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24027  324035  324041  324045  324051  324053  324057  324063  324065  324071  324077  324081  324083  324087  324093  324095  324101  324105  324107  324111  324113  324117  324119  324121  324122  324123  324125  324126  324127  324129  324131  324135  324137  324141  324143  324147  324153  324155  324161  324165  324167  324171  324177  324183  324185  324191  324195  324197  324203  324207  324213  324221  447090 

21.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A.10/19           B.9/19       C.1/19        D.1/2

试题详情

20.下图示意某生物细胞减数分裂时,两对联会的染色体之间出现异常的“字型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据此所作推断中,错误的是

A. 此种异常源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B. 该生物产生的异常配子很可能有HAa或hBb

C. 该生物基因型为HhAaBb,一定属于二倍体生物

D. 此种异常可能会导致生物体生殖能力下降

试题详情

19.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是DNA分子杂交测序方法,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杂交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先在一块基片表面固定序列已知的八核苷酸的探针,当溶液中带有荧光标记的靶核酸序列,与基因芯片上对应位置的核酸探针产生互补匹配时,通过确定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置,获得一组序列完全互补的探针序列。据此可重组出靶核酸的序列TATGCAATCTAG(过程见图1)。

 

若靶核酸序列与八核苷酸的探针杂交后,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置如图2所示,请分析溶液中靶序列为

A.AGCCTAGCTGAA            B.TCGGATCGACTT    

C.ATCGACTT              D.TAGCTGAA

试题详情

18.下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遗传方式完全一样

B.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女儿是正常的几率是1/8

C.丙图有可能是并指症或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

D.家系丙中的父亲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试题详情

17.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四种说法,请你判断:①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②基因型为AaB的绵羊可能产生aY的精子  ③高茎豌豆(Dd)产生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D:d=1:1  ④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A.有一种说法都对                 B.有二种说法对

    C.有三种说法对                   D.有四种说法对

试题详情

16.下列有关植物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共有7种

    B.一个转运RNA只有三个碱基并且只携带一个特定的氨基酸

    C.一个用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两次后,所得的后代DNA分子中含15N和14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数之比为l:3

    D.控制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如线粒体)的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试题详情

15.雕鹗(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其中一对基因(设为A、a)具有某种纯合致死效应。现有一绿色有纹雕鹗与一黄色无纹雕鹗交配,Fl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l。当F1的绿色无纹雕鹗彼此自由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雕鹗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绿色、无纹

    B.Fl的绿色无纹雕鹗彼此自由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占其后代的比例为1/4

    C.F1中的黄色无纹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黄色无纹:黄色有纹=1:1。

    D.现有一黄色无纹雕鹗与一绿色有纹雕鹗作亲本交配,子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l:1,该双亲的交配属于测交类型

试题详情

14.下列关于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丙图中①的碱基排列顺序与③不相同

    B.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C.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甲图中(A+C)/(T+G)比例表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D.形成丙图③的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小麦叶片细胞中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试题详情

13.某校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的高度近视的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双亲性状
调查的家庭个数
子女总人数
子女高度近视人数


①双亲均正常
71
197
36
32
②一方正常,一方高度近视
9
26
6
8
③双方高度近视
4
12
4
7
总计
84
235
46
47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表中第①种婚配情况能判断高度近视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

    B.双亲均患病的家庭中出现正常个体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C.表中第①种婚配中正常与高度近视129:68这个实际数值为何与理论假设有较大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际调查的群体小或可能未按统计学的原理进行抽样调查

    D.双亲均正常,家庭中双亲基因只有Aa×Aa

试题详情

12.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上Ⅰ区段(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体上Ⅱ区段(同源区段)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突变型都是隐性性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

    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

    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

    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

    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

    则F1中会出现截毛

    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

    则Fl中会出现白眼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