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2358  322366  322372  322376  322382  322384  322388  322394  322396  322402  322408  322412  322414  322418  322424  322426  322432  322436  322438  322442  322444  322448  322450  322452  322453  322454  322456  322457  322458  322460  322462  322466  322468  322472  322474  322478  322484  322486  322492  322496  322498  322502  322508  322514  322516  322522  322526  322528  322534  322538  322544  322552  447090 

教学中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思维实践中既获得了识,  得到思维训练。学生往往认为学习定义,定理,公式等只要记着就行了,对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很少能给以足够的重视;教师也往往只重视让学生把定义,定理,公式正确地,全面地接受下来,而不去探讨它们的由来和实质,课堂上认真地,严格地对每一个定理加以证明,对每一个公式给以推导,忽略证明和推导的原因。这样学生只会机械的记公式,套定理,而会忽视了运用的前提,条件。例如,求数列1的前n项和,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应用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得出结果。其一,忽视该公式应用的条件,而在本题中公比q有可能为1,此时,得到一常数列,其前项和是;其二,忽视等比数列的条件:等比数列中,其公比和数列中的项不可能为0,而本题中x可以为0,得数列1,0,0,---,其前n项和。加深理解“等比数列(公比)的前项和公式”后,面临这类问题不会顾此失彼了。还有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的关系:{n=1,很多学生也只是勉强记忆,其实只要回归就很明了清晰了。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用连系的方法教学,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

   我们说一个稍微用功的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讲的课并不难,仿照例题解几道题也完全可以,但是要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了。故必须放弃“前提--结论”式的教学,而用以思维为主流,以链结式的学生的思路展开。 例数列概念一节的教学,概念较多。如不注重思维引导,只顾孤立地呈现,学生是必会象猴子下山,摘了西瓜,丢了芝麻,也可能会有似象非象之感,我在教学中按下面的方式进行,比较适当。先由集合的概念→ 引入数列概念→ 列举出课本中的几个数列→ 对比集合的特点→ 结合实例归纳出数列的特点→对比集合中的元素→ 引出数列中的项→ 由此得出其序号→ 由序号与项的对应→ 联想到映射→ 一一映射,函数→ 数列与其序号构成一个函数→ 联想到函数的定义域→ 它的定义域是正整数集或它的一个子集→ 有限数列,无限数列,即数列的分类;函数→ 函数的图象→ 由定义域的特性,得出是一群孤立的点;函数→ 函数解析式→ 通项公式概念→ 分析出一个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 由通项公式写出数列中的前几项→ 看事实,悟规律→ 由前几项写出一个通项公式,(有的可写出不只一个通项公式,有的却写不出通项公式)整个过程都是联系对比所学知识,很自然引出新的问题,既突出了重点,又化解了难点,并且把所有知识一串而成。真可谓一气哈成。

二,数学的综合运用上,应顺应学生的思维去挖掘,而不是强加给学生以解题模式,框架,束缚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去领悟,例题的讲解追求的不是解题过程写得多么详细,而是解题的思维过程,这样学生才不会单纯摹仿,不会缺乏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遇到新问题不会觉得束手无策。例设{}的前项和S  (n=1,2,---),a ,b是常数,且b0 。

  (1),证明{}是等到差数列;

  (2),证明以(为坐标的点都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并写出此直线的方程。

分析并推导:要证明数列{}是一等差数列,就是要得出常数,此时显然要求出的通式,而可由=得,

===---=

此时猛然发现这里n只能取的数,这样得到的是通项中从第二项开始后各项,那么首项到哪里去找呢?噢,原来在用=时就忽略了条件2,而由本身就还包含着这样一个“始祖”。是以学生自然补充这一点,并验证符合,最后由前述分析,得证。整个过程做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针对第二个问题,学生开始也是感到非常棘手的。首先是从知识结构上,一下子就从数列跳到畏难的平面解析几何;第二要证明的点不是一个,二个或多个具体的点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无数个抽象的点。显而易见,不可能一个,一个去求,只有寻找某个规律性的东西才行。回到具体的坐标点,细思量,发现至少可以确定第一个点(,即(,其他的点呢确实不好找了,这时,可先放一放,回到如何证明点共线的问题,是要得出每两点所确定直线的斜率相等。如此,我们要求多少个斜率,用组合数来求要有个。似乎走到了一个死胡同-----,规律是什么?不就是很多归结为一个吗。这里的无数个点能否用一个点表示呢。这不就是通式(吗?对呀!然后它(们)与第一个点所确定直线的斜率是一个固定的,即为一常数。问题终于豁然开朗。峰回路转,有学生发问,这里用到求斜率,那它是否有斜率呢?题目中并没有指明。对,那什么情况下没有斜率呢?当两点的横坐标相同时,所确定的直线不存在斜率。这里的横坐标会相等吗?即数列{}是常数列吗?前面,由条件知数列不是常数列。由此尽管题目所涉及的内容不少,分支及要注重的环节较多,但只要能做到用“理”去服题,总是可以跨越的。

三,培养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

数学教学并非解题教学,解题只是手段,重要的是通过解题教会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关键是努力提高每一道题的功效性,在错综纷杂的题型,套路中领略其万变不离其宗的实质,以不变应变的策略,找出解题的思想方法,支解简化各环节,例,对于二次函数结合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复合,更配以绝对值,或需考虑移轴的方面,来寻求函数的单调性,值域,------,下表得以解决:


 
 
 
 
 
 
 
图象  
 
 
 
 
 
 
 
定义域
 
 
 
{x|x>-1}
 
 
 
值域
 
R
 
 
 
 
 
增区间
 
 
(0、+  )
 
 
 
 

函数
 
 
 
 
 
 
增区间
 
 
 
(-2、1]
 
 
减区间
 
 
[-2、1]
 
 
 
值域
 
(0、2 ]
 
 
 
 
定义域
[-2、4]
 
 
 
 
 

四,注重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不仅指抽象的逻辑思维,也包括着蕴含“轻捷灵活”的形象思维,即常说的数形结合思想,上面第四点的实例已把它演绎得淋漓尽致。再例对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是关于n的不含常数项的二次函数,对应的图象是一过原点的抛物线,

故由其特性,若,可知:

(1),取最大值(或最小值)(若为m+n奇数,取接近的相邻的整数);

(2),为0。

  总之,加强引导学生思维 ,鼓励创新。益,是深远的。

试题详情

23.(本题满分20分,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8分)

对于定义在D上的函数,若同时满足

  (I)存在闭区间,使得任取,都有(是常数);

  (II)对于D内任意,当时总有为“平底型”函数。

  (1)判断是否是“平底型”函数?简要说明理由;

  (2)设是(1)中的“平底型”函数,若,对一切恒成立,求实数的范围

  (3)若是“平底型”函数,求满足的条件

试题详情

22.(本题满分16分,第1小题3分,第2小题8分,第3小题5分)

已知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它的前项和为, 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公差的值;

  (2)若对任意的,都有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3)若,判别方程是否有解?说明理由国

试题详情

21.(本题满分15分,第1小题8分,第2小题7分)

据行业协会预测:某公司以每吨10万元的价格销售某种化工产品,可售出该产品1000吨,若将该产品每吨的价格上涨,则销售量将减少,且该化工产品每吨的价格上涨幅度不超过,(其中为正常数)

  (1)当时,该产品每吨的价格上涨百分之几,可使销售的总金额最大?

   (2)如果涨价能使销售总金额比原销售总金额多,求的取值范围.

试题详情

20.(本题满分15分,第1小题5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5分)

如图:直三棱柱内接于高为的圆柱中,已知,,

求(1)圆柱的全面积

(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

   (3)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

试题详情

19.(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8分)

如图A.B是单位圆O上的点,且点在第二象限. C是圆O与轴正半轴的交点,A点的坐标为,△为直角三角形.

  (1)求; 

  (2)求的长度

试题详情

18.在等差数列中,若,则的值为    (   )

  A.14       B.15             C.16            D.17

试题详情

17.若不等式f(x)=>0的解集,则函数y=f(-x)的图象为                               

                                                                (   )

试题详情

16.设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

A.               B.   

C.              D.

试题详情

15.在中,“”是“”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