和晚霞!教养,不是她们拥有高贵的气质、雅致的装扮,而是他们简单纯正的生活,也是她们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在厚重的土地上散发着淡淡的芬芳!

我亦敬佩那些赤着胳膊、挥着镰刀的汉子,在生命的土地上用心收获一份真实平凡的希望!或许他们不懂抱负,或许他们不知钻营,但他们拥有一双肩膀,一双印满岁月、刻着沧桑的生命的肩膀,无论晦明风雨、坎坷多艰,都会无语地担起生活的重担!也许他们不懂什么温文尔雅,也许烦了他们也会骂出一两句脏话,但他们依旧会在肩上多扛一袋粮食,依旧会在飘满炊烟的羊肠小道上加快回家的脚步。我不知道她们是否拥有过远大的志向,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为一次遭遇怨天尤人,可我依然从那肩膀中读懂了教养,不是矫饰的语言、虚伪的动作,而是真正的担当起生活的重担,担当起生命的重量,从容而坚定!

我是故乡的孩子,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教会我成长,每次行走大地,我都带着故乡赋予我做人的教养,踏实从容地行走在山川大地,芬芳每一段行程! 

教养的芬芳 

我是睡在稻草上长大的孩子。水泥钢筋的城市离我们很远,城里人口口声声强调的“学识”离我们很远,一如玻璃橱窗里的玫瑰花,永远不会扎根板结的黄土埂上。但农村人朴实、热情的品格,却在稻香的摇曳中,代代相传。农家娃没有城里人的阔绰,但骨子里有着灯红酒绿无法比拟的芬芳。我们不急于将这芬芳贴上教养的标签,因为我们追求的只是内心的富足,一辈子的安详。

金色的秋风吹来金色的梦想,10月的田野滚动着豆粒的欢歌笑语。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鸡叫,急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在隆隆的打谷声里尽情挥洒着喜悦的汗滴。那是一个热情、温馨、富足的年代,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个个微缩的金字塔,记录着农人的财富与成果。简单、知足,是我们生活的基调。

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追求是否为玻璃砖里的城里人所不齿,是否他们眼里的农事只是低级趣味。但当我放眼张望那隔间里的三口之家,看着他们强制孩子用稚嫩的双手写下远非属于那个年纪应该涉足的古文、英文、方程时;当我看到邻里之间隔着钢筋门窗互相提防时,当我看到霓虹灯下弥漫血腥混乱疯狂时,我真的不敢说那是生活在社会上层的灵魂,我不敢说他们的生活里有人格的芬芳,抑或教养的幼苗,真的,我不敢说。我所能传达的,或庆幸的是,我们的稻谷拥有最本真的香甜。

故乡在小河蜿蜒环绕的平原地区,大片的稻田就是农民一生的岗位,一代代的农人在田野里劳作,将劳苦的一生消耗在这片不算辽阔的田野里。他们一辈子一刻也不曾停止过向着金色的人生散发芬芳,那一股简单、明净的芳香播撒在金黄的土地上,融入稻谷抽芽拔节的生命节奏,也滋润了枕在稻草上生长的农家娃。

如今,生活愈来愈精致,而我却始终感念着金黄稻草上留存的香甜好梦。即便我发现自己已无法回到从前的日子了,但我知道那流淌在农家屋舍前的稻香已植入我的心田,温热着在异乡奔波的农人。

在故乡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根稻草,安详、富足,永远散发着教养的芬芳。 

教养的芬芳

罗兰说:“你踩碎了紫罗兰,它却将芬芳留在你的脚上。”宽阔豁达的心灵总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因为那是教养所滋润的花朵。

炎炎夏日,热浪袭来,却依然挡不住我对花果山的向往,一大早就睁开双眼催着父母收拾东西准备上路。一路上的颠簸后,我终于来到了这个神奇的地方,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张开双臂就往里冲,似乎里面有某种芬芳在吸引着我。

我们一路说笑,一路留影,不知不觉就到了半山腰。半山腰处有家茶水铺,是供往来游人休息的地方,我挥了挥汗,瞅个空处坐了下来。本想坐下来静心欣赏一下周边的风景,突然耳边响起了一些议论声和惊呼声,我转过身去,想探个究竟。

那是一个怎样的人啊,身体畸形,有些罗锅,干瘦,矮小,约莫四十岁的样子,我不禁泛起一片同情之心,可夸张的是她的头发,有些干枯,却绑着两条麻花辫子,贴着脖子安静地挂在胸前,但每条辫子上的那一撮野花竟是那么的显眼,也许是就地采的吧,还很鲜嫩,我突然之间就被感动了。也许生活有艰辛,磨难,太多的不公平,可都不影响她对生活的热爱。

她微笑着招呼大家,权然不顾大家的议论纷纷,丝毫不在意别人的异样的目光,也许是习惯了吧。我明白了,她是这个茶水铺的主人。不断的人来人往,她越发忙碌了,越发笑得灿烂了。

她热情地应对着每一个客人的要求,看得出生意很好,但这些都不影响她和别人的交谈。一个孩子走过,她会轻声说:“多可爱的孩子,慢些走!”一位老人路过,她也会关切地说:“大爷你身体可好哟,小心些,前边的路有些陡!”这些温暖的话语就像她那麻花辫上的野花一样,散发出淡淡的芬芳,看似平淡,却又真真切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也许小孩子初次见了她会惊恐不已,也许贵妇人见了会嫌恶地远远离开,可她都豁达地通通忘掉,宽容地原谅着人们浅薄的无知,原谅着上天的不公,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教养,像野花一样扎根于大地,默默的演绎着自己的精彩,等待着真正懂她的人,领略她的芬芳。

离开的时侯,我特地走到她跟前,真诚了说了声“谢谢”,看着她如花的笑奤,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我不知道她的生活境遇是否会永远如此,但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对美的执著与热爱,对人的宽容与豁达,她的生活就会永远充满芬芳。

这不是教养又是什么?她的教养滋润着她的生活,我相信,在以后的以后,它也会滋润更多人的生活,真的希望这种芬芳能够永远传递下去,惠及你,我,他。 

教养的芬芳

“你这孩子真没教养,不知道你父母是怎么教的”,七、八岁时的我常听别人这样训斥我。当时一听到这话,我就大声的反驳。爸妈做生意不常在家,身边只有爷爷奶奶,他们怎么教我呀,再说了,教养能当饭吃吗?因为当时还小,真不知道是什么,模糊之中,“没教养”大概就是“没人管”的意思吧,现在想来都觉得好笑。

在遇到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之前,我承认,我确实是一个没有什么教养的人,我甚至会乱丢垃圾,而且总会制造一些恶作剧,所以所有的人都不怎么喜欢我,除了这个新来的班主任之外。

她是一个20出头的漂亮的老师,笑起来好甜,声音也柔和动听,一来就我就对她有了好感,因为她是第一个说我是个有教养的人。

那是在下课的时候,因为一个男生在纸上画了一只小鸭子,扁扁的嘴,长长的脸,上面有我的名字,旁边写着“没有教养的某某某,某某班”,我想把这张纸抢过来,却被他弄成了纸团,乃了下去,天哪,要是平时,我才不会去在意这个纸团呢。可是如果被别人捡到,那我不就丢死了,不就出名了,而且是臭名远扬吗?

我迅速地下了楼,就在捡起那个纸团的一刹那,看到了她--我们年轻的班主任。她微笑着向我走来:“某某某,你真不错,这么小就知道爱护环境,可真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听到这话,我的脸一下子红了,不过,真是弄拙成巧了。天呀,竟然有人说我是有教养的人了。

当天,她就在班里表扬了我,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可是那个男生突然站起来了,说我是个有教养的人,还说出了我的种种“恶行”,我当时就被他气哭了。

这时她说了几句话,可能是我一辈子也忘记不掉的。“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花,花的名字叫教养,当这朵花开放时,你们就会闻到教养的芬芳,来自心底的芬芳。”

原来,教养就是一朵花,当这个人的行为有教养时,就像是甘露一样,浇灌着这朵花,使其开放成最美的花,让人闻到教养的芬芳,让人不可抗拒。

自那以后,我真的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别人再也不说我是个没教养的人了。他们会说:“瞧瞧人家,多有教养,我家的孩子如果像她一样,那该多好。”

请每一个人都在心中播种一个叫“教养”的种子吧,当它成为花时,请用甘露浇灌,就可以闻到教养的芬芳了!只要人类还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这朵芬芳的花就应该永远盛开。

议论类例文

教养的芬芳

教养,像一盏清茶,细细品味方觉清香扑鼻;教养,似一坛老窖,久藏多年方才浓厚甘醇;教养,是一簇凡花,默默绽放却也芳香四溢。教养,芬芳了我们的世界,点缀了我们的生活。

很欣赏这样一句话:人类心灵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每个人的言行举止在无形中为自己的教养贴上了标签,给了别人评判自己的依据。教养的芬芳有时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嗅得,也非弹指之间便能具备,要使自己的行为高尚起来,仍需要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平常生活中细细斟酌、品味。

有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女子,面对采访时有些紧张的年轻记者,她微笑着提议:来,看一场精彩的球赛怎么样?发现记者忘记了材料,她又抽身离开去煮咖啡来为记者解围。她,就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这位周身散发着教养芬芳的“铁娘子”因她的善解人意、因她的尊重他人、因她的顾全大局赢得了世人的赞誉,也为她的国家赢得了更多的掌声。

当瘦弱矮小的简爱呐喊:“你以为我瘦弱、平凡而又矮小,就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了吗?你错了!我有我的自尊,我有我的情感,当我们共同站在上帝脚下时,你和我--是平等的!”时,我被她瘦小身躯里喷射出的强大的力量震撼了。她的确长相平庸,她确实生活清贫,但谁也剥夺不了她自尊自爱的权利。她用细腻而又敏感的心灵时刻警醒自己,她用强有力的言语捍卫着自己的尊严。是的,你可以没有桃花般娇羞的容颜,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没有挥之如土的财富,但你一定要有尊严,要有自尊。做不成巍峨的高山,即便长成一片绿草也能点缀大地。

当斯嘉丽擦掉眼泪,坚定地说出:“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时,我看见坚强之花在她身后开得绚烂。在南北战争那个动荡的年代,她用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起了桃瑞园的希望,用一双娇小却又坚定的脚走出了一条通向幸福的路。她的坚强感染了书内的人,也感动着书外的我。没有什么能够击败一颗坚强的心,跌倒了,再爬起。没有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要背着坚强上路,前方的路纵使崎岖,我们的步伐就会铿锵。

教养的芬芳,沁人心脾,暖人肺腑,激人奋进。愿人类心灵花园中这株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教养之花,开遍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教养的芬芳

如果说人格是最高的学府,那么教养则是这所学府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林则徐曾经在《观操守》中说过:“观操守在利害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对于教养,也莫不如此,教养的芬芳,来源于坦然的心境。

那一场乒乓球赛,刘国正遭遇波尔,第七局12:13,刘国正回球落在了地板上,上海体育馆的空气好像立刻凝固了:如果球出界,就意味着刘国正出局。就在这时,一个人伸手示意裁判:“球擦边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波尔!13平,裁判举起右手。随着中国球迷两次排山倒海的欢呼,刘国正终于以15:13反败为胜,波尔输了比赛,却赢得了风度,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他身上胜于王者的光芒。其实,波尔又何尝不知道输赢的重要性,只是在胜负面前,他懂得坦然对待,荣辱不惊,波乐用他的坦然一笑身我们诠释了教养的定义,向我们展示了教养的芬芳。

曾经听过一个关于北大教授季羡林的真实的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了路边。这时正好一个老人走了过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看一下包,而他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的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包的老人。

有人说,智慧往往不是源于高智商,而是源于低姿态,低姿态,季老先生做到了,鲜花、荣誉、掌声、地位、名声,他都能够坦然视之,泰然处之。和蔼待人,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季老先生将教养的芬芳挥发到了极致。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有教养的人,往往都像波尔和季羡林一样,有一种坦然的心境,所以说,教养的芬芳源自坦然的心境。

我们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应深谙教养之道。对于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要坦然,要镇定,那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教养,也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涵养。

望天外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只要我们都能做到坦然,教养的芬芳就会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教养的芬芳

提到教养,多数的人可能会把它与城里人或者那些知识分子联系起来。我是一个从农村来的孩子,接触的更多的还是农村的人和事。透过农村人的粗犷、豪放,我看到了一个个有教养的灵魂,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农人的教养不是高文化带来的修养,而是天性的善良。每当村里有老人去世时,善良的村民会自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国量;帮助处理后事,分担一部分农活,同时分担家主的哀痛。每当村里有乞丐经过时,主人总会打开门,一瓢白花花的大米,外加一碗白开水,去填满那久久干涸的心灵。农人的教养,不用浓妆艳抹,因有善良装饰,流露自然的芬芳。

农人的教养,在于那种且息且行的生活态度。农忙时,农人的身影似风般迅疾。清晨醒来,卷上一块煎饼,带上一壶进水,拿起镰刀便向田里奔去。胳膊早已酸麻,却仍不停地挥舞镰刀,在收获麦子的同时,他们用坚持收获了自己的人生。因坚持而具有了教养,混合着麦子的香气,农人教养所散发出的芬芳丰盈了整个收获的季节。农闲时,农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不是在讨论国家大事,只是在一起聊聊天南海北的事,只为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让疲惫的身躯在这一刻得到放松。农人的教养,在于他们懂得且息且行,劳逸结合。

农人的教养,在于一个“和”字。和在国家的高度上有“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理念。而农村,则更多地代表了家庭和睦,邻里融洽。妈常告诉我: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每当我一腔怒火想要爆发时候,想一想妈的这句话,便如清风佛面,平静下来。是农人“和”的教养,教会了我月郎风清的沉着与冷静。

农人的教养如一首山歌,婉转、悠扬又通俗易懂;农人的教养如一杯清茶,芳香满口,清新、质朴;农人的教养似一杯老酒,芳香、醇厚,慢慢品味,更觉其无比珍贵。

农人的教养使我变得善良;农人的教养会使我正直无畏,农人的教养塑造我温和的性格,让我在这个充满竞争,缺少了某些东西的社会屹然不倒,并时常品味一下农人教养的芬芳。 

教养的芬芳

在人类心灵的百花园中,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花朵,这些花朵是心灵上最耀眼的闪光,它们散发出的迷人芳香指引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从邪恶走向善良,从残缺不堪中获得心灵永恒的美丽。

菊花,教会我与世无争,归于平淡。菊花是一个人的化身,他厌倦了官场的黑暗虚伪,浮浮沉沉,决心不再为五斗米而折腰,因此,他隐居田园,以一颗与世无争、平平淡淡的心看世界,他与自然的怡然自乐化为一体,获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精神盛宴享受。看看现实中的我们,急功近利,追名逐利是我们生活的本质,更成了我们人生中的唯一追求,即使这样,我们获得了什么呢?我们什么也没获得,我们获得的只有一生的疲倦和一颗日益凋零枯萎的心灵。为什么不愿做一朵菊呢?我想,拥有菊的教养:与世无争、归于平淡,才能享受到真实的生活,才能拥有美好的心灵之百花园。

莲花,教会我做本色的自我,濯清涟而不妖。细细数来,纯真抑或是纯洁应是人的教养中最珍贵的一种。它没有媚人的芳香,却拥有一缕清幽的香味,它是人类教养中最迷人的芳香。嗅着这种芳香,心灵会更加纯洁,灵魂会更加纯净。拥有莲花般的教养,你不会再欺骗、隐瞒、狭隘……,因为它会使你的物质欲望消失,增加你对纯真、本色生活的追求。

梅花,教会我坚强执著,傲视风霜。严冬腊月,百花凋零,万物生息,唯独梅花,凌寒独自开,寒气吹不彻它,风雪压不弯它,它的枝干如此硬朗,尽显生命的活力,是什么使你--梅花拥有这样的力量?梅花回答说,生命本是一段艰辛路,困难重重,荆棘丛生,只有拥有坚强的毅力和耐力,才能获得开花的机会。是啊,我们的人生之路不也是这样的吗?我们之所以“开”不了花,是因为我们不曾拥有梅花的教养:坚毅、执著。如果我们拥有如此这般的教养,那么我们终有一天也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开花”的日子。

审视人生心灵百花园,“菊花的教养”教会我拥有一颗与世无争,看淡名利的心;“莲花的教养”教会我拥有一颗纯真之心;“梅花的教养”教会我拥有一颗坚毅执著的心。我想,带着这三种花香上路,我的人生定会克服一切艰难,一路顺畅;嗅着这三种芳香,我的人生也将充满芳香。 

教养的芬芳

在人类心灵的百花园中,教养是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把教养揣在心田,身后会撒下一路芬芳;把教养融入血液,身体会释放迷人的光芒。

 教养是春风,在清凉你的同时也可抚平心灵的创伤。有这样一个女子,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灭,让生命与坚强一起成长。接受,回报,奉献,用行为延展爱心,几年时间,她用爱心温暖了八万个冰冷的心灵,她用轮椅画出了最美的爱心轨迹。她就是李丽,一个轮椅上的爱心妈妈。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面前,她不忘用爱心去温暖别人,让无数迷恋网络的少年重新捧起课本,让无数麻木冰冷的少年犯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她用爱心诠释了教养,用爱心滋润了教养,让“教养之花”散发醉人的芬芳。

教养是红烛,在燃烧自己的同时也为他人照亮前进的道路。他们--狮子山下的愚公,湘江边上的弱女,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财,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做红烛;于人有益,牛马也做。他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他们就是教育界的楷模--钟期荣夫妇。在香港教育面临困境之时,他们历尽艰辛,誓为振兴教育,培育人才而奋斗。他们的无私奉献又何尝不是教养的体现?是教养,让他们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会义无返顾;是教养,让他们既然选择了就坚持不懈。“教养之花”开在他们心中,却把芬芳弥漫着整个世界。

教养的芬芳似甘露不仅可以润泽迷途人的心灵,润泽一方教育的天空,还能润泽一个民族前进的道路。有这样一位勇士,用笔做矛,与黑暗势力斗争;以笔为号角,唤醒麻木的国民。用血和泪写成的文字激励黑暗中的人前行,他的刚毅正直充斥天地,直上云霄,倔强的八字胡里饱含着永不妥协的精神。他就是鲁迅。他一生都在用笔作战,是教养,让他的笔尖流散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骨香;是教养,让民族魂的大旗在他手中高扬。因为这份骨香,我们的民族才绵延悠长;因为有这高扬的大旗,中华民族的振兴才有希望。

教养的芬芳需要长时间地培养,发酵。把教养之花植在心间,才能真正提升自己,温暖他人,芬芳世界。

教养的芬芳

教养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是个人品质的载体。教养给人以和善与友好,教养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微笑,一声谢谢。有时它是一张纸的厚度,是一步远的宽度。这点点滴滴,举手投足就是教养的最好诠释。

教养铸造完美的品质,当你的朋友在天明气清时乐意地把伞借给你,而在暴雨如骤时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要怪他,不要怨恨他,因为他只是不想两个人合用一把伞,并不是他没有教养地疏远你。这件事告诉你,以后凡事要学会宽容。宽容了他人,也就宽容了自己,也就给自己一个美好的心情。教养铸就了你完美的品质。

教养有时仅是一张纸的厚度。当你不经意地走在路上,去上学上班时,路上的一张薄薄的纸片和周围美丽的环境极不相称,你是否会放慢你的脚步,谦逊地弯下腰来,张开你洁白的手把那张纸片捡起来呢?此时教养真的就是一张纸张的厚度,就是几步远的路程。

教养是一种沉着自然的心态。我小时极喜欢钓鱼,这是受到邻居王大爷的感染。无论晴天还是雨天,只要我俩一有空,便相约于S型的河道上,我那暴露在水面的浮漂,它竟纹丝不动。于是常常换了一个又一个地方。而王大爷只是静静地呆坐在一个地方,不急不躁,往往满篓而归,而我就显得那么少了。我便询问有妙招,“你坐不住嘛!”这句话使我至今受用。的确,泰然处之需要平稳的心态,教养就是身处何处都能有坦然的心态,这也是一种教养。

确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颦一笑,无不反映出个人的教养。无意伤害了别人,一句轻轻的“对不起”“请原谅”,这往往能换来善意的理解。弯腰的捡起一张纸片,搀扶一下经过路口的盲人……这举手投足无不折射出你的光彩。

有了你的宽容,别人才会感到自己的渺小;有了你的帮助,别人就会获得一份力量;有了你的慷慨,别人就会得到一份温暖。获得收获,而不骄傲;面临挫折,而不灰心。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这些都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教养。

教养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使受损的心灵能够痊愈。拥有教养的人不仅能芬芳自己的人生之路,也能芬芳别人的失落而寂寞的心灵。 

教养的芬芳

二零零八年的夏天势必成为一种符号,留存于世界的记忆中,鲜艳的中国红点燃世界的激情,也让世界各民族的人感受到中国教养的芬芳。

“最美的志愿者”微笑着告诉全世界的人:任何一个中国人遇到相同的情况,都会和她有相同的选择。不论倒下的那个人是曾经在中国土地上肆虐的日本的国民,还是在巴黎街头为抢火炬而呐喊助威的人,我们的选择都会一样,因为这是中国的教养。

中国的教养没有法国薰衣草的美丽浪漫,也没有荷兰郁金香的神秘诱人,中国的教养散发的是夏日濯清莲而出的荷花那淡淡的、温和的芬芳。

中国的教养是“以礼为先”。在零八奥运会上,中国人的“礼”代表了中国的形象。奥运赛程中,我们不疯狂,不像足迷那样以疯狂的举动发泄不满,我们礼貌地坐在观众席上,为每一次的精彩奉献掌声,一声声“加油”足以表达我们对中国奥运健儿的鼓励与期待。

面对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我们同样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刘翔退出赛场,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将祝贺送给新的冠军;当中国男篮走下赛场,我们同样为他们热泪盈眶。这就是中国的教养,君子一样的莲花散发的芬芳。

中国的教养没有富士山的浪漫神秘,也没有乞立马扎罗山的绵延不绝,中国的教养是泰山一般的坚韧,蔑视一切灾难与困难的王者气概。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没有人后退,只有不顾一切的勇往直前。当生命在瞬间遭遇威胁,没有人放弃生的希望,只有在废墟下的坚强挣扎。草绿的军装站成山的姿势,抵住灾难的洪涛,勇敢的人们靠在山的肩膀上,让生命的奇迹一次次上演。

他哭着回头,哀求道:“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钢筋水泥下,他以希望为支柱,度过了八天八夜的黑暗……这就是中国的教养,泰山一样坚韧。

中国的教养不似多瑙河般温情,也不似尼罗河那般悠长,中国的教养是长江的波涛汹涌,激情万丈。

在异国他乡,中国人用自己的语言一遍遍述说中国文明的伟大;面对外国人的挑衅与辱骂,我们奋起反击,用炽热的激情捍卫祖国的尊严。

他用纯粹的法文作了精彩的演讲,告诉那些“蓝眼睛”中国有多伟大;她用法律维护中国人的利益,将美国广播公司告上法庭。这就是中国的教养,长江一般汹涌。

是君子荷花的芳香,是泰山王者的坚强,也是长江汹涌的正义。中国的教养,源远流长。

试题详情

2、也可以写一个你所遇到的具有良好教养的人对你的灵魂深处的触动,不仅要写出触动你的事件(最好用细节描写),而且要写出自己精神受到触动时的感觉(最好用心理描写),也要注意在开头和结尾扣题点题。

试题详情

1、最容易想到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构思就是精雕细刻几个能够体现教养的芬芳的经典画面,最好这几个画面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人的不同方面的教养,因为教养本来就不仅仅是指一种优良品质,而是具备多种良好品质的综合反映。而且一定要有议论抒情性的语言来点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