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3分)下两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 ▲ 。
(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城市填图中代码,省市填简称)
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形成以 ▲ 和G两大城市为龙头,以一大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并加强与香港.澳门两个特区的协调,打造一个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 ▲ 、 ▲ 、 ▲ 为核心,地跨沪、 ▲ 、 ▲ 三省市,龙头城市上海市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不久这里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圈”。
(3)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
(4)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
(5)珠江三角洲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近期不少企业倒闭,大量民工返乡。你认为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路何在? ▲
29.(13分)读美国本土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域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图中反映该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和 ▲ 。
(2)A处20世纪60-70年代国内人口迁移状况是 ▲ ,导致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 。
(3)B城市附近有世界著名电子工业中心“硅谷”,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 )
A.劳动力 B.知识和技术 C.原材料 D.土地资源
(4)图示阴影区为小麦、玉米种植区,其农业地域类型是 ▲ ,具有 ▲ 、 ▲ 等特点。
(5)二战后一段时期,“五大湖”沿岸工业带经济发展陷入困境,“钢都”匹兹堡失去昔日的辉煌,其主要问题有哪些? ▲ ;采取的整治措施有哪些? ▲ 。
28.(12分)根据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材料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十九日下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沉重落幕。会上世界各国为最关键问题争执不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到底该怎样分担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会议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无法律约束力,低于外界预期。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大会上表示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而努力。
材料三 2006年12月9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而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
(1)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 ▲ )
A.煤市场 B.碳市场 C.石油市场 D.天然气市场
(2)引起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其解决对策有: ▲ 。
(3)除了共同性原则外,可持续发展还需要遵循哪三个原则 ▲ 、 ▲ 、 ▲ 。
(4)下列哪些行为能帮助中国实现减排目标 ( ▲ )
A.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
C.北方城市集中供暖 D.控制工业发展
(5)为实现目标,需要改善能源结构。目前,我国的能源构成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不同点是什么? ▲ 。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5-26题。
25.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B.气候高温多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具有肥沃的红壤
26.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高
D.农业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
第Ⅱ卷 非选择题(60分)
“网上购物”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结合有关知识完成21-22题。
21.网上购物活动涉及到的地域联系方式有
A.生产联系 B.商贸联系 C.交通通讯 D.科技交流
22.与传统的售货方式相比,网上营销
A.促进了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
B.减少了营销环节,销售成本降低
C.使生产企业不必致力于市场开拓
D.减弱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空间限制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A.大城市化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
20.阶段II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通达性差 B.地价昂贵 C.污染严重 D.远离商业中心
18.用最新土地影像资料与全国“一张图”本底对比分析,可以
A.分析城市交通规划的合理性 B.对新增建设用地情况进行监管
C.了解土地权属及其变化情况 D.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17.以全国“一张图”为基础,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主要是基于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和全球定位系统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