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1982  321990  321996  322000  322006  322008  322012  322018  322020  322026  322032  322036  322038  322042  322048  322050  322056  322060  322062  322066  322068  322072  322074  322076  322077  322078  322080  322081  322082  322084  322086  322090  322092  322096  322098  322102  322108  322110  322116  322120  322122  322126  322132  322138  322140  322146  322150  322152  322158  322162  322168  322176  447090 

6.对数运算常用公式

(1)a=N

(2)logaM+logaN=loga(MN)

(3)logaM-logaN=loga

(4)logaMn=nloga|M|

(5)loga=loga|M|

(6)loga=loga|M|

(7)logbM=

(8)

(9)logab·logbc=logac

试题详情

5.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

(1)幂函数y=xn(n∈Q)的性质

①当n>0时,函数图像过点(1,1),(0,0),且在第一象限内随x增加,图像上升;

②当n<0时,函数图像过点(1,1),且在第一象限内随x增加,图像下降。

(2)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性质表: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图像


性质
定义域R,值域(0,+∞),过点(0,1)。当a>1时,在R上是增函数。当0<a<1时,在R上是减函数。
定义域(0,+∞),值域R,过点(1,0)。当a>1时,在(0,+ ∞)上是增函数。当0<a<1时,在(0,+ ∞)上是减函数。

试题详情

4.三个“二次”的相关问题

(1)地位作用:

三个“二次”(即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内函和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研究包含二次曲线在内的许多内容的工具。高考试题中近一半的试题与这三个“二次”问题有关。

(2)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①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法:y=ax2+bx+c;y=a(x-x1)(x-x2);y=a(x-x0)2+n(a≠0);

②当a>0时,f(x)在区间[p,q]上的最大值M,最小值m,令x0=(p+q)。

若-<p,则f(p)=m,f(q)=M;

若p≤-<x0,则f(-)=m,f(q)=M;

若x0≤-<q,则f(p)=M,f(-)=m;

若-≥q,则f(p)=M,f(q)=m。

(3)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条件:

①二次方程f(x)=0的两根中一根比r大,另一根比r小a·f(r)<0;

②二次方程f(x)=0的两根都大于r

③二次方程f(x)=0在区间(p,q)内有两根

④二次方程f(x)=0在区间(p,q)内只有一根f(p)·f(q)<0,或(检验)或(检验)。

⑤二次方程f(x)=0的一根小于p,另一根大于q(p<q)

(4)二次不等式的转化策略:

①二次不等式f(x)≤0的解集是:(-∞,α∪[β,+∞a<0且f(α)=f(β)=0.

②当a<0时,f(α)<f(β) |α+|>|β+|;

当a>0时,f(α)<f(β) |α+|<|β+|。

③当a>0时,二次不等式f(x)>0在[p,q]上恒成立

④f(x)>0恒成立

f(x)<0恒成立

试题详情

3.函数的性质

(1)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反函数、复合函数、分段函数;

(2)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极(最)值性、对称性、周期性等;

(3)函数对称性与周期性的几个结论:

①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R,且满足条件f(a+x)=f(b-x),则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

②定义在R上的函数y=f(x)对定义域内任意x有f(x+a)=f(x-b),则y=f(x)是以T=a+b为周期的函数;

③定义在R上的函数y=f(x)对定义域内任意x满足条件f(x)=2b-f(2a-x),则y=f(x)关于点(a,b)对称;

④若y=f(x)既关于直线x=a对称,又关于x=b(a≠b)对称,则y=f(x)一定是周期函数,且T=2|a-b|是它的一个周期;

⑤若y=f(x)既关于直线x=a对称,又关于点(b,c)中心对称,则y=f(x)一定是周期函数,且T=4|a-b|是它的一个周期。

(4)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

①奇函数与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图像分别关于原点与y轴对称;

②任意定义在R上的函数f(x)都可以惟一地表示成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和。即

f(x)=  +

③若奇函数f(x)在区间[a,b](0≤a<b)上单调递增(减),则f(x)在区间[-b,-a]上也是单调递增(减);

若偶函数f(x)在区间[a,b](0≤a<b)上单调递增(减),则f(x)在区间[-b,-a]上单调递减(增);

④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增,若f(a)>f(b),则a>b;

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减,若f(a)>f(b),则a<b;

⑤若f(x)在定义域内是增(减)函数,则它的反函数y=f-1(x)在定义域内也是增(减)函数。

试题详情

2.集合

(1)作用地位

“集合”是数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之一。学习集合的概念,有助于理解事物的逻辑关系和对应关系,加深对数学的抽象特征的理解,也能提高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高考试题中,对集合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方面是考查对集合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主要表现在对集合的识别和表达上。如对集合中涉及的特定字母和符号,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集合与集合间的比较,另一方面,则是考查学生对集合知识的应用水平,如求方程组、不等式组及联立条件组的解集,以及设计、使用集合解决问题等。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法及交、并、补集的运算。难点是集合运算的综合运用,特别是带有参数的不等式解集的讨论。

(3)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AB;

②A∪B=BAB;

③ABC uAC uB;

④A∩CuB =CuAB;

⑤CuA∪B=IAB。

(4)交、并集运算的性质

①A∩A=A,A∩=,A∩B=B∩A;

②A∪A=A,A∪=A,A∪B=B∪A;

③Cu (A∪B)= CuA∩CuB,Cu (A∩B)= CuA∪CuB;

(5)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

试题详情

1.函数及相关知识关系表

试题详情

7.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图像和性质,并会解简单的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

试题详情

6.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性质。

试题详情

5.理解分数指数幂、根式的概念,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试题详情

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能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来描绘函数的图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