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09福建文1)若集合,则等于 ( )
A. B. C. D.R
6.(2009辽宁文1)已知集合= ( )
A. B.
C. D.
5.(2009海南宁夏文1)已知集合 ( )
(A) (B)
(C) (D)
4.(2009广东文1)已知全集U=R,则正确表示集合关系的韦恩
(Venn)图是 ( )
3.(2009安徽文2)若集合
则是 ( )
(A){1,2,3} (B){1,2}
(C){4,5} (D){1,2,3,4,5}
2.(2009天津文13)设
则集合B=______
◆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1.(2008山东文1)满足的集合M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22.解:(Ⅰ)
∵为的极值点,∴
∴且
∴.
又当时,,从而为的极值点成立。
--------4分
(Ⅱ)因为在上为增函数,
所以在上恒成立. --------6分
若,则,
∴在上为增函数不成立;
若,由对恒成立知。
所以对上恒成立。
令,其对称轴为,
因为,所以,从而在上为增函数。
所以只要即可,即
所以
又因为,所以. --------10分
(Ⅲ)若时,方程
可得
即在上有解
即求函数的值域.
法一:
令
由
∵
∴当时,,从而在(0,1)上为增函数;
当时,,从而在(1,+∞)上为减函数。
∴,而可以无穷小。
∴的取值范围为. --------15分
法二:
当时,,所以在上递增;
当时,,所以在上递减;
又,∴令,.
∴当时,,所以在上递减;
当时,,所以在上递增;
当时,,所以在上递减;
又当时,,
当时, ,则,且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15分
22、(本小题15分)
已知函数.
(Ⅰ) 若为的极值点,求实数的值;
(Ⅱ) 若在上为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Ⅲ) 若时,方程有实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解:(Ⅰ)∴
当时,
,即是等比数列. ∴; ……………………4分
(Ⅱ)由(Ⅰ)知,,若为等比数列,
则有而
故,解得, ………………………………7分
再将代入得成立,
所以. ………………………………………………………………8分
(III)证明:由(Ⅱ)知,所以
, ………………………………………………… 9分
由得
所以, …………………… 12分
从而
.
即. …………………………15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